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玩和孩子好好溝通 請問我們有幾個父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那天,遇到一個8歲的孩子,言行舉止就像一個小刺蝟,對誰都橫挑鼻子豎挑眼。

遇到這麼小的「刺兒頭」還真是讓老師們手足無措,於是我走過去跟他單獨聊了聊天。

在我們談話的前5分鐘,他是一直很抗拒的狀態,什麼都是不好不配合,就像叛逆期的小寶寶。

直到我順著他的話題摸到他想要表達的點,孩子突然眼淚叭嗒直掉,他說:「他們從來都不聽我說話!」打開的話匣子,讓這個內心已經有些封閉的孩子徹底卸下了防禦。

家裡的矛盾,學業的壓力,與父母溝通的問題已經讓這個8歲的孩子心理進入了崩潰的邊緣,他一直在重複那句:「沒希望了,改不了的。

在這次與他們母子聊天之後,我反思了3天,他的家庭環境和教育出現了問題沒錯,可真正讓一個那麼小的孩子感覺到絕望,最致命的一點其實在於溝通。

全家沒有一個人能好好跟孩子說說話,聽聽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孩子不是玩偶,從自我意識覺醒那一刻起,就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和思維。

作為父母,一邊要教育、引

他往正確的方向前行,一邊還要尊重他個性的發展,其實並不容易。

而作為聯接父母與孩子之間最重要的媒介,非語言莫屬。

1

不會說話的父母

一對不會說話的父母,經常用了力,卻吃力不討好。

就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他們的做法通常是:「你快點做!再不做我XXXX你!」有恐嚇,有威逼,唯獨沒有跟孩子一起好好分析拖作業的原因是什麼。

對作業本身抗拒,還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不足,又或者存在哪些知識點的缺漏?

前面講的那個孩子,他跟我說,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媽媽會說:「你再這樣,我就不吃飯,我餓死算了。

」還有時候說:「生你還不如生塊叉燒,算了,以後你自己去流浪吧。

我們當沒你這個兒子,再生一個。

之前還遇到過一些孩子,自信心非常差,問起家裡的教育模式,都是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慈母多敗兒」,於是父母給到孩子的,除了嚴格和苛責基本沒有什麼溫情和鼓勵。

遇到一對不會說話的父母,是孩子的悲哀。

當外面風雨來臨的時候,他只能自己縮成一團,尤其是一些家庭本身就矛盾重重的。

他不知道誰對誰錯,因為無論對錯,他都是被否定的那個,沒有半點語言的援助。

2

會說話的父母

我還有一個學生,7歲的小男孩。

有次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是一個很要強的孩子,但是跟另外一個孩子玩PK遊戲的時候,當他輸了也能給對方豎一個大大的拇指!這孩子的心理非常陽光,很多次看到他在幫助和關心別人。

與此同時,他也非常注重自己的感受,他會把自己的不開心或者不喜歡說出來。

他剛入學的時候,因為個頭高,被老師編到了最後面。

甚至因為一些誤會,還被老師警告不能欺負別的同學。

那段時間孩子情緒有點低落,他媽媽很認真地去學校了解整件事情的始末,並且給了孩子足夠的信任,還一直在開解孩子。

直到老師放下成見,孩子解開心結。

這就是一個會說話的媽媽和她教育出來的孩子。

會聽孩子的內心,也會跟孩子進行很平等的交流。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不是牽線木偶。

如果不能好好說話,也不能聽他好好說話,那麼,教育也無從談起。

你不知道他喜歡什麼,也不知道他擅長什麼,更不知道他討厭和恐懼什麼,你根本不知道教育應該如何切入,因為無法交流和溝通,你們的想法咫尺天涯。

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從好好說話開始,從將孩子當成朋友平等溝通開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用傾聽代替吼罵,你不知道對孩子有多重要!

我一個朋友,面對老公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一直在抱怨:爸爸認為孩子要多練習寫字,以後長大就會更聰明學習更棒!於是買了好幾本描紅本來給孩子每天練習,而且一寫就是兩三頁,剛開始孩子還乖乖地完成爸爸的任務...

和寶寶溝通時,一定要學會傾聽寶寶內心的想法

在寶寶出生以後,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都是通過肢體語言和爸爸媽媽交流。看到寶寶皺眉頭,媽媽會知道要給孩子換尿布了;要是寶寶笑了,媽媽也會覺得很開心。實際上,那些說話比較遲的孩子,通常在動作協調性方面發...

對於叛逆期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應如何與之溝通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

紐西蘭父母屢試不爽的走進孩子的內心秘訣

有的家長提起自己的孩子,會不自覺地貼上標籤:犟小子、倔驢子、嬌氣公主、生氣包、撒謊大王、不聽話的主……,並且在孩子面前象家常便飯一樣脫口而出,這些負面標籤就像自我實現的預言一樣,在孩子成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