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偷東西後,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不少母親跟趙老師交流的時候,說孩子「偷東西」,在學校悄悄地拿同學的好看的文具,偶爾也會在家裡拿父母放在桌子上的零用錢。

家長用了很多方法都不奏效,面對孩子「偷東西」,不知怎麼辦才好。

其實,「偷東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很正常的。

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的「小偷小摸」是因為自己教育的失敗,它是一種成長的過程。


趙老師小時候也曾經「偷過」家裡的東西。

很驚訝吧?不過,我的父母很好的應對了這件事情。

那是我二年級的時候,母親很少給到我零花錢。

每次下課的時候,小朋友們就成群結伴的去買零食了,辣條,跳跳糖,山楂。

這些都讓我看著眼饞。

可是怎麼辦呢?小時候的我,是個太害羞的小女孩,以至於覺得問父母要零花錢都難以啟齒。

有一天,我踩著凳子,發現家裡的柜子的頂層竟然有一個非常大的玻璃罐(現在想想應該有1.5L 吧),裡邊全是小鋼鏰!這可樂壞了我!鋼鏰數量非常多,我想,就拿幾個吧!反正父母也不知道……

就這樣,我越拿越多,每次都抱著僥倖心理,認為父母不會發現。

直到有一天,父母找我談話,我很少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他們坐在沙發上,也沒有打我,甚至沒有罵我,只是說這種行為不好,另外,鋼鏰都是父親很不容易才保存珍藏下來的寶貝,我這樣做,父親是很心疼的。

傍晚昏黃卻又溫暖的燈光下,小小的我什麼也不懂:只是知道,偷東西不是一件好事情。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偷」過家裡的鋼鏰。

每個星期,母親也會給我一定的零花錢。


根據趙老師的故事,我們說說:孩子偷東西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孩子為什麼要偷東西?家長如何應對是最好的?

孩子偷東西一般發生在什麼時候?

孩子二三歲時,看到喜歡的東西,常常拿回來自己玩,不過這並不屬於真正的偷竊行為。

真正的偷竊行為一般會發生在孩子6歲至青春發育期之間。

有的5歲至6歲或者10歲至12歲的孩子偷別人的東西,其價值數小。

有時拿回來的東西自己家裡也有,可能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拿回來。

孩子為什麼要偷東西,偷錢呢?

1 滿足心理需求,比如虛榮心

就像趙老師一樣,偷拿錢是因為想要吃零食的願望沒有得到滿足。

通常來說,孩子偷拿是因為他們很想得到某一樣東西,可是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他們很難用語言直接表達出來,偷是他們想到的唯一一個辦法。

大部分這種家庭,父母對孩子花錢的把控很嚴格,很多父母基本上都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不需要,甚至有的父母粗暴地拒絕孩子的要求。

2 孩子「偷」東西是有不良榜樣的影響

小孩子是很容易模仿的,看到同學能夠悄悄地拿到錢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存在僥倖心理,因此也就產生了模仿的行為。

3「孩子的感情需求未被滿足

美國簡.尼爾森《正面管教》一書中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都是喪失自信心的孩子。

很多偷東西的孩子是沒有歸屬感的表現。

他們對父母愛的缺失,使得孩子感到孤獨,情感得不到心理上的滿足,他們會認為自己有權利傷害別人,因為沒有人在乎他們,這讓他們很傷心,最終導致了這種行為的發生。

似乎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抓住一些東西;似乎只有與這樣,父母才能夠注意到自己。

而不論哪種類型的關注,都是這個孩子需要的。


面對孩子偷東西時,家長怎麼辦?

1 首先,相信孩子是個好孩子,不要給孩子戴上「偷盜」的標籤。

當發現孩子偷東西時,千萬不能用有色眼鏡來看待孩子,並處處提防,只會把孩子推進深淵。

一定要與孩子尋找偷拿的原因,繼而解決。

與孩子溝通時,一定不能用粗暴的方式,不要用審問犯人的形式來提問孩子,建議用緩和的方式來「點醒」她們,讓她們知道父母清楚她們犯的錯誤。

2 知道孩子偷盜的原因後,多關心孩子。

家長應該多問問孩子的需求,一方面看是否給了孩子適當數目的零花錢,定期給孩子一定量的零花錢,還可以提升孩子的理財意識。

如果孩子「偷拿」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那他需要的不是物質的滿足,而是更多的愛與陪伴。

父母應該多和小孩互動,了解他的生活境況。

看看自己是否對孩子有足夠的關心。

當孩子做一些正向積極的事情時,多誇誇他。

3 樹立規則,建立正確的物權觀

與孩子制定規則,想要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別人同意,不能隨意翻動別人的東西,借的東西一定要歸還至主人或原處。

在平時生活中教導孩子建立東西歸屬權的觀念,這個東西是「我的」、「你的」、「他的」,同時讓孩子體會一下東西丟失時的難受。

父母也要以身作則,拿孩子東西時先徵詢他的同意。


好的,當知道孩子「偷東西」時,家長一定要平和地看待這件事情,千萬不要以為孩子的「小偷小摸」是因為自己教育的失敗,它是一種孩子成長的過程。

孩子有沒有出現過「小偷小摸」的現象呢?作為智慧麻麻,你是如何應對的呢?歡迎大家與趙老師一起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偷錢打一頓就好了?來看看這位媽媽怎麼做

對於家長來說,養育孩子的責任不僅是要保證孩子能夠茁壯成長,而且還要重視對孩子的道德教育。俗語所說的「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如果孩子偷家裡錢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比起打一頓,或許...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

當有一天,你發現孩子偷錢,你是衝動地斥責批評一頓孩子,還是心平氣和地應對呢?最近,「在積極教養親子交流群」中,一位媽媽發現八歲的兒子偷了爸爸200元錢,她為此感到非常苦惱,不明白一向乖巧聽話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