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小孩不守規則,瞧把我家孩子氣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一個4歲的小孩,「秩序感」特彆強,但是他不能容忍別的小朋友違反規則,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一旦有小朋友不守規則,他就會指責人家,說話聲音還特大。

小編想想那場景,還真覺得這個小孩挺可愛呢。

可是,這個超有秩序感的小孩的媽媽卻為此煩惱,她家孩子總和別的小孩「厲害」,如果碰巧人家家長也在場的話,那就尷尬啦!

小編首先覺得孩子有秩序感是件好事,孩子已經知道拿了哪裡的東西就應該放回哪裡,學會了按照規則去做事情。

學前階段是孩子的「完美敏感期」。

有的孩子認為東西沒有殘缺就是完美的,當然有的孩子也會認為秩序不被破壞就是完美的。

如果有人破壞了規則,或是不符合他對規則的要求,他就會很生氣,發脾氣或哭鬧,努力讓事情按照他所認為的方向發展下去。

許多家長在這時候就會很擔心,覺得孩子不講理,可是你要知道,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控制能力遠不如大人,只要感到不滿,就會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不加掩飾。

➤對於這種狀況,我們需要耐心引導孩子學會以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

適當引導

如果孩子面對其他小朋友不守規則又要「教育」人家的時候,家長不要用懲罰的手段,這樣只會使兒童更關注於自己的不幸,家長需要做的事情是引導孩子將關注點集中到他人的視角上。

比如,「你這樣打他,他會感到疼的」;「如果別人這樣打你,你是不是會痛,是不是會難過」等等。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給他人造成的傷害時,便會產生強烈的道德心,會更傾向於考慮別人的感受。

樹立榜樣

孩子一開始形成的規則往往是從權威人士(父母、老師)那裡得來的,他們的吸收和模仿力可不容小覷。

如果孩子違反規則時家長對孩子打罵,那麼當孩子發現其他小朋友違反規則時,更可能會打罵其他小朋友。

如果家長是對孩子講解不能違反規則的原因,那麼在出現同樣情境時,孩子可能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幫助其他小朋友認識到違反規則的壞處。

同伴交往

同伴關係在孩子的發展中具有成人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可以學會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別人。

當孩子粗魯地對待其他小朋友時,比如,打人,罵人等,其他小朋友下次就會拒絕和他一起玩耍;當他發現沒有一個小朋友願意和他玩時,他就會主動地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得親密友好,這樣其他小朋友才會又願意和他玩。

理解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細心的父母會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比如,粗魯地扔玩具、多動、不愛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等。

其實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需要靜下心來分析一下孩子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不能動不動就批評孩子。

學會與孩子溝通,當然比語言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只有父母從心底里與孩子產生共情,願意傾聽孩子,才能真正打動孩子的內心,有助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THE

END

推薦閱讀

幼兒園環創、手工

❤喜歡我❤ 按住出泡泡的地方

有想法 寫留言 來評論

◆ ◆ ◆ ◆ ◆

師樂匯

掃描二維碼

關注更多

精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人際交往困難症怎麼破?

小羊常一個人默默地站在角落裡,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孩子開心地玩遊戲,既羨慕又期待,希望哪個熱心的孩子能夠主動邀請她參加遊戲。明明在家能說會道,與鄰居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耍,但一旦出到外面,卻顯得拘謹膽...

到底要不要干涉孩子交朋友?

都說環境和同伴對孩子的社會化有很大影響。正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楮。於是不少父母就擔心了: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無法明確分辨好壞、對錯、善惡。那麼,父母是否應該引導孩子擇友?如何引導呢?...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你需要明白!

交往是發展幼兒社會性的一條重要途徑。幼兒只有在與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協調好各種關係,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積極的情感,為將來正常地進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

如何讓「自私」寶寶變「大方」?

「我覺得我家寶貝真的是太自私了,每次有其他小朋友來家裡玩,想要碰一下他的玩具,他死活不肯,而且還會藏起來不讓人看,即使是他自己用過而且已經不想再玩的玩具,也不願意與人分享,我們做家長的有時候真的...

家長必讀|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與人交往,是每一個人必須要掌握的生存之道。現在太多父母,過於強調孩子的學習分數,可我見過幾個學習很優秀,但沒有一點與人交往能力的孩子,我想問一問那些父母,這是你們所希望的嗎?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

孩子,不要再變得默默無聞了!

你的孩子是否是這樣的:在熟悉的人面前很活潑開朗,話也特別多。但一到學校或是有許多陌生人的場合,孩子就變得默默無聞,怎麼都不愛說話。作為家長的你,重視過這個問題嗎?孩子性格內向從表面上看這是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