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張圖告訴你:孩子是怎麼模仿父母的壞毛病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在孩子接觸社會之前,您的行為和觀念,都會給孩子一種指導作用。

而您,有真的做好模範角色嗎?今天妞爸和父母們分享一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常言道,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言一行被孩子看在眼裡,學在心裡。

看完這8張圖我真心後悔了:

一、暴力

曾有一個小男孩,目睹了父母之間經常打架的暴力行為,他生氣時在幼兒園經常打其他小朋友,在家裡會悄悄地毆打玩具布偶,長大後每當跟妻子鬧矛盾,都是拳腳相向。

每次旁人勸阻,他毆打妻子後也總是後悔,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拳頭。

爸媽的暴力已經深入他的思想,這種陰影會影響整個人生。

二、髒話

2歲多的萌萌剛掌握了一些語言,但是家人發現孩子整天髒話連篇。

媽媽一觀察看出端倪,原來孩子爸爸每天也是說髒話,孩子在一旁學著還以為好玩,尤其是看到旁人因為聽到她的髒話生氣或大笑都非常興奮,她也就越發喜歡說髒話了。

三、丟垃圾

7歲的強強對亂丟垃圾不以為然,老師屢教不改。

因為無論是逛街還是逛公園,父母都無意識地亂丟在地。

一次看到街上一個小女孩在幫清潔工的媽媽掃街,烈日下小女孩大汗淋漓,年紀跟自己相仿,由於自己一不留神的丟垃圾讓小女孩大哭不止,強強才知道自己的行為的錯誤。

四、生氣

6歲多的娜娜,從出生起就經常目睹父母相互生氣的情形。

慢慢地在她腦袋裡形成觀念,表達情緒就該生氣別人才會重視。

所以無論是要吃零食、還是要買玩具,都是以生氣的形式表達。

大人還以為孩子無理取鬧,總是責罵孩子,但他們自己忘記了,孩子是自己的影子呀。

五、破壞公物、不遵守公共秩序

5歲的翔翔被媽媽帶到醫院看病,隊伍很長,可是孩子一定要插到最前面,否則就會大哭。

因為他已經習慣了去麥當勞吃東西要插隊、溜滑梯要插隊、超市購物要插隊,因為父母的行為他看在了心裡,他覺得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壞毛病孩子會學到足,當你看到孩子身上壞毛病時,一定要先自檢。

所以,為了孩子的正確言行的建立和好性格,請改正自己的壞毛病,以正確得體的言行和品德展現在孩子面前吧。

看看!父母幫助別人撿東西,孩子也學會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麼好的微信文章,原來都是來自《理想父母》。

手指按住下面的二維碼三秒鐘,點擊「識別二維碼」,就可以關注《理想父母》

簡介:這是一個公益性質的親子訂閱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推送各種育兒常識,涵蓋親子教育、心理成長、學習方法、教育理念、婚姻家庭教育等方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3歲以前,父母不做旁觀者

孩子們之間難免會有小摩擦:欺負人了,被欺負了,發怒了,傷心了……當這一切發生以後,我們會怎樣緩和孩子們的情緒,幫助他們友好相處?帶孩子去兒童遊戲場所玩的時候,我們常常能夠觀察到各色各樣的孩子以及...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怪癖」

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某些「怪異」的行為,令大人不可思議、一籌莫展,比如酷愛廢棄物、垃圾,有異食癖等等。父母雖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止,但對改變孩子的怪毛病卻收效甚微。孩子到底怎麼了?他們為什麼...

警惕!你的這些行為正在塑造「熊孩子」!

【親子溝通如何說專家微評】家有「熊孩子」,父母們時常力不從心。再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常常感到不公:「我怎麼生了這麼個孩子?」「熊」是與生俱來的嗎,非也,它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點點塑造而成,而根子通常...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麼辦可好?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編者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聽話的「天使」寶寶變得暴力起來——一言不合就打起人來,這可怎麼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往期的「小問題大麻煩」曾和爸爸媽媽們聊過,如...

父母的氣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格局

(一)7月2日,江蘇某遊樂場兩名女童,因爭搶玩具而互相推拉,引發雙方家長大打出手。其中一名女童的母親被對方男家長抱摔在地。遊樂場的監控視頻里顯示,這名男家長雙手將女家長橫向抱離地面,然後就像相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