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感,正毀在你的這些話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程博士育兒

「孩子為什麼會說怕我不要他了?」

「孩子哪也不敢去怎麼辦?」

「孩子怎麼總喜歡討好別人呢?」

……

後台這樣的問題很多,看起來問題各異,其實都是孩子的安全感問題。

(一)

「你不好好學習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不快點起床我不要你了」……

這樣的話耳熟嗎?

在孩子發脾氣時、在孩子貪玩時、在孩子沒按照我們的要求做時,一句不喜歡、不要你了脫口而出。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孩子並沒有因為你的這句話把壞習慣改正,相反他們會變本加厲,用各種行為挑戰你的耐心。

別怪孩子,是你的那些話讓孩子陷入了「爸爸媽媽不愛我」的恐慌中。

為了證明自己被愛著,他們故意做家長不允許的事,爭取得到家長的關注。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沒安全感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樣的孩子表面調皮搗蛋,內心敏感脆弱,很容易養成自卑、怯懦又逆反的性格。

這種現象家長完全可以避免,少些威脅性的話語,孩子犯錯時可以批評可以小懲罰,但批評、懲罰過後還是要說「媽媽愛你」,讓孩子不患得患失。

(二)

「別去那兒,小心摔了」、

「別碰那個,髒」……

這些話一定也不陌生吧?

我接觸過一個媽媽,從孩子出生她就辭職在家,一直照顧他,無微不至,甚至寸步不離。

孩子現在快3歲,想送幼兒園了,她也想出去工作了,這時發現離不開了。

媽媽去個廁所,孩子都哭著找媽媽。

這位媽媽就諮詢我「怎麼讓孩子能離開我?為什麼孩子離開我哪兒都不肯去?」

這也是很典型的一種情況,就是親子依戀關係出現了問題,孩子過度依戀媽媽,沒有媽媽在就沒有安全感,沒有獨自存在的勇氣。

這樣的孩子在入園適應、獨立解決問題方面都會很困難。

在之前的推送中,我不止一次強調「從孩子會走路的時候開始就要鍛鍊孩子獨立」,獨立和安全感分不開,一個沒安全感的孩子沒法獨立,要獨立就要培養孩子對外界和對自己的信任。

一歲以內,可以無微不至的關懷。

一歲以後就要適當和孩子拉開距離,讓孩子有獨自嘗試和探索的機會。

這時候爸爸媽媽就默默地用行動保護著孩子的安全就可以了,不要用各種制止的話阻礙孩子的探索。

(三)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

「沒有你,我就不在這個家裡待了」……

看起來這些話有些極端,卻並不罕見。

都說「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爸爸愛媽媽」,這是因為父母的關係影響著孩子的性格養成、對待人際關係的看法和處理方式。

有的媽媽對爸爸不滿,常常覺得委屈,就對著孩子碎碎念著爸爸的不好,把自己的不滿都說成是因為孩子才忍受著這些委屈。

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造成孩子的自責,他們可能會表現得很懂事,小小年紀就會察言觀色。

發現媽媽生氣了,馬上道歉,哪怕媽媽不是生他的氣;媽媽表情變嚴肅,孩子瞬間安靜下來,即便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孩子的這些表現看起來懂事,可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不安。

在這樣氛圍中長大的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以迎合別人為主,會很難找到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要給孩子安全感,就不要讓家裡充斥著爭吵和抱怨。

家庭成員之間有分歧在所難免,但是最好在沒當著孩子面時就協商出一致的結果,孩子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不強時,很容易因為大聲的爭吵產生恐懼和不安。

而媽媽對爸爸的抱怨也會傳遞給孩子不穩定的訊息,甚至可能會讓孩子對爸爸、對男性都產生排斥心理。

孩子是家庭的產物,什麼樣的性格、品質、愛好和家庭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為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把這些話緊緊關在嘴裡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看完《我的前半生》,我最心疼這個孩子

凱叔說在後台收到過這樣一條留言:「我好苦惱,無論是日常交際還是在工作中,我總不肯拒絕別人。寧願委屈自己,也要避免衝突,不然怕關係不保。畢竟有很多人都說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同樣發生...

孩子3歲之前千萬別做這5件事,否則後悔一輩子

老人們常說一句話:「3歲看到老」,是說看一個孩子3歲時的樣子就可以看出他今後的樣子來。其實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已經基本發育完善,思維意識開始形成,這個時期所形成的天資和素質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全職媽媽 vs 全托幼兒園

沒打算生孩子時,總有人慫恿我們:「你們倆還不快點兒生?你們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聰明!」懷孕期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很堅決地預測:「你們的孩子肯定又漂亮又聰明!」Sam出生後,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