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慣,有錯要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注「精選好貨分享」每天分享各種知識

孩子做錯了事情,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就要有懲罰,讓孩子記住這個錯誤,這樣下次才能避免再犯。

然而懲罰也有很多種方式方法,但如果拿捏不好分寸就會適得其反,那麼,孩子做錯了事怎麼罰呢?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相關欄目!

1.有錯就要罰

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走路不小心被東西給絆了一跤,很多父母連忙上去攙扶孩子,邊攙扶還邊罵那個將孩子絆倒的東西,搞的好像孩子跌倒全然都是那個東西的錯。

不得不說,現在溺愛孩子的父母是越來越多了,打不得罵不得,不僅做錯事情不能責怪,還要反過來幫著孩子去責備和懲罰他人,真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了怕化了。

這其實也是中國家庭式教育的一種悲哀,但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孩子跌倒了,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的是,是他自己不小心,走路太快才導致他跌倒的,這樣孩子以後走路自然就會小心,也就不會出現跌倒的情況了。

2.懲罰要適度

家長們要意識到懲罰孩子是為了讓他避免犯錯,從而變得更好,而不是純粹為了懲罰。

該怎麼懲罰還得看孩子犯錯的嚴重程度,懲罰的過輕或者過重都會給孩子帶來壞的影響,過輕達不到懲罰的目的,過重則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容易使孩子走極端。

所以,懲罰孩子既不能輕描淡寫也不能小題大做,父母要本著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來懲罰孩子。

3.給懲罰立規則

犯什麼錯受什麼懲罰,只有給懲罰立了規則,孩子才能知道如果犯錯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從而也就避免犯這樣的錯。

規則一旦制定了,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孩子就會注意不犯這樣的錯誤,因為孩子明白做錯事情是需要付出相應代價的。

此外,家長應注意,規則一旦建立,無論孩子犯了多少次同樣的錯誤都應該按照規則來,這樣父母才能在孩子的心中樹立威信。

雖然現在都在倡導孩子和父母最好以像朋友這樣的平等的關係相處,但父母始終有著教育子女的責任和義務,該懲罰孩子還是要懲罰,該誇獎孩子還是要誇獎。

注意即使是懲罰也要用正確的懲罰方式,讓孩子在接受到懲罰的同時,也能避免下次再犯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要拿昨天的錯誤懲罰今天的孩子

大家肯定經歷過一些場景:1、爸爸:知不知道哪裡錯了?我:不知道啊。爸爸:竟然還沒認識到錯誤,啪啪啪。2、爸爸:知不知道哪裡錯了?我:知道了。爸爸:知道了你還犯錯。啪啪啪。3、爸爸:知不知道哪裡錯...

孩子有時撒謊是因為父母的態度

2到3歲的孩子,基本有了初始的是非判斷能力。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會本能的感到害怕,他們怕家長不高興和隨之而來的懲罰。為了避免懲罰,偶而會捏造謊言來掩飾錯誤。

父母「懲罰」孩子的五大訣竅

導讀:做父母,是一個欣喜與抓狂交織的過程。把孩子從一個懵懂無知的新生命,漸漸教育成知書達理,知情識趣的社會棟樑,是每一個父母最大的心愿。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在錯誤中吸取經驗教訓的過程。錯 了就...

外國父母懲罰孩子的辦法,家長趕緊學起來

一些「熊孩子」總是有很多不好的行為,家長也總是用各種方法來教育懲罰自己的孩子。但有的時候效果並不好,甚至會產生反效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些外國父母懲罰孩子的辦法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家長更好地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