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半孩子「迷之」難搞?因為有個「極端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源於羅玲的空間

兩歲的孩子是那麼的溫順,那時你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愉快啊。

因此,當他到了兩歲半變得暴躁、倔強、情緒波動大時,許多父母一時難以適應。

很多小男孩、小女孩兩歲的時候都是簡單、直接的,所以照顧起來也非常容易。

但等到他兩歲半時,你會發現照顧孩子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尤其是他暴躁、憤怒、固執己見的時候。

他會違背自己的意願,和自己對著幹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表現是,他做的事情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走上相反的極端,比如說他明明想要「紅的」,卻偏要選「藍的」;本來想做某件事,當你問他他又說「不」。

我們前面說過一歲半的孩子喜歡違背你的意思,和你作對;那麼現在,他長到兩歲半時已經成熟到會和自己對著幹了。

就是在這樣的兩個極端下,他不斷地探索、發現這個世界。

或許大人會覺得很惱火,但這卻是他長大成人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不要擔心,過不了多長時間,他就會堅定地做出正確的選擇了。

對一切都要求「一致」

兩歲半的他,還有另一個明顯的表現是,對一切都要求「一致」。

任何一件事,不管是它發生的順序、方式,還是地方,他都要其保持不變。

家裡的每件東西都必須放在他認為該放的地方,且固定不變。

他也要求某件物品是誰的就是誰的,不能給別人。

比如,家裡有客人穿了媽媽的外套,他也許就不同意。

現在的他雖然對「一致」格外看重,但對於「不一致」他也很樂於觀察、研究。

這個年紀的他會給自己立一些「規矩」,來滿足他對一致的需求,也好幫他在做選擇時解決內心的衝突。

在我們看來,這些規矩是那麼有趣、奇怪。

就連穿衣服,他都定了一套規矩,要是他認為該先穿襯衫再穿褲子,而你卻把順序弄反了,他可能馬上就會發脾氣。

所以,如果你想幫他穿衣服的話,一定要先了解他的「規矩」。

他認為的「一致」概念也指路線的一成不變。

不管是去幼兒園,還是去其他任何一個較為熟悉的地方,他都要走同樣的路線。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看來,世界很大,也很複雜,走同樣的路能增強他的信心,並帶給他安全感。

此外,在安排時間上也要做到一致,這樣他才會安心。

比如一直都是爸爸回家後一家人才吃晚飯,如果有一天爸爸有事很晚才回來,即使到了吃飯的時間,他也會覺得不該開飯,因為「爸爸還沒回來」。

他的時間觀念並不是按時鐘來的,而是以事件作為標準。

說到爸爸回家,有些兩歲半的孩子可稱得上是極端「一致」。

如果爸爸進屋時走的不是往常走的那道門,他就會感到很困惑。

曾經有一個兩歲半的小男孩說:「從前門進來的是一個爸爸,從後門進來的是另一個爸爸。

等他快長到三歲時,他的內心就比較安定了。

他開始接受環境和事物的變化,嘗試新鮮事物,不再用苛求「一致」的方法使自己感到安全了。

可是現在不行,他還是要求一切都保持一成不變的樣子,以此來安定自己的內心。

「做選擇」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情

兩歲半的孩子覺得「做選擇」是件異常艱難的事情。

這時的他常常認為都可以又都不可以,他經常是痛下決心做出了選擇,但很快就會反悔。

所以,你要是帶他購物的話,很可能在選擇動物餅乾還是數字餅乾上,他就會使你興致全無。

因此,你最好還是讓他待在家裡,這樣他就不用「痛苦選擇」了。

這個年紀的孩子會經常和父母發生衝突,或許偶爾請其他人代看一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不一定要花錢請保姆。

有些父母就相互幫助照顧一會兒(一兩個小時)對方的孩子。

有些父母甚至還組成小組,例如五個都有小孩的家庭,每一家的父母就依次到另一家去照顧這家的孩子,每星期兩三次,每次一兩個小時。

如果附近住著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姑姑、阿姨之類的親戚,那就更好了。

固執、不聽話,其實是為了獲取安全感

兩歲半的孩子就是固執、蠻橫、不聽話的代名詞,大人們常管他們叫「調皮鬼」「小霸王」等。

但是,你要明白,他是因為不確定一些事情才霸道、不講理的。

對他來說,世界那麼大,那麼複雜,要是有一小部分(他的父母的世界)他能做主,他就會有安全感。

這個年齡的孩子情緒緊張的時候,經常會有些誇張的行為表現。

比如,他會咬吸自己的手指頭,有時會說話結巴(特別是話多的孩子),有時遇到一點小事他就會大發雷霆。

那個兩歲時聽話、懂事的小可愛,現在變成了一個小暴君、小魔頭。

要是他在語言方面不斷長進,他很快就會發現並使用「我」這個代名詞,所以,你會經常聽他說「我會」「我要」。

另一方面,他也會經常把「不要」掛在嘴邊。

假如你無意中問了一個問題能用否定來回答,他就一定不會放過說「不要」的機會。

因此,和他對話時,為了安全起見,你要使用完全肯定的敘述句,比如「該做……了」「你一定要……」,說這種話時,他就不能馬上說「不要」。

兩歲孩子的頑固、多變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在他長大的過程中,現在的他很明顯還不懂得「中庸」。

他行為極端,剛才還大方活潑,現在就變得害羞寡言了。

他明明自己能完成一件事情,卻偏偏要你幫忙;等到你要幫助他的時候,他又非要自己做。

剛開始,他還吵著非要吃一樣東西,沒一會兒,就又不想吃了。

媽媽忙的時候,他非要媽媽餵才肯吃,等媽媽閒下來他又非要自己動手。

他會搶別的小朋友手裡的東西,要是真有了,卻又不稀罕了,好像別人手裡的糖比自己手裡的甜。

他這一刻還在不停地跑來跑去,下一刻又打死也不動了。

他也會拿爸爸來和媽媽對抗。

媽媽做得好好的,他硬要換爸爸做。

爸爸做了,他又說「媽媽來」,常常令父母感到頭疼。

事實上,他就是這樣,誰不能馬上來做這件事情,他卻偏偏要誰來做,他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呢。

可是,當大家都能來做的時候,他就又要求「我自己做」了(不過,要是真遇到麻煩,他一般會找媽媽)。

不要抱怨兩歲半的孩子不好看管。

他雖然頑固、多變,但大部分的時間總是令我們很開心。

他經常會獨霸每件玩具,不願意和其他的小朋友分享,這種行為是他成長的中必然會發生的,無關自私或頑皮。

你要正確對待,用你的方式教導他學會與人分享。

比如,他每晚睡覺前都會說「一次,再講一次嘛」,要求你把一個故事講好幾遍,這時你就可以幫他學習「和別人商量」,他需要接受些「限制」,這樣你們會玩得更好。

家長多用「為什麼」可以讓他增長知識

要是你每說一句話,他就追著你問一連串的「為什麼」,那麼你就可以把他引領進另一個新境界。

「為什麼」不只是用來反抗的詞,更是增長知識的途徑。

在他眼裡,每件事都那麼新奇,所以,要常帶他去看新鮮的事物,講新鮮事給他聽,和他一起感受不一樣的情趣。

看他是如何施展技法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更是很有樂趣的一件事。

比如,你不讓他老看電視,如果有客人在的話,他就會問:「阿姨,你想看電視嗎?」要是阿姨說「想」,他馬上就會跟爸爸媽媽說「阿姨想看電視」。

事實上,兩歲半的孩子比我們想像中要聰明得多。

而且,他掌握的字詞在不斷增加,對所有事物都有濃厚、強烈的興趣,讓你一時半會兒都弄不清他到底在想什如果事情發展順暢的話,他會充滿愛和感激之心。

這時候,有他在身邊陪伴,總會有讓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出現。

情緒很緊張

兩歲半的他總是表現得情緒很緊張,要不就是常常提出過多的「要求」,但是經過一番折騰,他馬上就會進入疲憊期。

所以,快三歲的孩子很容易喊累,也很容易犯困。

他跟著你的時候,總會抱怨說他累了,要你抱著他。

出門的時候,你怎麼勸他都不坐嬰兒車,到最後,你可能得抱著重重的小傢伙回家,而且說不定他早就趴在你肩膀上睡著了呢。

通常情況下,他累了就會跟你嗲聲撒嬌。

有時候,兩歲半的他覺得自己像個小孩子,而且就要做得像一個小孩子。

因為他認為這樣才會得到大人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曾經就有一個小女孩說:「我就是小孩子,雖然我會說話,但你要抱著我,用奶瓶餵我吃奶。

」這個年紀的他不僅學小孩子的樣子,而且還愛纏著你給他講他嬰兒時期的故事。

一直到他快三歲的時候,他都很樂意聽你講,並且會要求你給他講他以前穿什麼、吃什麼、是不是愛哭、你怎樣哄他睡覺,等等。

當然,要是你說「你是世界上最乖的孩子」,他就會非常高興。

這個年齡的小男孩、小女孩,很喜歡小時候的自己,他常常動不動就不高興了。

碰到你約束他身體的活動,他一概不願意接受,特別是你不讓他做的時候,他就會生氣、難過。

他自己辦的事或做出來的東西,要是不如他預想的好,他就會很沮喪,並且怨恨自己。

玩遊戲的時候,你要是叫他吃、喝、拉、撒、睡,或是要求他回家,他就會覺得受了挫折。

同時,因為兩歲半小孩子都和他一樣,不願意和小夥伴分享自己的東西,不願意和別人合作玩遊戲,互相搶奪玩具的事情常常會發生,所以,他和小夥伴一起玩兒的時候,也是最容易產生挫折感的時候。

即使你在照顧他時費盡心思,兩歲半的孩子仍然會覺得「生活」中有那麼多的挫折,所以,他經常發發小脾氣、使使小性子,這些也都在情理之中。

給父母的提醒

同齡孩子間的性格差異可能與孩子的人格特質有關

這個年齡因素之外的複雜原因還可能與孩子的人格特質有關。

舉例來說,一個強硬的小孩和一個平和溫順的小孩同樣從兩歲長到兩歲半時,他們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前者可能強硬程度更深,後者可能只是暫時不好對付一點。

你做對了,孩子才會做得對

另外,你對孩子的「處理態度」也是一個重要的變量。

採取硬碰硬的方式來處理,你兩歲半的孩子可能就會更不肯合作,甚至處處與你作對。

但是採用溫和的方式來處理,情況可能就會好許多,孩子也許就會做出一些讓步,你們相處起來也就比較容易了。

但是,如果「可怕的兩歲半」遲遲沒有在你的孩子身上出現,甚至到了三歲時,他仍舊是一副溫和柔順的樣子,那麼千萬別慌張,而且我們還要恭喜你了,因為這一關你們已經安然渡過了。

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他天生性格好,再加上你優秀的處理方式,使他平穩地渡過了這關。

但是,如果他還有個弟弟或是妹妹的話,你可千萬別奢望他們也能夠和他一樣平穩地渡過這一關,還是小心為妙,繼續運用你那優異的處理方式。

不過如果你一想到兩歲半的孩子就心生畏懼,只想到那些令人頭疼的問題,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即使到了兩歲半的時候,孩子依然是個孩子,那些小孩具有的可愛、童稚的一面還是會存在於他們身上,你依然可以從中獲得許多樂趣。

你在他們心中的地位不會改變

兩歲半的孩子縱然對你有千般不從、萬般不順,但你在他們心中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他們依然相信你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或者媽媽,而不會像到了青春期那樣,不斷地挑戰你的權威。

以上,我們說了非常多的觀察徵兆以及應對技巧,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能夠讓你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珍惜和欣賞對方,從而使雙方都獲得最大的好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1~6歲孩子的最好陪伴方法,非常詳細!

下面的內容針對孩子每個階段的表現描述的非常到位,有點長,建議家長們永久收藏,或轉花到盆友圈,慢慢看。一. 1-2歲,「不」字當頭 2歲前後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

1-8歲孩子的最好管教方法

1-2歲太有用了,對孩子每個階段的表現都描述的很到位。有點長,建議大家收藏慢慢看。2歲前後的小壞蛋有多壞,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最突出的表現包括:「不」字當頭、打滾撒賴、一意孤行、占有欲強、自私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