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第一步:乾淨整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讓孩子保持乾淨整潔

問題實錄:

我的兒子興興特別淘氣,從小就喜歡上躥下跳,一個不注意就把自己弄得髒兮兮。

因為看了一些日本的育兒書,我認為孩子小時候這種調皮、喜歡探索的精神是應該鼓勵的,所以也一直沒有阻攔他,不過我會注意給孩子準備很多乾淨、適宜運動的衣服,只要玩髒了就一定要換上。

沒想到前幾天我出差,孩子跟爸爸呆了幾天,爸爸就忘記給孩子勤換衣服了,導致他好幾天在幼兒園都穿著髒兮兮的衣裳。

我回來後興興就不太高興,說:「小朋友最近都不喜歡跟我玩了。

」我猜,可能是因為興興這幾天總是弄得像個小花貓,小朋友們就「以貌取人」了,不過我的這種猜測對嗎?孩子們也會因為對方「不乾淨」而疏遠自己的夥伴嗎?

問題分析:

這位家長的教育方式是有可取之處的,尤其是注意勤換衣服、保持孩子的乾淨整潔。

讓孩子能以乾淨整齊的面貌去上學,不僅可以防止病菌侵害身體,還是一種必要的禮儀,對於老師和其他小夥伴來說都是一種尊重,更能夠獲得他們的喜愛。

身為家長,我們都明白這種感覺——當看到一個乾淨整齊、舉止禮貌的小孩子時,內心就忍不住升起親近的想法;要是孩子總是看起來邋邋遢遢,衣服髒兮兮地還掛著兩行鼻涕,恐怕就算再愛孩子的家長也會覺得有些難受。

其實,不僅僅是成年人注意這一點,孩子的世界更加單純,他們對「外表」的判斷更加直接,如果你的孩子不把自己收拾乾淨,保管會得到一個「邋遢大王」的稱號,小朋友們也不願意跟他玩耍。

這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是很大的。

現在孩子還只是在幼兒園小班,要是再大一兩歲,他們會更注重這種外表上的「體面」,甚至會根據這個選擇是否將對方劃入自己的朋友圈。

所以,讓孩子保持乾淨整潔是很有必要的,這是一種禮儀,也是能讓孩子交際順利的「名片」。

專家建議:

孩子也要注重儀表,這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將孩子打扮得多麼漂亮,從基本的禮儀上講,保持「乾淨整齊」的外表就是一種足夠的禮貌,是對對方的尊重,也更容易被他人接受。

我們該如何教育孩子做到這一點、在外表上足夠「禮貌」呢?

1.父母要將孩子的日常打理好,保障乾淨整潔。

幼兒園小班的孩子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很多時候還是要父母幫助他們準備的。

每天準備好乾淨的衣服給孩子,不管是父母給孩子穿衣,還是讓孩子學著自己穿衣,都不能胡亂套上就出門,應該最後由父母整理一下,保證衣服不會皺皺巴巴、邋裡邋遢,而是能合理搭配、整齊利索。

同時,出門前應該給孩子進行必要的梳洗,保證孩子能以乾淨衛生的面貌出門。

這不僅是禮貌問題,也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2.給孩子的口袋裡放一塊手帕。

不管是孩子自己在幼兒園遇到了小麻煩,比如流鼻涕、吃飯時不小心弄到衣服上之類,還是小朋友出現了類似問題,手帕都是很有用的。

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備上一塊手帕,教給他們如何使用,並且鼓勵他們幫助別的孩子,這也是一種周全的禮儀教育。

3.讓孩子懂得乾淨儀表的重要性。

一個乾淨整潔的儀表可以給別人帶來良好的第一印象,並且是互相尊重的前提,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這一點。

平時不要將鼻涕擦在袖子上、吃飯後不要用手直接擦嘴、不在地上打滾玩耍……只要孩子會關注自己的儀表,這些行為他們就會有意識地避免,成為愛乾淨、懂禮貌的好孩子。

4.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可以幫助孩子更注意儀表。

如果想讓孩子學會注意儀表整齊,我們的家庭環境就不能太亂;想讓孩子愛乾淨,家裡就不能太髒,不然當孩子回到家時看到截然相反的情況,還能堅持保持良好的儀表嗎?

整潔的家庭環境可以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影響他們的判斷力和行為,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家庭環境的整潔,這也是對自己這個家庭的尊重和禮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切記:彬彬有禮的孩子受益一生

一、學習禮儀對孩子有多重要歌德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禮儀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範與準則,它是道德修養的外在體現。在我們這個 「禮儀之邦」,自古就有「不學禮,無以立...

如何教孩子懂禮貌

孩子的禮貌程度一定程度上也是體現著家庭的教育,所以讓自己孩子學會懂禮貌是很重要的。早早的教育孩子懂禮貌是很重要的,那怎樣可以讓孩子懂禮貌呢?.讓孩子知道什麼叫禮貌 當看到孩子有不禮貌行為時,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