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這樣「批評」,比嘮叨99句大道理都管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是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幼兒園老師的困擾

玲玲是一位幼兒園老師,靜靜是一位6歲孩子的媽媽,我們在一起時很自然地聊起了親子教育的話題。

玲玲首先給我們講述了她上課時的一幕:

上課時,有位小朋友童童一直在用鉛筆盒敲打桌子,干擾到其他小朋友學習。


我就問孩子們:「你們是不是覺得吵?」


一位小朋友說:「是,下午的餅乾不能讓童童吃了!」,其他很多孩子也跟著這麼說。


這時,另外一位小朋友說:「憑什麼不給他餅乾吃?餅乾就是他的,他應該吃餅乾!」


我告訴孩子們:「做錯事情、違反規則會受到懲罰。

如果長大了觸犯了法律,也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孩子們聽了之後都沒有再說什麼。


在那之後,童童沒有再敲打桌子,我也並沒有懲罰任何孩子。

但我並不十分確定,他們是否領會了我的意思。

「罰站區」只罰孩子?

聽了這個故事後,靜靜告訴我們說,她家孩子的幼兒園裡有一個罰站區,如果有孩子因為犯了錯誤被老師罰站,都會自覺地在罰站區罰站5分鐘。

她和老公覺得這個方法很好,也在家裡設了一個罰站區,當兒子犯錯誤時也讓他去罰站。

「我想了解一下,這個罰站區是只針對孩子的,還是一家三口都有可能會罰站?」我問道。

「目前為止都是罰孩子,有幾次他覺得是我們犯了錯誤讓我們去罰站,但是我們沒有這麼做。

」靜靜回答說。

聽到這裡,我有些擔心孩子會質疑我們處理事情的公平性,並且會誤解我們設立罰站區的目的。

作為家長和老師,我們是想教會孩子要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但在孩子看來,那不過是父母和老師懲罰他的手段而已。

相信這也是目前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

「贏得」還是「贏了」?

玲玲和靜靜面對孩子犯錯時的舉措讓我想起了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一書,書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個觀點是:我們是要「贏得孩子」還是「贏了孩子」?

不得不說,很多父母做的事情至少看起來都是為了「贏了孩子」。

比如,他們會在孩子做作業時坐在後面一直看著,會讓孩子按照他們的要求和節奏做事,會通過嚇唬、懲罰等手段迫使孩子「屈服」於自己的命令……

問題在於:你要贏,孩子就會輸;你習慣做一個贏家,孩子就習慣做一個輸家。

我們又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習慣於把自己當成一個loser呢?

簡•尼爾森倡導的「贏得孩子」,就是要讓孩子知道他跟父母之間是愛的關係,有任何事都可以向父母提問或求助,並且尊重父母的意見。

想要「贏得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同理心傾聽

比如,孩子在屋裡玩球,不小心打碎了一個媽媽很喜歡的杯子。

此時,孩子自己也知道闖禍了,心裡很害怕,嚇得發抖,隨時要哭出來的樣子。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如何處理呢?

一. 平靜地告訴孩子犯了這個錯誤的自然後果和家長此時的真實感受。

「媽媽確實挺難過的,因為我很喜歡這個杯子。

」向孩子表明杯子打碎了,家長心裡很難過、很遺憾,讓他知道這個事是有一個後果的。

同時,如果我們為孩子沒有被傷到而慶幸的話,也向他表達出來。

「不過,沒有傷到人是最重要的。

我幫你把這些碎玻璃都收拾好,別扎到你,你要小心。

因為是碎玻璃,孩子參與收拾可能會發生意外,如果是其他一些可以讓孩子安全參與進來的事情,儘量選擇讓孩子參與進來,共同承擔自然後果。

二. 表示出對他此刻感受的理解,可以告訴他父母小時候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和感受。

「媽媽小時候也打碎過東西,打碎東西以後覺得特別害怕。

讓孩子了解,他此刻這種害怕的感受不是只有他自己,而是每個人在經歷這種事情時都會出現的感受,那麼他就不會認為這種感受是不對的、不好的。

三. 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以及從中學到了什麼。

媽媽:「我們從這件事中學會什麼呢?」

孩子:「學會了以後要小心一點。

媽媽:「怎麼小心一點呢?」

孩子:「我們可以不在這玩了,可以去沒有杯子的地方玩。

媽媽:「好,還有什麼辦法嗎?」

孩子:「我們不要在屋子裡玩球,可以去外面玩。

智慧的家長,會把孩子的每一次犯錯,都變成一個讓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對於孩子而言,因為犯錯後在溝通過程中被家長深深的同理,心理上會有很強的安全感,而這份心理安全感正是我們作為家長需要小心呵護的。

如何避免為了懲罰而懲罰?

《正面管教》中倡導的「同理心傾聽」的方法可能對一些父母而言還需要一段學習的過程,而且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面對的情況萬千不一。

做家長的也經常因為工作生活壓力大而無法耐心管教孩子,所以依然免不了採取一些「懲罰」的手段。

那麼,如何既能發揮教育、警醒的作用,又不至於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呢?

●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進行這些「錯誤」行為的原因。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很多時候他們做一些不守規矩的事情只是出於「好玩」。

如果我們能同理到孩子,告訴他們換個時間、換個場景這麼做是可以被允許的,那麼孩子也將很樂於去改正(就像上面打碎杯子的例子)。

● 其次,讓孩子懂得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犯了錯誤後,告訴他們需要承擔哪些自然後果,避免為了懲罰而懲罰。

比如,如果孩子隨便扔東西弄髒了樓下鄰居家的環境,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鄰居家道歉並把衛生打掃乾淨,而不是在家裡把孩子罵一通,家長自己去鄰居家賠禮道歉。

● 再有,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對家長的處罰表示「不服氣」,原因就在於我們對孩子和對自己用了不同的「尺子」。

上面靜靜家「罰站區」的事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孩子有機會看到父母也在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那麼再進行處罰教育時也會更心甘情願地接受。

● 最後,避免在公共場合責罰孩子。

如果孩子真的有錯,完全可以回家再行教育。

在公共場合毫不考慮別人的眼光對孩子進行打罵,會讓孩子感覺父母不尊重自己,容易導致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心理安全感受挫,在人群中怯懦。

如果以上計策在你的怒火實在壓不住而失效的時候,記得一點:

深呼吸,然後去擁抱你的孩子,等待彼此冷靜,互相去傾聽。

對,是傾聽,不是講道理。

互動

孩子犯錯時,你是怎樣做的?

歡迎在留言區大膽表達~

養娃攻略

作者簡介:張露,坐標天津,自由撰稿人,同理心教練,擅長通過同理心傾聽幫助不同人生階段人群實現家庭關係、職場發展、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等方面的深度傾聽和療愈。

徵稿啟事

優媽徵集原創稿件啦!選題涉及親子關係類、家庭婚姻、女性情感、社會熱點等領域,請添加媽媽網稿姐(mmwgaojie)為好友,將稿件以word文檔發送,一經採納,必奉上優厚稿酬!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能打不能罵?美國家長用這種方式懲罰熊孩子

在美國,對於孩子有嚴重的打罵都是違法的行為,如果你在盛怒之下甩了孩子一巴掌,或是打了一頓他的屁股,可能第二天就有官方人員來將孩子帶走,送到收養機構,而你也會因為虐童罪而入獄。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

孩子犯的這類「錯」,爸媽不要多管!

孩子犯錯有很多種,但家長沒有必要全部計較,在一次家庭教育講座上,我問台下的家長:「小孩子犯錯後,你會怎麼做?」家長的答案五花八門:提醒,糾正,批評,教訓,講道理,吼叫,發脾氣,打罵,懲罰……下面...

誰想到過這方式懲罰孩子?父母快收藏!

近期,也有很多家長在後台留言,面對犯錯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克制自己頻繁發火的情緒。孩子在3-6歲時,最淘氣,又不聽話,氣得父母打不得罵不得,但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錯了,父母責罰是合理的...

只會懲罰孩子,是最不稱職的父母

朋友家的孩子以前經常來我家玩,這一段時間,卻一直沒有見到。後來才得知,因為數學成績不合格,被家長禁足了。放學回家,不讓出去玩了,被看守著寫作業。懲罰孩子這種事兒,屢見不鮮。這種禁足懲罰,可以說是...

孩子可以懲罰嗎?

那天,帶孩子去看農家樂的三生三世的桃花園,中午和一群人吃飯,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你太寵孩子,該打的時候就要打!」「現在孩子確實規矩少了!」「樹立威嚴很重要的!」棍棒底下出孝子,懲罰真的需要嗎?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