現代父母的兩難處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光明網03-01 12:33顯示圖片

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識的社會裡,我們不能控制和命令別人。

平等,就是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這使得丈夫失去了對妻子的統治權,父母親也失去了對孩子的統治權。

普賴斯太太給鄰居奧爾巴尼太太倒了一杯咖啡,然後坐下來準備聊天。

這時,七歲的馬克衝進廚房,五歲的弟弟湯姆緊隨其後。

馬克熟練地爬上櫥櫃檯面,打開上面一層櫥櫃的門。

湯姆也爬上來,同樣輕車熟路。

普賴斯太太喊:「下來!我說下來!馬上給我下來!」

「我們要吃棉花糖!」馬克對著媽媽喊回去。

「現在不能吃棉花糖,馬上就到午飯時間了,立刻從上面下來!」

馬克抓了一袋棉花糖,從櫥櫃的檯面上跳到地上。

湯姆也跳下來伸手去搶哥哥手裡的棉花糖。

倆孩子衝出廚房。

普賴斯太太在後面喊:「回來!我說了你們不能吃!」哥兒倆用力摔上紗門,把她的話堵在了裡面。

普賴斯太太跟奧爾巴尼太太嘆氣道:「唉,這些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該拿他們怎麼辦?他們根本就是印第安野人,一刻也安靜不下來。

我們經常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

孩子們不分時間地點,常常做出讓大人頭疼甚至討厭的事來。

比如去遊樂園,本來是全家都開心的事情,但事實上大部分時候,家人們很難玩得愉快。

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場景:疲倦又亢奮的孩子們叫喊著:「還要」、「再來」,煩躁的家長生氣地說:「不能再玩了!」可是很快又因孩子的尖叫哭鬧而妥協。

爸爸們煩惱又無奈地掏出錢包,花掉他們原本沒打算花的錢。

這樣的公共場合里,打孩子屁股也屢見不鮮。

最後常常以媽媽們拖著掙扎反抗的孩子們回家這樣的情形收場。

回到家,家長們還會抱怨:「早知道不該帶你出去玩!」

孩子們在餐廳里的表現也常常讓人抓狂。

他們在椅子上坐不住,動個不停,或者不顧旁人大聲喧譁,在餐廳里跑來跑去。

還有很多孩子非要哄著勸著餵著,才肯吃飯。

在超市,孩子們經常玩旋轉門和護欄,在過道上亂跑,要買這個要買那個。

得不到時就發脾氣,或大哭大鬧。

在類似的公共場合,我們經常看到行為不端的孩子在生氣、發脾氣、尖叫,而一旁的家長疲憊不已,束手無策,氣憤暴躁,難以應付。

而在家裡,很多孩子表現得不配合,不願意承擔做家務的責任。

他們常常大聲吵鬧,不管不顧,不守規矩,沒有禮貌。

他們的行為經常顯得對家長和其他長輩不夠尊重。

他們一再跟家長對抗,而家長卻束手無策。

不聽話的孩子讓我們不知如何是好。

我們試著用各種方式安撫他們,比如乞求、命令、哄騙、處罰及賄賂,目的只是想讓孩子們守規矩。

學校里,許多孩子不願意承擔學習的責任。

老師們要求父母親操心孩子的作業,可是卻又無法告訴家長們,怎麼做不用打屁股或說教而引導孩子完成作業。

越來越多的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感覺到沮喪和煩躁。

家長們都希望培養出快樂和自律的孩子。

而事實上,孩子們卻常常感到不滿、無聊、低落,並表現出傲慢或者以自我為中心。

傳統文化認為成人優於孩子,讓成人覺得必須主導孩子的可能原因是,我們大概對自己的價值感不明確,甚至深深認為自己的理想沒有達成,便用弱小的孩子來做比較,通常比較的結果讓成人愉快,認為這樣可以在心理上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這是個錯誤的幻覺。

事實上,孩子往往比我們有能力,很多時候孩子的聰明才智勝過我們。

當民主的理念在我們的文化中逐漸蔓延開來,孩子對這種社會變化趨勢非常敏感。

他們很快就感受到他們能夠和大人一樣享有平等的權利,他們和成人平等,那麼他們就不會再容忍成人對他們的獨裁、支配、讓他們屈服的做法。

與此同時,家長也能感受到孩子想要平等的關係和不再順從家長的命令。

但不是所有孩子都知道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和享受自由,我們需要規則,規則會產生限制和責任。

自由中也包含責任。

例如,我享有開車的自由,但是假如我認為我可以在南行線上向北行駛,那麼我這個「自由」肯定會很快結束。

這個「開車的自由」,包含了我願意遵守交通安全法規的限制。

我們只能在遵守規則的前提下擁有自由,這個規則不是獨裁者或者權威機構為自身利益而設,而是為了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每個個體都應當遵循。

當今一個普遍現象,是家長給予孩子無限自由,結果孩子成了「小霸王」,父母成了孩子的僕人。

孩子享受所有的自由和權利,而家長則承擔所有的責任和義務。

父母這樣做,就會承擔給孩子過分自由的可怕後果:他們要替孩子掩飾,容忍孩子無禮,對孩子的要求不斷妥協,喪失了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力。

而對孩子來說,雖然不明白原因是什麼,但能感受到生活沒有限制,沒有任何約束,沒有規則引導。

他們更加為所欲為,不去了解、學習、適應集體和社會生活的限制和規則。

這樣的狀態,會妨礙孩子對集體生活和夥伴發展表現出應有的興趣,讓孩子覺得混亂和不適,問題和挑戰增多。

而清晰和明確的界限,能給人安全感,讓人清楚自己在社會結構中的位置和職責。

否則,孩子將感到無所適從。

要幫助我們的孩子發展出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我們眼下應該改變已經過時的強權方式,建立基於自由與規範責任之上的新方式和秩序。

我們需要用新育兒方式替代過時的傳統方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的孩子越來越難帶?

兒科醫生和精神科醫生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精神嚴重失常孩子的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孩子們常常感到不滿、無聊、低落,並表現出傲慢或者以自我為中心。現代的家長們好像喪失了教育孩子的能力,問題究竟出...

九歲孩子影院吵鬧遭掌摑背後的教育缺失

大年初二這天,本是合家歡的日子。但淄博的穆女士和她的九歲兒子卻並不開心,原來他們在影院看電影時遭到了陌生人的掌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筆者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了解。根據對影院工作人員的採訪,了解到原...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溝通是親子關係的基礎。作為家長,掌握「如何說?」的方式能夠搭建起讓孩子領會真正意圖的橋樑,具備「怎麼聽?」的技巧就等於擁有了抵達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如此可幫助家長和孩子建立起一個快樂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