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小盆友搞破壞後,這位媽媽的做法我給一百個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漫漫育兒路上,邊走邊學!堅持親子共度,提倡科學育兒!

暖心陪伴,走心分享~想了解更多請猛戳上方加關注啊親!!!


和多小寶去兒童樂園玩,他最近迷上了小廚房和小超市,特別喜歡在裡面賣菜做飯。

但多小寶總體來說還是良心賣家,一般他買菜的時候給我錢,賣菜的時候,也給我錢!(我這樣騙小孩兒是不是不太好?)

我和他一買一賣玩的不亦樂乎,今天的小超市窗口稍微高了些,是給大孩子玩的,多小寶在裡面賣菜,我在外面買菜。

我說老闆啊,西紅柿多少錢一個?多小寶一本正經的說,一塊!

請問老闆人在哪???看見茄子後面的小黑腦袋了嗎?那就是老闆!▼

我正想砍價,過來一個小男孩,不到三歲的樣子,走到窗口前,他突然發力,哐哐哐三下把窗口上我擺放整齊的蔬菜水果全給推到地上了。

速度之快,嘆為觀止!小男孩是站在外面往裡推的,那些水果蔬菜都是硬質塑料製品,雖然不沉,但是砸到還是會有些疼的。

我當時心裡一驚,很擔心多小寶,他站在窗口裡面。

我一邊制止小男孩不要再推水果了,一邊跑進去看多小寶有沒有受傷,幸好幸好,多小寶當時站在小超市的角落裡,沒有被砸到。

小男孩本來都停下手了,一看窗口上還有幾個水果,又哐哐哐全給推下來了。

我只好不停的說:小朋友不要推了,小弟弟在裡面,萬一砸到小弟弟就不好了啊。

可是沒啥用,小男孩把所有的水果蔬菜都推了下來,才滿意的走了。

整個過程,小男孩的奶奶都站在旁邊,沒說一句話,也沒有制止他!我有點不爽。

不過本著帶孩子出來玩,儘量不和人發生衝突的原則,也就算了。

保持平常心繼續和多小寶玩,安撫了一下他,幫他把地上的水果蔬菜撿起來重新擺回窗口上。

小男孩和他奶奶就在旁邊玩,離的很近。

一分鐘以後小男孩的媽媽過來了,她在不遠處可能看到了這邊發生的事。

她很溫柔但是語氣堅定的對小男孩說:XX,你剛才是不是做錯事了,你是不是把小弟弟的水果都弄到地上了,你要去和小弟弟道歉,必須去,現在就去!小男孩很不樂意,小嘴裡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在說什麼,孩子的奶奶打圓場說:算了算了,沒多大的事。

聽到這裡,我特別好奇小男孩媽媽會怎樣。

我豎起耳朵認真聽,小男孩的媽媽,特別特別堅定的對著奶奶,也同時對著小男孩說:不行,他做錯事了,錯了就是錯了,就要道歉。

我陪你去,你要和小弟弟說對不起!

小男孩磨嘰了一小會兒,可能看到媽媽很堅決,就和媽媽一起過來和多小寶道歉了。

他第一遍說對不起的時候還是有點不情願,聲音很小,說的不清楚。

他媽媽要求他又說了一遍,說的很清楚。

我讓多小寶說沒關係,並且和小哥哥握了握手。

OK,小朋友們重又鑽進了小廚房小超市,賣菜的賣菜,做飯的做飯。

這位媽媽的做法,我挺欣賞。

看這小男孩的年齡,應該也是Terrible Two呢,看見什麼就想隨手捏捏扔扔。

多小寶在家裡也會這樣,而且手速極快,令人髮指。

所以小男孩雖然給我們搗亂了,但是只要沒有傷到小朋友,我還是能理解他的行為的。

倒是他的媽媽,著實給我上了一課。

(兩三歲的孩子就這個討人厭的樣兒啊啊!!!)

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如果以後多小寶長大了,犯錯了,給別人帶來麻煩了,我能不能也做到溫柔且堅定的要求他道歉呢?我能不能頂住老人的打圓場?還是真的就算了算了呢?

看《媽媽是超人》的時候,讓我印象最深的孩子是梅婷的女兒快快,這個個性很強的小女孩除了對自己的弟弟「動手動腳」之外,對別的小朋友也似乎有著敵對心理。

當在超市里被別的小孩碰了下氣球的時候,她就本能地打了對方一下。

本來小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屬常態,但當快快的爸爸媽媽要求她道歉的時候,這個不到三歲的小姑娘從始至終都是拒絕的。

當她爸爸很嚴肅地跟她說:「你覺得你這樣做對嗎?」

她理直氣壯地回答:「對」。

爸爸又說:「爸爸一點都不喜歡你」,

小姑娘竟然很有邏輯口齒清晰地回答:「快快也不喜歡爸爸」。

直到最後,經過百般勸導,再次面對被打的小朋友時,快快還是死活都沒有說出「對不起」三個字。

在生活中,我也見過犯了錯的小朋友,梗著倔強的小腦袋,小臉憋得通紅就是不願意道歉的場景,而且家長越要求孩子道歉,孩子就偏不。

為什麼「對不起」三個字這麼難從孩子嘴裡說出來?

其實,小朋友不願意認錯,主要是出於三種心理。

一是自尊心作祟。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沒有自尊心,其實孩子從能和大人對話的時候起就已經建立了自尊心,個性強的孩子還會有些許的叛逆之心。

這個時候即使他們心裡知道自己不對,但自尊心的驅使,會讓孩子覺得道歉是件很沒面子的事情,尤其是在陌生人面前,「對不起」三個字更是如鯁在喉,很難說出口。

今天那個小男孩,在第二次說出「對不起」三個字後,立馬對他的媽媽說:他(多小寶)還不會說話呢!哈哈,看,小男孩多要面子,道歉了也要給自己找個台階下。

二是害怕心理。

孩子不願意認錯是因為他們害怕一旦承認錯誤,就變成大家眼裡的壞孩子,會因此受到父母的責備和訓斥,或者失寵。

出於這種害怕的心理,他們很難輕易地誠懇地認錯。

尤其是當父母因為他們所犯的錯誤表情嚴肅、或者堅持要他們說對不起的時候,孩子內心的恐懼會加劇,承認錯誤的勇氣就大打折扣。

三是僥倖心理。

面對父母的責問,尤其是那些有過犯錯經歷、因犯錯而被父母懲罰的孩子,他們會覺得拒不認錯可能逃過一劫,但承認錯誤就一定會被責罰。

這個時候,即使他們心裡知錯了,嘴上也是不可能承認的。

他們會嘗試說謊或者找替罪羊的方式替自己開脫。

我不太贊成快快的爸爸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說「爸爸一點都不喜歡你」之類的話,這只會把孩子激怒,讓孩子的逆反心膨脹,最終起到反效果。

好,你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你,反正我沒錯!很多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所以你看快快,她的反應正說明,大人千萬不要試圖去挑戰孩子的自尊心。

而今天我遇到的這位媽媽,她的態度和情緒一直是非常平和的,語氣雖然溫柔但始終堅定,給人毋庸置疑的感覺。

而且我相信,這位媽媽平時在家裡,也一貫是這樣的態度,給孩子傳遞出一種堅決並且明確的原則感。

所以後來小男孩的奶奶不再為小男孩開脫,小男孩也很配合的過來道歉。

父母和孩子是鏡子關係,互相映射。

你看到孩子身上的缺點,要先想想自己是否有這方面的不足。

我們希望孩子做錯了事能勇於承認錯誤,說句對不起,可是有多少大人在犯錯的時候,能真誠的說句對不起呢?!

今天這樣的小事,可能有些父母會說,他還是個孩子啊!!!哈哈哈。

對,他們都是孩子。

但可別忘了,大人也是從孩子長大的。

小的時候不能認錯的人,長大了就會自動變成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嗎?
別逗了,長大了也不會認錯的。

你的錯,他的錯,反正老子沒錯,老子天下第一!

身教勝於言傳。

做父母的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在生活中對於自己的錯誤行為要敢於在孩子面前承認,並勇敢承擔責任。

這樣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也會養成敢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品行。

但是要孩子承認錯誤的目的並不在於「責罰」,如果只是一味地責罰,不對孩子進行安撫,既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也會讓孩子更害怕承認錯誤,以後會更難說出「對不起」。

要讓孩子知道,知錯就改,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今天的小男孩在道歉後,拉著他媽媽的手歡蹦亂跳的離開了,沒有一點不高興,也沒有哭哭鬧鬧,這種和風細雨式的溫潤教育,真是既有效果,也有利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

最後推薦一套好習慣繪本,還是小熊寶寶,其中有本「對不起」。

小朋友打架了不要緊,最重要的是學會說:對不起!


我是多小寶麻麻,暖心陪伴,走心分享~

想了解更多?那就趕緊來關注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只需要這6個字

1前兩天在小區門口的超市買東西,遇見一對母子,孩子看起來5歲左右的樣子。那位媽媽在買東西的時候,小孩子跑來跑去,摸摸這個,摸摸那個,鬧著讓媽媽買。超市服務員時不時的望一眼孩子,笑著對他說:「小朋...

怎樣培養有教養的孩子?點開看看!

央視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鏡子》,裡面孩子的一句自白至今印象深刻:「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有個朋友家的小孩小宇很懂禮貌,每次去...

到底要不要逼孩子認錯?

父母要及時糾正寶寶,因為寶寶不知道哪樣做是正確的,哪樣做是錯誤的,正誤都需要父母指引,告訴寶寶他做的事情是不對的,要向人道歉,讓他自己承擔後果,這樣才能讓他記住,明白對與錯。寶寶不敢認錯,可能...

為什麼認錯快的孩子,總是屢教屢犯?

昨天接兒子放學,回到小區裡面,幾個同齡的小孩子在一起玩。我們大人則在一旁聊天。突然,涵涵大聲尖叫起來。我看見兒子在也在人群中,似乎在跟涵涵發生衝突。我慢慢走過去,涵涵的媽媽先一步過去了。才發現涵...

這些年,你有沒有逼孩子認錯?

1很多時候,孩子犯了錯誤,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他們都不肯承認。即便是「鐵證如山」,指著那被弄得亂七八糟的房間。你問孩子:「這是誰幹的?」你可以聽到這樣的答案:「這是爸爸乾的!」「是恐龍乾的!」甚

你讓孩子道個歉會死嗎?

- 01 -現在的父母會不會太過嬌慣自己的孩子了?最近在微博里看到一個實例,有一個媽媽帶孩子出去公園遊玩,孩子也在公園的遊樂場裡玩的很開心,於是媽媽就在附近的草地里坐著靜靜的看書。但是好景不長,...

誰的錯?丨聽跳跳講故事

小朋友們,聽跳跳講故事啦!今天的故事裡,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總是因為「是誰的錯」從早到晚吵鬧不休。一起玩耍的兄妹、好朋友不可避免地會一起闖禍,其實有的時候孩子們並不是故意的。可在事情發生之後,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