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飯難」父母這麼破?沒有iPad真的就不能好好吃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有媽媽向我抱怨,她遭遇了寶貝「吃飯難」的問題,令她頭疼不已。

開始時,大人哄餵還能老實吃一會兒,現在必須要有iPad作伴,邊看邊吃,關掉就吵個不停,為了讓孩子順利把飯吃完,只好不斷妥協,於是iPad成了飯桌必備。

曾經的她非常看不慣身邊的父母在餐桌上用iPad管孩子,可如今,她感嘆自己也成了這樣的父母。

那如何破解「吃飯難」?怎樣讓孩子沒有iPad也能好好吃飯呢?

  • 中斷「吃飯」與「iPad」間的條件反射。

    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巴普洛夫經典的條件反射實驗「分泌唾液的狗」,每當吃飯時,鈴聲一響,就給狗餵食,狗開始分泌唾液。

    同樣,不少父母也在做著同樣的實驗,一到吃飯,拿出iPad,給寶寶餵飯,孩子安靜進食。

    久而久之,孩子就把吃飯和iPad在腦海里建立起了關聯,認為兩者是有相關性,一旦建立起了條件反射,再想改就很難。

    其實孩子是一張白紙,想根本解決「吃飯難」,就要從根源入手,
    切斷「吃飯」與「iPad」間建立起的聯繫,因為很多壞習慣都是父母在不經意間「幫助」孩子養成的。

  • 收回孩子的「飯桌注意力」。

    iPad的出現是現代科技的饋贈,但不當使用,會使iPad成為孩子成長的障礙。

    研究表明,iPad明亮的色彩畫面和視覺刺激,對孩子大腦早期發展不利,過度接觸和刺激不僅會引發孩子視神經疲勞,誘發近視,更會使寶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衝動不能自律。

    因此,飯桌上用iPad管孩子,只能偶爾為之,不然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吃飯思想不集中,也會間接影響孩子的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利健康。

    因此,
    父母必須收回孩子的注意力,方法有很多,比如準備一套喜歡的寶寶餐具,給寶寶設立專屬的吃飯桌椅,同時撤掉飯桌邊的所有玩具,讓他們排除干擾,注意力回歸吃飯。

  • 養好習慣,自己動手愛上吃飯。

    培養寶寶良好的吃飯習慣一定要從小做起,若已經養成了不好習慣,就要耐心教導,對照改正。

    一是鼓勵自己動手,控制餵食。

    大人餵食實質是剝奪了孩子動手動腦的機會,不能練習手眼配合,不能鍛鍊手指小肌肉的控制,不能動腦指揮吃飯,只需簡單張口就有現成食物。

    腦袋空空手空空自然就被iPad占領。

    因此,請父母務必關掉iPad,給孩子一套碗勺,讓他們自己動手,大人再一旁適時餵幾口即可,不要害怕寶寶弄髒衣服地板,學吃飯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髒了擦乾淨就行。

    二是吃飯定時定點,控制零食。

    當寶寶可以同大人一起吃飯時,吃飯時間要相對固定,一日三餐,定時定點,有利於養成他的好習慣。

    此外,一天中除了必要的水果和奶粉外,儘量少給孩子吃零食,不僅沒有營養,也會影響食慾。

    三是不要追著餵食,堅持底線。

    身邊很多家長都有追著屁股後面餵飯的習慣,主要是怕他們吃不飽吃不好,其實孩子很聰明,知道大人會隨時滿足他們吃飯的需求就不老實吃飯了,邊吃邊玩,邊看邊吃。

    事實上,父母應該掌握飯桌的主動權。

    首先要明白孩子不會把自己餓壞,如果餓了自然會哭鬧要吃,其次不要縱容他們的壞習慣,將吃飯的主動權收回父母的手中,必要時,餓上一頓,讓他們明白吃飯時間才有東西吃,自然會老實坐著,好好吃飯了。

每日三餐,吃飯是個大工程,願父母能立場堅定,讓孩子遠離iPad保姆,學會自己乖乖吃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人們都聽好了,禁止給我餵飯!

說起「孩子餵飯難」這個話題都是老生常談了,很多的媽媽也都經歷過這種困境,並且至今還有不少媽媽陷入這種困境中,「孩子餵飯難」成為了不少家長們的困擾之一...經常會聽到周圍的一些家長抱怨到,孩子現在...

奶奶嘴對嘴餵飯給孩子餵出病

蘭州一個剛兩歲的寶寶得了胃潰瘍,寶媽知道後急火攻心,醫生檢查後說是因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這麼小的孩子,就受這份罪,寶媽一家進行了c14測試,結果原來是奶奶HP數值過高,平時餵孩子自己先咀嚼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