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小孩不可怕,5個法則5個例子教你輕鬆搞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叛逆期的典型表現

破壞性強

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

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即使不符合季節;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和父母反著來

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願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挑戰規則

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和其他寶寶衝突

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後順序,不願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緩解親子衝突幾大招

核心原則——不妥協、不粗暴

「第一個叛逆期」是寶寶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小寶寶不知道如何把握,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陪著寶寶走好這第一步,在面對寶寶不乖的情況下,家長應該尊重理解孩子,不能粗暴處理也不能過於溺愛妥協處理。

以下方法從各早教中心的專家處收集,正一籌莫展的大家不妨試試。

多項選擇法

在親子間發生對抗衝突的時候,你不必急於將自己的意見堅決執行。

我們可以試試這樣的方式:「寶寶,必須睡覺了,因為明天我們還要做很多事情。

如果你現在還不想睡覺,可以選擇再聽一個故事或者玩十分鐘,你選擇哪一個?」這種多項選擇法在與寶寶打交道的過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寶寶即使兩個方案都不是他原來想要的,但是他喜歡自己拿主意、做決定的感覺,所以能接受,並且因為方案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執行起來十分利落。

反行其道法

當寶寶針對你說的話總是反行其道的時候,家長也可以效仿,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如家長想先帶寶寶去動物園再去遊樂場,擔心寶寶唱反調,就可假裝說,先去遊樂場,大部分叛逆寶寶會上當,會反對說要去動物園。

約法三章法

寶寶生來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這種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時間及對某些事情的處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則一個外在的規則會被寶寶視作異己加以排斥。

一旦他參與了制訂,他便會覺得這些規則很神聖,會努力遵守。

你也要認真對待你寶寶的約定,在發生衝突的時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約定。

自然後果處罰法

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運用孩子行為後果本身,自然而然地懲罰他的行為。

比如:有的孩子不肯自己吃飯,那我們就可以應用自然後果懲罰法,他不吃過會兒肯定會肚子餓,當他餓了時你不餵他,他肯定也會自己吃了。

角色扮演法

輕鬆的親子遊戲能讓寶寶明白應該做什麼。

你可以裝成一個做事拖沓又極不聽話的孩子,讓寶寶扮演媽媽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來對待你的。

有的寶寶會用你常用的方式對你,也有的寶寶會用他心目中期望的你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你,你需要細心觀察。

通過角色扮演,親子之間的對抗自會消彌不少哦!

來看例子!

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叛逆的孩子

曾有專家做過這樣的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反抗性較弱。

多年後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幼兒中,有80%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較強;反抗性較弱的幼兒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

所以,對於兩三歲至六歲的孩子,反抗不是什麼壞毛病。

正確對待孩子的叛逆,不要把思想與做法強加給孩子,因為,你往往會發現,孩子的一些做法往往更明智,更加發人深思;對孩子的行動不要輕易責怪,而是找好角度切入到孩子的「反叛」中,分散孩子的叛逆意識,讓孩子的注意力轉移,緩解他們的反抗情緒。

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如果家長能突破傳統的束縛,認清孩子的反抗並不是在挑戰你的威嚴,抓住孩子發展判斷力的良好時機,引導孩子從叛逆走向獨立,相信一定能促進孩子良好個性的形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2歲左右出現叛逆期 家長該怎麼教育?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兒童心理:寶寶也會「反抗」

本周一在新浪育兒大講壇的網友答疑時間,有一位網友向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兒子三歲三個月,什麼事都有自已的主見了。大部分事不講理由,非要堅持已見的去做。家長不同意就哭鬧,面對此問題,家長該如何處...

怎樣幫助「叛逆」的寶寶度過叛逆期?

最近小編在小區小孩遊樂園聽到很多家長在抱怨:家裡的寶寶很叛逆,面對孩子的的叛逆很頭疼不懂怎麼去處理,說輕了不管用,說重了怕傷了孩子的心。這個度應該如何拿捏呢?,我相信這也是很多家長經常遇到的,今...

如何正確解讀孩子的「反抗」行為?

有很多父母,常常因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不聽話的行為而頭疼不已,但是實際上,幼兒的心理學家們認為,其實父母本身的這種擔心是有點多餘的,因為一但過了2歲以後的寶寶,本身就處於了反抗階段,無論你是多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