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童的一場惡作劇,導致2歲女童18樓墜亡:面對「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歲男童的一場惡作劇,導致2歲女童18樓墜亡 :面對「熊孩子」家長該怎麼治?

文/許小美

前幾天看了一條新聞心裡特別難受:3名孩子一起走進某小區電梯,到9樓,一名5歲小男孩將已出電梯的2歲女童抱回電梯,按下18層,將其獨自留在電梯。

到了18樓女孩走出電梯,而18樓通往天井的護欄恰好沒有玻璃擋板,小女孩墜入天井身亡。

因為男孩的惡作劇間接得害死了2歲的女童,很多人都在罵男孩是熊孩子,和殺人犯沒有什麼區別。

也有人覺得,孩子那麼小哪懂什麼,只是惡作劇而已,他估計也沒想到後果會那麼嚴重。

還有的把問題歸結到物業身上,覺得這年頭房價那麼貴,物業卻連最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障。

此處,我只能呵呵噠。

如果你是女孩的父母,你會這麼說話不腰疼嗎?估計你早就想讓男孩償命而後快了吧。

所以,有些事不發生到自己身上,永遠不知道是什麼滋味。

1

出了問題大家總是會找許多理由,仿佛只有這樣才能減少內心的罪惡感。

當時放心讓這個幾個孩子單獨玩耍的家長,說實話心也夠寬的。

大家可能都覺得只是一場惡作劇而已,從未想過會要了2歲女童的性命。

孩子才多大?一個五歲,一個兩歲,他們是有多大的信心讓這些懵懂無知的孩子獨自走上電梯。

物業的監管不力,小男孩的行為確實是一方面的原因,但監護人的監護不周,大意疏忽是讓悲劇發生的最直接關鍵的原因。

上周,Paul經常去的一家游泳館裡也發生了一起事故,一個9歲的小男孩學突然溺水身亡。

教練以為他在憋氣,救生員更不知所蹤,在最後還是旁邊的小朋友發現的。

危險總是在一剎那,千萬不要等悲劇發生了才想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出門請帶上你的腦子,別覺得出了事都是別人的責任,自己撇得一乾二淨孩子也不能活了。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大了,獨立了,就可以大膽的無所顧忌了。

高度重視孩子的安全教育,不要覺得每天陪伴在孩子左右,就不會發生意外。

一時的疏忽可是一輩子的遺憾,日常生活中多點安全教育和防範,保護好孩子的安全比一切都重要。

2

這年頭,「熊孩子」的特點,就是調皮搗蛋、任性妄為、無規則意識、以戲弄他人為樂趣等。

記得去北京做高鐵的時候,孩子大聲喧譁,影響乘客的休息,乘務員過來勸說時。

家長卻不以為然,覺得:「我孩子小,天性就是活蹦亂跳。

帶小溫馨去坐地鐵的時候,看到一個姐姐在吃餅乾,小溫馨好奇的問我:「媽媽,你不是說地鐵上不可以吃東西嗎?為什麼姐姐可以?」當有好心人提醒那個家長時,她只是不屑得說一句:「我孩子餓了,管得著嗎?」

親戚的孩子來家裡,總是喜歡東摸西摸,看到什麼都想要,還隨便拿主人家的東西,弄壞了家長只會說:「他還小,不懂事。

有些家長就是這樣,總是拿「他還小」,「還是個孩子」等來開脫,覺得就是因為孩子不懂事,太小了,更可以得到周圍人的原諒。

殊不知正是因為我們總拿這些理由幫孩子脫罪,才導致孩子做任何事都肆無忌憚。

發生這起事故之後,也有部分家長覺得,兩個孩子太小了,完全不知道後果的嚴重性。

只是惡作劇而已,男孩也不是故意的。

聽到這樣的聲音說實話,內心很不是滋味。

或許你沒有孩子,不知道養育一個孩子的責任有多大。

也不能理解女方父母失去孩子的心情和感受。

孩子的年齡是小,但一個5歲的男孩孩子最起碼應該知道如何去保護好妹妹。

而不是選擇將一個2歲的小女孩抱著放到一個冰冷的電梯裡。

他難道不知道妹妹會害怕,會恐懼嗎?

他以戲弄他人為樂趣,以欺負別人為本事。

這種行為不是不懂事,不是因為他太小,而是內心冷漠,毫無家教的表現。

3

俗話說,每一個每一個熊孩子的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

有時候正因為家長的溺愛和過度包容,才會導致孩子不明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允許做。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13年重慶摔嬰女孩事件:事件中的女童完全違背了天性,對一個一歲半男童拳打腳踢。

電梯到達25樓後,她像扔沙袋一樣將男童扔到走廊。

這種行為讓人毛骨悚然,根本無法相信施暴者是一個年僅10歲的小女孩。

在英國一個10歲童虐殺幼童案也是非常知名:英國一個小女孩殘忍殘忍虐殺一3歲和一4歲的男童的事件,她沒有任何殺人動機,純粹只是覺得殺兩個孩子是一件非常好玩開心的事情。

甚至她還把殺人的整個過程描述在本子上,簡直喪心病狂。

還有一起是在英國利物浦,一個年僅10歲的Robert 和Jon在在購物中心拐騙了2歲的陌生男童James,並且殘忍把他給殺害,事後居然還偽裝成火車碾過致死的假象。

他們也成為英國歷史上年紀最小的殺人犯。

社會學家及心理學家的研究表示:兒童要到12歲-13歲才能發展明辨是非的成熟道德觀念。

而我國的刑法又有規定:不滿14周歲的人,不管實施何種危害社會的行為,都不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年齡。

我認為,面對熊孩子的這份不自知的惡就應該建立完善的矯正措施,否則這對那些失足的孩子很不公平。

有關機構應該將這些熊孩子放到教育局或福利署等機構,召集社工、老師或者家長對身上的一些犯罪行為進行心裡輔導等。

家長如果對熊孩子不管,不教,不糾正,任由而之,長大了可真就成了家庭的累贅和負擔了。

雖然孩子也有淘氣可愛的時候,但凡事都有個度,好與壞在一念之間,熊孩子和殺人犯往往也只有一線之隔。

4

如果想要決定改變熊孩子,就必須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一次次的縱容和溺愛只會讓惡作劇變成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悲劇。

立好規矩,自成方圓。

別以為孩子天生都不懂事,對於孩子來說是可以通過講道理的方法,讓他們明辨是非的。

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最可怕的是一些家長,從來不懂反思,也不會將世界上的規則和道德標準說給孩子聽。

他們只會覺得調皮、愛鬧是天性,礙你啥事了?

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

」我們都應該知道,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舉止的最早啟蒙老師。

我們既要重視孩子的能力培養,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

前段時間也看到一則新聞:

6月10號上午,55歲外籍人士劉先生坐高鐵,從上海動身去寧波開會。

當時車廂內有三個家庭,每家都有一個三四歲的孩子。

大人小孩都很興奮,整個車廂簡直都是他們的聲音。

劉先生覺得幾家人說話聲音比擬大聲,便表示希望小聲一點,從上車到如今,小孩比較吵鬧,大人們也管。

但聽到劉先生責備,其中一位爸爸坐不住了,走過來要跟劉先生理論。

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指指點點。

手指快要碰到身體時,劉先生用手把小孩父親的手擋開。

就是這麼一個擋開的動作,被男子老婆看見了,女子二話不說,衝過來就給劉先生一個耳光。

據民警後來理解,女子以為是劉先生打了丈夫,也沒好好溝通,在沒有問清事情狀況時,就出手把劉先生的眼鏡打掉,打的過程又比擬用力,形成劉先生左眼眼球出血。

愛鬧是孩子的天性,沒錯。

但前提是千萬別影響到他人。

孩子小,也沒錯,但你呢?你可以以身作則,告知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啊?如果一味的寵溺孩子的刁蠻任性,忽視孩子的無理取鬧,只會顯得沒有教養和素質而已。

5

好習慣不見得會傳代,但壞毛病一定會遺傳。

如果孩子犯了錯,家長不及時糾正,而不是找理由說孩子小,不懂事。

長期如此,很有可能會扭曲孩子的性格塑造。

真正的教育是管教相結合。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想要建設和諧社會,就得從建設和諧家庭做起。

在家裡很多家長明明知道孩子犯了錯,卻認為那是可愛的表現;孩子被門夾了,在孩子面前邊罵邊拍打,責怪門的不對;孩子在遊樂園搶了別人的玩具,甚至還動手打人,從不讓孩子主動道歉,只會覺得孩子小,能理解。

愛孩子是父母的本能,但愛和教育本身就是獨立的。

別光顧著給孩子全部的愛,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不好好教育,等到長大了,再想去教育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孩子都是在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進步的。

真正的愛是讓他懂得分寸與克制,明白與人處事的道理,學會助人為樂,不欺負比自己幼小的人,保護好弱小的動物等。

學會正確教育,而不是不負責任的託詞,不斷強化給孩子一個信號:你是個孩子,你還太小,你做任何事都值得原諒。

孩子沒教養,父母的責任可是最大的。

小美說:

我們能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莫過於教養。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形成最基本的素質和規矩,讓他知道犯了錯就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養不教,父之過。

面對孩子犯的錯,家長一定要重視教育,千萬別助長孩子的任性,日後只會變得更猖狂,更難管教。

個人介紹:許小美,育有一女小溫馨。

親子,家庭關係撰稿人。

專注於科學育兒,親子旅遊,孕期餵養,家庭情感等。

作品曾在《心理育兒》《 幼教365》 《幼兒教育》《親子》《中華家教》《城市商報》等雜誌及報刊發表。

育兒理念: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頑劣,只是天性使然?

5歲男童的惡作劇,讓2歲女孩付出生命的代價。近日,網絡上一則電梯監控視頻刺痛了很多人的心。短短1分14秒的視頻記錄了一名2歲女孩生前的最後時光。一起幼兒惡作劇引發的命案,引起了網友們對學齡前兒童...

5歲男孩24樓拋磚頭砸死姐姐……憤怒!

愛孩子是對的,給孩子多一點包容也是對的,但愛和包容需要底線和邊界。爸爸媽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隨性的自由,而是培養他的規則意識。讓他在規則範圍內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還是個孩子啊!」

「他還是個孩子啊!」每次孩子犯了錯,我們都會講這句話,但錯有大小之分,比如昨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7月8日福建晉江,農曆六月十五敬天公,因此家家戶戶都會燒香祈求平安。沒想一男童,竟抓起一隻小狗,扔...

怎麼讓孩子明白安全第一?

孩子是每對父母的天使,孩子是父母的寶貝兒等等,可以說,孩子是家庭和社會最大的財富和希望,為了孩子,父母願意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都在所不惜,所以孩子的安全成為了我們心中最大的事情。在小區隨處都可見的...

不要說「他還是個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現今,每個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長輩們很多時候都是在用溺愛的方式養育著孩子,什麼都順著孩子,對於孩子做跨過道德的事情甚至無所表示,父母對孩子採取溺愛、遷就的教育方式,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