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這關係到孩子以後的情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慢媽

兒子今年4歲,正是皮的時候,管教起來很是麻煩。

每次帶他到公園去玩,小亭子裡賣的玩具都會讓他挪不動腳,接下來就開始對著你百般討好,甩著你的手,臉上堆著笑臉,只為了讓你給他買把小水槍或是玩具劍。

要是放在以前,兒子這種程度的討好會讓我分分鐘「投降」,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他,把他想要的玩具買下來。

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發現會有一堆類似的玩具閒置在家裡的一個小角落,在那之後我就不會心軟再給他買這些玩具。

這時候他就會開始鬧脾氣,試圖發泄不滿的情緒來「威脅」你,明確地向你傳達出一個信號:你不買,我就一直鬧。

據我了解,父母們通常會有以下這幾種反應,而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這關係到孩子以後的情商。

「以暴制暴」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會第一時間用更厲害的樣子,來把孩子的脾氣壓下去。

這樣的做法孩子有可能會因此而放棄發脾氣,忍氣吞聲地屈服。

在這樣的反應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為了避免對方發脾氣,而選擇把自己的真實情緒隱藏起來,對孩子情商的發展帶來很不好的影響。

另一種是向孩子屈服。

父母因為受不了孩子的脾氣,最後不得不滿足孩子的要求,次數多了,這種處理方式會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交往,當孩子發現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用一種蠻橫的方式去迫使對方去滿足他,這樣的孩子會給人一種情商低,很不懂禮貌的現象,最後導致孩子的人緣很差。

還有一種是我經常用到的一種,冷靜地和孩子解釋清楚,並讓孩子做出決定,是否真的要買這個玩具。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暴躁的情緒會逐漸穩定下來,跟著你的話冷靜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如果孩子這時還是想買,那就買。

這樣得來的也總比通過情緒威脅得來的要好得多。

久而久之,在之後人際交往中,會孩子大多數時間是會保持冷靜的頭腦去處理問題,情商也會隨之發展。

不過我也是一位普通的媽媽,在兒子發脾氣時,以上的這幾種情況都出現過,最後找到一個適合孩子、有益於孩子成長的處理方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只有在不斷摸索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在促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才會提高。

所以出現前兩種情況的媽媽,只要及時做出改變,就還來得及。

當你的孩子發脾氣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八招助你應對「兩歲小惡魔」(Terrible Two)

【「常青藤爸爸」是耶魯大學畢業、在世界頂級投行工作多年的奶爸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獨立意識開始增加,開始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而不是完全執行父母的指令,所以常常...

愛發脾氣的孩子怎麼陪?

愛發脾氣的小孩通常是我們造出來的,陪TA就要先學會控制我們自己!有一天,我帶著可樂去公園,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口罩坐在蹺蹺板的一頭,另一頭的地上蹲著一個不滿三歲的孩子。寶寶站起身來一頭碰到翹起的蹺蹺...

處理孩子發脾氣哭鬧的基本步驟(父母必知)

博士媽媽說:最近不少麻麻在微信留言,問的是差不多相同的問題,說的是家裡的孩子動不動就會哭鬧耍脾氣,自己都快被逼瘋了。孩子在家裡跟媽媽說想吃糖,但媽媽拒絕了,因為孩子半小時前才吃了一顆,孩子不能吃...

你的三分脾氣,毀了孩子的七分人生!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總愛發脾氣,有時候發了脾氣,孩子還是不聽話,就激發出家長更大的脾氣....陷入惡性循環。本以為發發脾氣孩子就會乖一點聽話一點,可往往是家長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事與願...

孩子發脾氣,你是怎麼處理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就是一個孩子和他的家長一起去逛商場的時候,孩子看見一個他很感興趣的東西,比如什麼玩具飛機啊或者火車什麼之類的,就會要求自己的家長給他購買,有些孩子在父母拒絕...

孩子鬧脾氣時,父母能做的和別做的

很多媽媽說,我家寶貝脾氣可大了,帶他去哪個地方,如果不給他買什麼東西,不按照他的意思去辦什麼事情,那就哭得不行,我一點招數都沒有。正如下面的四格漫畫中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