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孩子犯錯了,該不該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事實上,年幼的孩子都會蠻橫、任性、不講理,

只是因為孩子在認知、情感和道德水平上的發展都還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

他們無法像大人那樣明辨是非善惡,

理性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

所以家長應當更理智地看待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原因,

不要因為意氣用事,

採用了不當的教育方式,

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了陰影。

家長就採用「打」的方式作為懲罰,

這看似比苦口婆心的說教來得省力和有效,

但是,家長一時衝動的打罵卻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偏差,

一些孩子開始說謊,變得自卑、懦弱甚至變得固執、暴躁、偏執。

"打"是一種懲罰方式,

目的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犯下的錯,

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但打後達到目的了嗎?

當孩子犯錯了,家長要注意教育的方式。

「打」,只是對孩子施加一種外在

的控制力,往往

「打一頓,好一陣」,

卻沒有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

單純的打罵

只會讓他們產生"依賴"的情緒,

一旦犯錯總是需要藉助外部力量才能得到約束,

孩子的自律能力會變得很差。

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進入叛逆期,

建議家長在家中建立一個

「反省角」或「反省屋」,

事前先與孩子約法三章,只要孩子違反了規定,

家長就可以剝奪他們遊戲或娛樂的時間,

讓他們進行自我反省,

儘量讓孩子自發地意識到「我做錯了」。

為了最終達到糾正不良行為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懲罰是為了避免孩子再犯同樣的錯誤,

讓孩子學會判斷錯與對,

並且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從而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責任意識。

5歲左右的孩子自尊心開始增強,

建議家長在採取一些懲罰措施之後,

要加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同時也能安撫孩子的情緒,

讓他知道懲罰的用意和家長對他的愛。

孩子畢竟是孩子,不是成人,

他們總是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說自己喜歡說的話,

但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很快就忘記了,這樣的個性是所有孩子都有的。

作為家長要有寬容的心,更要有耐心,對待孩子犯的錯,要不停的去糾正提醒。

比較嚴重的事情,必須由家長出面的,必須帶上孩子,讓他親歷處理問題的全過程,

需要賠禮道歉的,必須要孩子與家長一起向被傷害者賠禮道歉,

該下跪磕頭的,孩子一定要下跪磕頭,

應該賠償的,賠償的錢物要由孩子親手交給受傷害者。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有具體的心理感受,

才會懂得什麼是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每個孩子都應是這樣做的,不要以為就你的孩子是,

尤其當面臨的是不懂事的孩子,只要父母們用一顆博愛寬恕的心去包容他們的過失,

用更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正確的引導他們的人生方向,

那麼他們就會踏入健康成長的光明大道上來。

也許父母在他迷途往返的時候對他指點迷津的話語,

會像冬日的炭火一樣溫暖他的一生,

會像嗡鳴的警鐘一樣激盪在他的心頭。

其實,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

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方式,

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責罵、懲罰,

不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相反會使孩子形成膽怯、退縮或者是叛逆、攻擊等不良心理。

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的犯錯就像在學習中遇到難題,父母需要像老師解題一樣幫助孩子去分析。

首先是行為的動機。

如果動機是好的,先表揚他,以減低孩子的焦慮;再看方法對不對,

方法不錯,或部分不錯,肯定他,讓他知道部分行為還是被認同的;

最後看結果如何,錯誤怎樣形成。

孩子也許開始以為自己是對的。

父母需要告訴他,任何行為不僅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還需要別人的認同;要得到認同,

就要遵守共同的規則,從而告訴他通常有哪些處事的規則。

通過這樣的教導,孩子會從犯錯中學到很多好的東西,同樣的錯誤也不會一犯再犯。

只要我們提醒孩子不要總犯同樣的錯誤,或不要去犯無意義的或低級的錯誤,就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

家長在糾正孩子的錯誤時要緊記三戒:1.戒態度暴躁。

2.戒替任受過。

3.戒過度懲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孩子的錯誤,如何懲罰才有效

當孩子犯錯時,很多爸媽都忍不住用打罵這種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打罵過孩子之後,爸媽往往又會後悔,覺得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那麼,孩子犯錯,如果不打不罵,又該怎麼處理呢?

孩子犯錯 換愛聽的方式批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允許孩子犯錯,讓孩子在不段的犯錯過程中自願的積極的去探索。去學習,孩子犯錯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孩子不專心、沒耐心,能力不夠,做我父母都應該耐心的教導和指引他改正錯誤,不...

2歲前和6歲後的孩子不要打,越打孩子越叛逆?Why?

帶孩子去超市的父母經常會碰到孩子要這個又要那個,不給買就放大招打滾撒潑、嗷嗷大哭,結果就是孩子和父母成為超市裡的焦點,父母哄勸不聽要麼是被逼妥協,或者是面子上過不去開啟「打孩子模式」。小孩子經常...

愛是不粗暴,學郭濤從嚴父變慈父

相信看過《爸爸去哪兒》的朋友們,一定會對郭濤的嚴厲有印象。在這五對父子(父女)中,郭濤是一個「瞪眼」次數較多的爸爸,因此難免給人留下有點「凶」的印象。

孩子犯錯其實也就是考驗父母的「功力」

孩子的犯錯就像時學習中遇到難題,父母需要像老師I解題一樣幫助孩子去分析。首先是行為動機,如果動機是好的,先表揚他,以降低孩子的焦慮;其次再看方法對不對,方法不錯,或者部分不錯,就肯定他,讓他知道...

孩子犯錯了?父母要注意區別對待

在我開設的兒童繪畫課程里有這樣一個男孩子,大約6歲左右的年紀,已經在上幼兒園了,每到周末他都會來參加繪畫課程。每次兩個小時的課程,他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才走,不是因為極其熱愛繪畫,而是因為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