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孩子氣得情緒失控?但90%的媽媽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胡新

媽媽留言諮詢:

每次孩子不聽話,無論怎麼哄都不管用時,我就忍不住對他發火了,但事後又特別後悔。

教育孩子,我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心理學專家答疑:

父母們一直都在關心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如何解決孩子愛發脾氣的問題,但育兒先育己,要想孩子情緒穩定,媽媽先要做到心平氣和。

與其聲嘶力竭,抑或欲言又止,不如先搞清楚咱們為什麼會動肝火,再來尋找跟孩子好好說話的方式。

我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孩子發火,有大是大非也有雞毛蒜皮,但這些都是表象。

而從實質來說,發火無外乎只有兩種原因——不當言行類和憤怒轉移類。

「不當言行」是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不恰當的行為或不良生活習慣,比如:不按時寫作業、晚上不睡早晨賴床、吃飯慢吞吞、不懂禮貌等,讓家長分分鐘煩躁感爆棚,對孩子劈頭蓋臉一頓呵斥。

但家長只是單方面地宣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或不滿,並沒有讓孩子真正意識到有什麼不對,於是當孩子再次出現類似的問題時,父母往往更加急躁甚至惱怒,但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

周而復始,就形成了一種「套路」——家長越發火,孩子越逆反。

而至於「憤怒轉移」則比較不容易被察覺,更有賴於父母自行反思。

比如父母迫於生計,在外壓力大,內心壓抑著許多負能量無處宣洩,回家後又看到孩子表現稍有不滿,就是一通訓斥,直到孩子停止眼前的行為。

心理學上管這種現象叫「踢貓效應」——孩子的行為本身與這種強度的斥責並不匹配,它只是外在憤怒的轉移。

這兩種情況又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體現在孩子的性格方面,面對「定時炸彈」般的父母,孩子往往很難在家庭的氛圍中踏實、平靜、自在地生活,久而久之便會喪失安全感,缺乏自信,甚至變得孤僻。

還有的孩子在面對父母經常性的發脾氣和斥責之後,為了逃避這種恐懼,性格中會逐漸發展出討好的成分。

而隨著順從與迎合的部分越來越多,孩子自己的真實感受越來越模糊,變得缺乏主見,沒有原則,怯懦、膽小。

此外,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有可能朝著另一個方向發展——變得像自己的父母一樣脾氣火爆,急躁、衝動。

這種現象看似不可思議,但在心理學上卻有相應的解釋:孩子在與父母長期的互動過程中,逐漸「認同」了父母的表達方式,儘管在意識層面知道自己不斷在忍受來自父母負面情緒的攻擊,但在潛意識層面卻認為,唯有讓自己也成為父母那樣的人才能擺脫現在的處境。

既然父母的脾氣和情緒表達方式對孩子可能造成這麼深遠的影響,那麼父母應該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又該如何修復因為自己不小心發脾氣而給孩子可能帶來的傷害呢?

你需要面對自己當下正在生氣的事實。

這好過有些家長,自己已經生氣了,說話態度已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但仍不承認或試圖將其合理化。

其實這時最好的做法是承認並接受自己生氣的事實,因為只有這樣才可能面對導致生氣的原因。

切記不要在氣頭上懲罰孩子或發號施令。

在接納自身處於生氣狀態之後,進一步明確地告訴孩子到底是ta的什麼行為、哪件事情激怒了你。

這樣做一方面能準確地讓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父母不能接受的,幫助孩子反省;另一方面也提醒家長自己就事論事,既不要翻舊帳,也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否則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或是讓孩子陷入自我否定。

通過和孩子的情感溝通與澄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你的怒火。

這時候不妨「趁熱打鐵」,與孩子進一步討論當前令你生氣的事情,並達成一個約定,避免重蹈覆轍。

如果你覺得自己先前的憤怒言辭可能傷害到了孩子的話,可以就說話方式本身而非你堅持的原則向孩子道歉。

一個無法通過和父母建立聯結來獲得愛和關懷的孩子,日後容易在建立親密關係過程中出現困難。

身為父母,適度讓孩子感受我們的喜怒哀樂未必是件壞事,即使有時忍不住對孩子發了脾氣也不必過於自責。

但是對於整個家庭氛圍的營造而言,父母一定要學會應對自身的負面情緒,才能夠為孩子做出表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