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孩兒,因為姐姐太獨立,七歲的弟弟抑鬱了,原因竟然是沒有錢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虎子同學剛剛過了七歲的生日,大孩子了,按道理來說本來是應該很快樂的一件事情,但是小同學居然抑鬱了。

事情源於小虎子的慶生派對。

本來準備好的慶生派對,由於天氣的原因只能臨時取消。

姐姐非常善解人意,最近一年利用業餘時間打工,開始有了收入,姐姐決定請全家人一起吃午餐給弟弟慶祝生日。

特地選來一家名叫 good brother的餐廳,高高興興的吃了一頓美味佳肴,從點餐到付款,姐姐一一負責把一家人照顧的非常周到。

「真的是長大了!」媽媽由衷的讚嘆。

站在一旁的小虎子默不作聲……

從那之後小虎子同學開始了一系列的反常行為。

反常行為一:主動的給姐姐收拾房間,跟姐姐討價還價的結果是收拾一次房間給五塊錢。

反常行為二:放學去接的時候總是別彆扭扭地不肯上車,揚言要自己獨立走回家去。

反常行為三:是反常行為一和二的升級版,給姐姐收拾了兩次房間,之後決定不再收拾了。

跟媽媽嚷嚷著要去賺錢。

媽媽說:「你可以幫著媽媽在家裡打掃衛生,然後媽媽付錢給你。

」小伙子同學的回答是:「那不行,你把錢給了我,那咱們家的錢就少了,我還是沒有掙到錢。

要不我去給鄰居家打掃衛生吧?」「你要掙錢幹嘛呀?」「我要掙錢在學校旁邊買個房子,這樣我就能自己路上下學了。

」後來小虎子同學努力地說服自己人,鄰居家肯定已經打掃得乾乾淨淨了,沒有工作等著他。

小虎子同學抑鬱了……不斷的問著自己,為什麼姐姐放學之後能夠去打工掙錢我就不行啊。

苦口婆心耐心細緻的給兒子一一解釋什麼事能夠做的,什麼事情要留在以後慢慢的來做。

小虎子只是幽幽的說:"I just want to be independent!(我就是想要自立)"

媽媽的朋友關心的詢問兒子的情況,你家小朋友怎麼樣啊?

「兒子挺好,就是長得有點兒著急,什麼都要向姐姐看齊……」

自立是好事,說到底,我們培養孩子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自立。

終有一天他們會長大,他們需要獨立面對世界,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去過自己的生活。

然而獨立自主的意識和獨立自主的能力並不是在孩子走出家庭的那一天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從小培養。

而只有從小逐漸形成的獨立自主的意識才能夠深刻到骨髓裡面,形成孩子性格的天然的一部分。

這種從小潛移默化能夠得到的獨立的意識會使得孩子把獨立自主當成一種好的品格,進而使孩子能夠有獨立的人格。

對於獨立自主意識的形成,在多生子女家庭當中會有得天獨厚的優良條件,因為孩子們能夠相互影響,共同成長。

這裡,我們主要探討一下大孩子對小孩子的影響。

在家庭這樣一個最基本的社會單元裡邊,父母和子女分別承擔著對於家庭和社會的不同責任。

這一點即便是年幼的孩子都會非常清楚,他們會知道爸爸媽媽是要去上班,要負責一家的飲食起居,而兄弟姐妹之間,不管他們的年齡差距多少,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自然屬性,那就是在爸爸媽媽的保護之下生活。

正是基於這個自然屬性,使得年齡小的孩子在看年齡大的孩子的時候,他們所看到的是明天的自己,那麼他們根本就用不著給自己設立目標,他們能夠親眼看到目標就在眼前。

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得認識到,在不久的將來,自己能夠達到哥哥姐姐們所能達到的那個水平,那麼這種自立的意識在潛移默化當中就自主的形成了。

相對於這種在自然狀態下形成的自主意識,與之相比是另外兩個模式:是一種在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不斷強調,用語言無數次跟孩子灌輸的自;還有一種就是在一些所謂的正面教育機構讓孩子們不斷的自我強調「我能行」!孰是孰劣,真的就是一目了然了。

在獨立自主能力的提升方面,多生子女家庭也會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現在任何注重孩子教育的父母都會了解到這樣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

多生子女家庭中,對於弟弟妹妹來講有一個現成的標杆豎在那裡,哥哥姐姐們能做到的,他們希望自己也能夠做到,能夠成功的複製哥哥姐姐的成功。

就像小虎子,他看到了姐姐能夠用業餘時間去打工掙錢,能夠用掙來的錢請全家出去到餐廳吃飯,尤其是姐姐所做的這一切在得到父母的認可的情況下,於是乎,他就不斷的思考了,抑鬱了……

當然在我們家姐姐和弟弟的年齡差距比較大,將近11歲的差距,所以我經常講我們算是非典型性的二胎家庭,所以有時候弟弟也會表現出一些非典型性的行為。

比如說這裡提到的一個獨立自主的願望,就有一種大躍進的氣息撲面而來。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肯定的是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而不是否定他的不切實際。

如果劈頭蓋臉的否定了孩子的想法,那麼他就會產生自卑情緒,認為自己有不如姐姐的地方。

而忽略了自己實際上是因為年齡上的差距。

告訴他總有一天你給自己設定的這些目標都是能夠達到的。

然後就是一定要讓孩子清楚在什麼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有一件兩件事情做不到,不代表能力不足,而只是因為是處於相應的年齡上。

一定要讓孩子確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而且在自己的年齡段已經做得很好了,爸爸媽媽同樣為他感到驕傲。

而相反的,如果在不適當的年齡去嘗試不應該做的事情,往往會把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

那麼下一步就可以列出一個清單,在孩子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讓設定一個新的目標,這樣一個新目標達到了,使得孩子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感。

比如說,對於一個七歲的孩子,可以自己準備午餐,自己收拾書包,可以幫助擺餐具,可以打掃房間,可以用微波爐熱牛奶,可以去幫忙晾曬衣服等等等等。

做到了這些,孩子會發現自己也是潛力無限的,同樣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對於其他的多生子女家庭,當然主要是二胎家庭,兄弟姐妹之間的年齡差距不會太大。

而對於年齡小的弟弟妹妹,往往就會從日常生活當中開始模仿哥哥姐姐,從獨立的穿衣吃飯做起。

爸爸媽媽不知要省下多少心呢。

省心歸省心,不用強調讓孩子獨立做什麼事情,但是這個階段的家長面臨的則是另外不同的挑戰。

這時出現的情況往往是孩子要獨立吃飯,結果弄的是桌子上,地上一片狼藉;孩子要獨立穿衣服,結果不是前後也反了,就是里外也反了,更多的時候會因為胳膊不知道往哪裡伸了而煩躁不堪。

作為家長怎麼做,那就是耐心耐心再耐心。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何時介入,如何介入就非常重要了。

首先一定要把眼光放得長遠。

就像我們前面提到的那樣,自理能力的早期的形成會成為他會自然而然的成為孩子性格中的一個不可,因此就要積極的鼓勵孩子這種自理的嘗試。

然後就是要做好心理準備給孩子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嘗試。

再有就是比較重要的要給孩子的行為予以鼓勵,告訴他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並且你還要不斷的嘗試,你能夠做得更好。

當然有人有可能要說我們怎麼會看到有一些小弟弟小妹妹不像這裡說的那麼獨立自主呢,他們往往也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僅僅等待著爸爸媽媽的伺候,就連哥哥姐姐也逃不掉。

這裡最主要的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原因,就是父母沒有把兄弟姐妹平等的對待。

"因為你大,你就要讓著弟弟妹妹。

"這是一句再平常不過的話了,也許很多的哥哥姐姐們都聽到過。

但是這句話把本應平等的兄弟姐妹的關係生硬的賦予了不應該有的責任和義務。

使得他們之間喪失了自由發展的空間。

也許哥哥姐姐責任心有了,但是就很難區分開來,他們是由於弟弟妹妹的到來而產生的自主的責任心,還是父母要求他們要做的,這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同時,對於弟弟妹妹的傷害就像前面說到的那樣,會過於依附於哥哥姐姐,把自己永遠放於一個被動的位置,會去不自覺的被管理,被照顧而缺乏主觀能動性,就更不要提自理能力的發展了。

總而言之,在健康的家庭關係之中,兄弟姐妹之間能夠相互影響,尤其是年長的哥哥姐姐能夠給弟弟妹妹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使得他們的自理自立能力不斷的提升。

姐姐說:

弟弟到來的那一刻開始,我成為了姐姐,我要做的不僅僅是要做好自己,還要給弟弟做好榜樣; 同時我希望能夠儘量的管理好自己的事情,這樣爸爸媽媽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照顧弟弟。

隨著弟弟的成長,我很清楚的意識到弟弟是以我為榜樣,希望能夠不斷的自理,像我一樣做很多的事情。

這使得我自己作為姐姐感到非常榮幸,但同時也感到有一絲的壓力,因為我不僅僅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同時也要意識到我的言行會給弟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做一個好姐姐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些痛,生了老二才知道!

作為父母,我們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不論是生活,還是教育,甚至,我們還想多生一個孩子,讓他們可以在父母百年之後還有至親在這個世界。可是,我們給孩子的真的是最好的嗎?或許,很多時候,那只是我們自己「...

你認為的「大讓小」卻同時毀了兩個孩子!

「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這句話我聽過太多遍,在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父母在教育著自己的孩子要「大讓小」。我記得有次我去哥哥家玩,發現小侄女一直都自己一個人玩,不跟弟弟玩,我問她為什麼不跟弟弟玩...

生了二胎以後,這5句話千萬不要跟大寶說!

生了二胎以後,經常會被朋友問到的是:「你家大寶欺負二寶嗎?」或者「兩個孩子相處得怎麼樣?」「大寶喜歡二寶嗎?」對於這樣的問題,有時候還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好像家裡的實際情況更為複雜一點,不是一個...

生二胎,除了錢,你還要準備這最重要的一點

鄰居家的飯店裡又發生「戰爭」了。又是一家人因為贍養老人的事。本來是一家人給老父親過大壽,結果三杯酒下肚,平時的積怨都爆發了。聽來聽去,不過是三家兒女誰付出多了,誰付出少了。老人偏心誰了,對誰不好...

二胎來了,如何讓大寶接受二寶和平相處?

二胎一直是現在的熱門話題,二胎政策後很多家庭也開始積極響應號召加入了二胎的隊伍,不過大部分二胎家庭也會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二寶的到來對大寶帶來的衝擊,大寶會不會因為父母給自己的關注度降低,導致心理...

寶寶一定要分享麼?可以鼓勵但不要強迫

生活中,作為爸爸媽媽要讓大寶和二寶在一定程度上意識到親情夥伴角色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責任。我們時刻要注意指導大寶和二寶的和諧相處,學會分享,相互包容和彼此照顧。特別是在二寶出生和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