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連貼標籤是什麼都不知道,卻在無形之中做這件事傷害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經常在身邊聽見有些寶媽喜歡叫自己家孩子「調皮鬼」、「小人精」之類的稱呼,雖然家長在說孩子的時候,可能是無意或者習慣用這樣的方式去拉近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但其實這種做法往往不被專業育兒家認可。

家長其實不難發現,自己在家裡習慣怎樣去稱呼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逐漸朝向這個方向發展。

這個可以很好的用心理學上的名詞「標籤效應」來解釋。

小的時候,不記得是因為什麼事情了,有幾次我聽見我媽給別人說我不愛說話,之後我真的就變成我媽嘴裡那個不愛說話的孩子了。

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可能是因為在小時候本來自己嘴就比較笨,有時候想說話的時候卻總是能想起媽媽說我不愛說話,從那之後,應該就越來越沒有主動開口說話的意向了吧。

其實所謂的「標籤效應」就是指在生活中怎樣家長平時喜歡怎樣去評價孩子,孩子在之後的生活中自己的意識和行為就會慢慢的向這種評價方向去靠攏。

這和孩子的心理暗示以及心理自卑感都有一定的關係。

而且平時家長在形容孩子的時候,很少是在只有孩子和自己兩個人的時候才評價的,像一些對孩子不好的評價難以避免的會當著其他人的面說,而往往家長是怎樣說自己孩子的,別人也難免會這樣看待孩子。

這種行為也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生活中這種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很常見,比如家長總喜歡說孩子「你怎麼這麼慢」「你怎麼長的這麼胖」、「你怎麼學習這麼不專心」等等,可能只是平常生活中家長牢騷抱怨的一句平常的話,但在孩子身邊說的多了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所以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儘量不要給孩子貼這些負面標籤。

如果家長已經給孩子貼過負面標籤,並且能夠明顯感覺到孩子的變化的話,那就要在日後的生活中多誇獎和鼓勵孩子,逐漸改變孩子之前形成的對自己的不好的認知。

日常生活中孩子有做的不好的,家長可以換一種引導改正的方式,及時幫孩子改掉身上不正確或者不合適的行為就好了。

有時候語言過於極端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很嚴重的傷害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貼標籤」逆著玩,給孩子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貼標籤,不是一個新鮮詞了,在心理學上,有一種心理效應叫做「貼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一種特定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TA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

給孩子貼標籤容易,揭下來難

「我的孩子不聽話,不好管」「我家孩子太調皮,怎麼辦?」「我家孩子讀書不行,我覺得他注意力很差,只看電視不愛看書,咋辦?」「我家孩子是愛哭鬼!怎麼辦?」……

警惕「貼標籤效應」,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標籤效應」: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於貼上標籤後面引起的,故稱為「標籤效應」。 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