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十八)寶寶通過模仿他人,逐漸形成自我意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龍的模仿期來得比較早,他模仿大人做事,真是模仿的惟妙惟肖,給全家人帶來了很多歡聲笑語。


第一次發現小龍模仿家人的行為,是他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倒上水給他洗臉後,準備抱他上床睡覺。

可是,他指著他的洗臉盆又哭又鬧。

我放下他,他自己去拿起洗臉盆,用手在盆裡面假裝沾點水(其實盆子裡面也沒有水),然後就朝自己臉上抹,見到他這一行為,我忍俊不禁。

我正想說什麼,小龍端起小盆拿到我面前,一邊假裝沾水,一邊給我洗臉。

我再也忍不住了,抱起小龍,親著他說:「我的寶貝已經學會給媽媽洗臉了,真是媽媽的好寶寶。

說完之後,我又叫婆婆:「媽媽,快來,讓小龍幫你洗臉。

婆婆從衛生間出來,半信半疑。

只看到小龍一邊笑著,一邊慢慢走到婆婆面前,一手拿著盆,一手沾點水,朝著婆婆臉色抹,婆婆驚訝又激動,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過了幾天,小龍開始升級,我每天給他穿戴完畢,他自己進行三部曲:刷牙,洗臉,抹香香。

他站在鏡子前面,一隻手攤開,另一隻手在那隻手裡點一點,然後朝臉色抹一抹。

他一抹,還一邊對著鏡子咯咯地笑。

這時候,我意識到,小龍的模仿敏感期已經來臨。

我知道我這個當媽媽又要接受挑戰了,說話,做事都必須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有時候我主動給公公婆婆盛飯,有時候我主動端椅子給他們坐,沒想到的是,即便是那麼富有挑戰性的事情,小龍都學會了。

有一天,公公吃完飯,坐在椅子上,拿著碗歇著,我問:「爸爸,要不要再吃點。

公公說:「幫我再盛點。

」我正打算放下手中的碗,去盛飯,小龍卻蹬登登走到公公面前,雙手接過公公的碗,我一看,就問:「小龍,你是要幫爺爺盛飯,是嗎?」

小龍不吭聲,端著碗就朝著廚房走去,公公緊張地說:「快給你媽媽,別把碗打碎了。

我朝公公揮揮手,便亦步亦趨走在小龍後面,當他走到電飯煲前面時,停住了,我急忙走過去,結過他手中碗,盛上飯,再遞給他,他端著飯碗,成功遞給公公。

在遞給公公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他臉上露出了難以言表的喜悅之情。

過了一段時間,我下班回家,婆婆很激動地告訴我:「今天帶著小龍去玩,一直抱著他,我抱累了,就想找個小板凳坐下來,結果,小龍撅著屁股要下地,把別人家門口的小凳子搬了過來,拍拍凳子,讓我坐,你不知道,別的老太太都羨慕死了。

模仿這個詞,常常出現在兩歲左右的寶寶身上。

這個時候的寶寶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模仿爸爸媽媽,其他小朋友,身邊一切人的行為舉止。

很多父母往往不知道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做,總認為寶寶是在搗蛋,更沒有意識到「模仿」是寶寶0-3歲期間很重要的智力發展過程。

敏感模仿期是寶寶開始學習生活技能的時候,寶寶不僅能迅速有效學會一系列身體技能,還能通過模仿學習進行自我創造。

早在20世紀90年代,科學家梅爾特佐夫就對嬰兒的模仿行為進行了研究,他讓一個18個月大的嬰兒觀察一位成人的行為之後,再讓嬰兒來嘗試這種行為。

科學家先讓嬰兒觀察實驗人員將小啞鈴成功拉開的過程,接下來,科學家又遞給小嬰兒一個比較大的塑料小啞鈴,讓他試著拉開。

嬰兒按照示範者的方式,用兩隻手去抓小啞鈴,並做出向外用力的動作。

可是,小啞鈴對嬰兒確實太大了,他根本無法模仿示範者拉開啞鈴對動作。

這時候嬰兒做出了一個讓科學家驚訝的解決方法,他把啞鈴放在桌上,用兩隻手來拉另一端。

結果,嬰兒成功地拉開了小啞鈴。

由此可見,寶寶能夠通過模仿學習進行自我創造,模仿是寶寶進行學習活動最有用最有效的工具。

其實,模仿在寶寶新生期就開始了。

有研究表明,寶寶在出生後最初的4個小時後,就具有模仿能力了。

他們會模仿我們張開嘴,撅起嘴或是在嘴裡動舌頭等動作。

不過,我們一般能難察覺寶寶這種模仿行為。

慢慢地,他們會有選擇性地模仿家人的言行,甚至還會不厭其煩地重複多次。

《兒童發展與人格》作者凱根說:「對於兒童,模仿可以是一種獲得愉快,力量,財富或別的渴望目標的自我意識的嘗試。

」寶寶正是通過不斷模仿而開始逐漸形成自我意識。

模仿本身沒有對錯,媽媽首先要做的是應該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避免說髒話,說消極的話語,以避免寶寶學到一些不文明的言行。

其次,媽媽還要儘量放慢自己的動作,讓寶寶儘量地模仿,滿足寶寶模仿的需要,給他成長空間,幫助他平穩健康地度過這一時期。

前一篇: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十七)不,我不要,寶寶第一反抗期的到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讀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有這麼一段時間,孩子最喜歡模仿爸爸媽媽的語言,表情,行為等,然後喜歡模仿小朋友的一舉一動,而且會一遍一遍地,不壓其煩的重複多次。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已經進入了模仿敏感期。

孩子3歲了,家長如何抓住孩子的學習關鍵期呢

所謂學習的關鍵期,就是指最容易學會和掌握某種知識、技能、行為動作的時期。這個詞語是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勞倫茲在動物心理實驗研究中提出來的。它的出現告訴人們,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育,會讓孩子學得更快更容...

孩子聰不聰明一出生就知道!

寶寶的降臨給全家人帶來莫大的歡喜,這個神奇的新生命令新手爸爸媽媽們充滿好奇:他是個聰明的小傢伙嗎?他現在都會幹些什麼?怎樣做才能讓他更聰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