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分享意識的重要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分享是資源的共同享用,是社會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

在孩子成長中,分享具有重要意義,分享可以幫助孩子得到玩伴的信任,在與玩伴的玩耍過程中,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同時也可以幫主要幼兒尋找與他人相處的方式方法。

分享行為較為突出的幼兒,能較好的解決交往所遇到的問題,能夠積極的幫助他人,為以後的社會交往奠定了基礎。

相反,不願意與人分享,習慣獨享,忽略他人的存在和需要,這樣的孩子不合群,即便在集體中也會有孤獨感,無法很好地進行人際交往。

分享意識是孩子學會交往的基本素質,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培養孩子的基本交往素質,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抓住成長的關鍵期,在幼兒園小班是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在幼兒園中班幫助孩子克服任性和固執,克服嫉妒,在幼兒園大班培養規則意識,在五年級時培養禮貌待人的好習慣……這些基本素質相輔相成,具有連續性。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在和同伴的夥伴交往中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的傾向,常常以自我需要為唯一標準,自我需要得不到滿足時會進入第一個反抗期,此時正是培養孩子分享意識的關鍵期。

錯過這個關鍵期,等到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時,只會事倍功半。

如何培養孩子分享意識

尊重孩子的權利,循序漸進地引導

在孩子不願分享心愛的物品情況下,要尊重孩子的態度,不能採取強硬的措施,否則會給孩子留下一定的陰影。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對他們進行耐心引導,多為孩子講一些分享的故事或讓孩子觀察分享的情境。

不要讓孩子「吃獨食」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總是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一切以孩子為中心。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只會考慮自己,在家稱王稱霸,在外不懂與人分享。

家長不能一味地寵溺孩子,要儘量不賦予他「特權」。

比如與孩子一起分享好吃的食物,讓他意識到自己不能獨占。

創造分享機會,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家長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讓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培養合作意識,變得大方得體。

孩子產生分享行為時,家長要提供一個積極的反饋,讚揚孩子的行為,這樣會讓孩子受到很大的鼓舞,學會主動與人分享。

家長也要讓孩子注意觀察與小夥伴分享的結果,從分享行為本身獲得愉快的體驗,進而強化分享的動機。

當分享對於孩子來說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那麼家長會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變成了一個樂於分享的人。

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孩子的模仿對象,因此家長要多多與人分享,為孩子樹立一個正面形象。

小夥伴們來家裡做客的時候,家長要拿出玩具和好吃的東西來招待大家;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家長要慷慨相助,替別人分擔一些難處等。

孩子在家長行為和態度的影響下就會逐漸學會分享。

對於孩子而言,善於與人合作分享不僅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智力發展、健康成長的需要,更是他們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品質。

爸爸媽媽都要行動起來,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樂於分享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培養的娃兒人見人愛!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不少家長對幼兒不分享很焦慮,擔心孩子被人說小氣,不受待見。本文揭示了幼兒分享行為發展的秘密,提供了促進幼兒分享行為發展的方法。看了本文,您的焦慮會煙消雲散!作者:劉永吉

同齡人才是孩子最好的朋友

小豪剛上幼兒園,是個活潑調皮的孩子,可是這天媽媽發現,小豪從幼兒園回來後一聲不響的,問他也不說話,媽媽還以為齊齊生病了。好說歹說哄了半天,小豪紅著眼睛說小朋友不喜歡他。媽媽還沒問明白怎麼回事呢,...

新小班入園適應有高招——分享

一個多月後,即九月份開學季,幼兒園即將迎來一撥新小班,為了讓孩子們儘快適應在園生活,老師除了給予他們更多生活上的照顧,讓孩子們學會分享,也是一個能讓他們熟悉幼兒園、熟悉小朋友的好方法。分享這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