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男孩難管,是你的教育方式不正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常常為教育孩子感到頭疼,相比女孩,男孩往往更加頑皮淘氣、好動莽撞、麻煩不斷。

古希臘偉大哲學家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這樣寫道:「在所有的動物中,男孩是最難駕馭的。

男孩的心理成熟要晚於女孩,這個共識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同,在注意力、學習認知方面的能力發展,也普遍晚於女孩。

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這4點需要父母多加注意:



幼年安全感的建立


受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我們對男孩總是帶著一些期待,比如希望他們能夠勇敢一點、獨立一點、自信一點。

所以當男孩面對恐懼表現出害怕時,父母會說:「一個男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當男孩面對挑戰想要退縮時,會說:「男孩子要勇敢」,甚至勉強孩子去做。

尤其是當男孩哭的時候,總是會引起家長的不滿,「男孩子,流血不流淚!」

其實這樣的觀念有失偏頗。

男孩和女孩一樣,都是有全面情感的,他也會害怕、傷心、委屈等等。




尤其是0-6歲這一階段,男孩與女孩沒有根本上的區別。

在這段時間,儘管父親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孩子依賴的主要是媽媽,因為他需要非常多溫柔、親密的愛,從而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研究表明,幼年時與父母為伴,並且受到足夠關注和愛護的男孩獲得安全感更強,成人以後心理也更健康;他在幼年時體驗到的感情也會幫助他更平穩地度過容易衝動的青春期。

因此,父母應當認識並接納男孩的各種情緒和情感,允許他們表達,多和孩子溝通,盡力體會他的感受。

不要總是板著臉教育男孩不要哭、或是想教他堅強勇敢而把他推開;當男孩受傷時,不要吝嗇你的安慰和擁抱。

這一階段,父母請多花點時間,給孩子親密的陪伴和溫柔的呵護,幫助他建立充分的安全感。



情緒管理


脾氣火爆、容易衝動是男孩的天性之一。

很多男孩在與夥伴的交往中喜歡打鬧、推搡、碰觸,或是在情緒激動時不顧場合大喊大叫、跳上跳下、隨意搞破壞。

見過很多家長,在孩子間產生矛盾時,不顧事情的原委,對自家孩子訓斥一通,或是和對方家長大吵大鬧。

結果,家長的情緒失控,不僅不能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反而給孩子做了一次失敗的示範。

養育男孩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幫他們來學會認知和控制情緒

比如孩子因玩具被搶生氣,動手打了小朋友,家長要做的首先應該是看清事情的本質,接納孩子的情緒,不隨意斥責他;

其次,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感覺很氣憤是不是?」

接著,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我能理解你很生氣,但是打人是不對的,你可以嚴肅的告訴那個小朋友,『這是我的玩具,你讓我很生氣,還給我』,或者去尋求大人的幫助。

再比如孩子在電影院看電影情緒很激動,大呼小叫時,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感覺很興奮,但是這裡是公共場合,聲音太大會打擾到別人,非常不禮貌。

在父母的接納和引導中,孩子會逐漸學會控制情緒,規範自己的言行,做事有分寸感。



允許犯錯,鼓勵嘗試


很多家長對男孩的莽撞膽戰心驚,怕孩子犯錯,或是遭遇危險,常常表現的十分謹慎、保護過度。

「那裡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別跑那麼快,一會兒要摔了。

教育家理察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

男孩具有冒險精神,總喜歡嘗試和挑戰,這是他們認識、感知、探索這個世界的原動力,對他的成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作為,父母首先應該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是天性使然,不要過於嚴厲、干涉他的行動,打壓了孩子那份勇敢和無畏。

應該盡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他的嘗試和探索行為。

就像《小豬佩奇》里,佩奇和弟弟喬治在水坑裡蹦蹦跳跳,濺了一身泥,這時候豬爸爸並沒有責怪姐弟倆的行為,而是給他們找來了長筒靴,一下子解決了問題。

最終,他們開心地在水坑跳躍玩耍,也不怕弄髒衣服了。

豬爸爸對孩子的探索行為予以肯定和鼓勵,充滿耐心與智慧的教育方式值得家有男孩的父母學習。



父親的言傳身教


很多家有男孩的朋友都曾跟我反映,孩子到了6歲左右,更喜歡和爸爸一起玩。

「我喜歡爸爸把我舉過頭頂,我一點也不害怕!」

「我覺得爸爸很厲害,是一個大英雄!」

的確,養男孩,爸爸更有優勢。

這種優勢是一種來自性別的認同。

當男孩逐漸成長,尤其是6-14歲這個階段,應該逐漸完成與母親的親密分離,學著獨立,接受更廣闊的世界,開始接納爸爸和其他人。

此時,父親的作用和影響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每個男孩成長過程中,總會不自覺地把父親當做自己的榜樣,孩子會在和父親的相處中,建立性別認同感,學會男性的待人處事方式,也會在父親與母親的互動中,學習男女間的相處模式。

父親教育孩子時的嚴格和大氣,會賦予男孩無與倫比的堅強與勇氣。

作為爸爸,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玩遊戲、運動、讀書、聊聊心事,等等。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掌握行為的「度」,因為規則教育由爸爸來做效果會更好;

更重要的是,爸爸也要時刻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家有男孩,請將這4點牢記心中。

小時候給他多一點耐心的引導,多一點成長的空間,長大了,他會還你一個自信樂觀、品格出色、勇敢無懼的少年模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尷尬父母:我該如何對我的寶寶進行性教育?

爸爸媽媽們是如何向孩子們科普性教育的呢?在育兒領域里,性教育的確是父母最輕視也最忽視的。小懶先給爸爸媽媽們科普一下孩子們的發展狀況:1-2歲,表現在對玩具和遊戲活動的偏好和喜歡與同性別夥伴玩。

成長,父母不缺席

【背景】「媽媽生婆婆養,爸爸天天在上網;姥爺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觀賞。」 聽到社會上流傳的段子,聯想到自身的情況和看到自己身邊的人養育孩子的艱辛,特別是上班族,下班了,離開工作的環境依然不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