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的叛逆期以及解決辦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直有讀者在後頭問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管教,所以乾脆把孩子15歲之前會遇到的叛逆期結合起來一起寫。

帶過孩子都知道娃難養,然而最難的時候那肯定就要屬叛逆期的時候了。

我們老家有句俗話:「三、六、九,嫌死狗」,就是說連狗都嫌棄3歲6歲9歲的孩子,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叛逆,太討厭。

但在家庭教育中還有一句話叫: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其實最需要愛。

叮噹雖然才1歲半,但已經開始有點皮實的苗頭了,動輒哭鬧撒潑,讓人不由感嘆,在孩子「狗都嫌」的年紀,更是最需要我們寬容的愛與適當地教育啊。

(Ps:今天文章分享的三個年齡段分別為2-3歲、7-9歲和12-15歲

這三個年齡劃分都不是絕對的,部分孩子叛逆期年齡提前或延遲都是正常的。

第一叛逆期

2 — 3 歲

叛逆特點

● 自我意識敏感期:愛說「不」,自己的東西絕不給別人,有些事一定要自己來。

秩序敏感期:莫名固執,難以變通

空間秩序:東西一定要固定位置;

時間順序:穿衣服一定要按照某種順序;

心理秩序:看動畫中間被打斷就要重放。

叛逆原因

自我意識萌發:孩子通過說「不」,和大人「逆」著來,感受「自我」的力量,顯示自己「長大了」還「很能幹」。

思維局限:孩子不會變通,是因為他們的大腦真的沒有發展到可以變通的程度,思維處於不可逆的單向狀態;

語言局限:孩子的「叛逆」並非都是無理取鬧,只是他想要東,他又說不出來,我們還誤會他要的是西,這可就把孩子急壞了,只會用哭鬧錶達憤怒……

「逗你玩」:孩子會發現自己「叛逆」,就能操控父母的情緒,讓父母變得很激動,並且變得多關注自己。

解決對策

1、理解與尊重:孩子執著於某種秩序,其實是有意義的,有利於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安全感、專注力。

(這裡推薦閱讀《捕捉兒童敏感期》,理解的基礎一定是了解!)

只要不是原則性、危險性行為,不鼓勵也不對抗,儘量順從,敏感期過去,孩子自然會改變。

2、允許發泄,溫柔而堅定:要做到先情緒,後道理。

先允許孩子把焦慮、惱怒哭出來,我們靜靜著就好了(這點很重要,情緒會傳染,我們急孩子會更急);待孩子情緒下來點之後,運用同理幫助孩子說出感受;最後孩子完全平靜之後,再和孩子講道理。

3、家長自己不要老說不:避免孩子模仿。

比如不要畫牆,不如說「我們用白板畫」。

4、轉移注意力。

5、多給選擇:比如,不要總問「要不要」,要問「你要這個還是那個」。

6、運用遊戲達到咱們的目的:比如倒數、比賽,比如收拾玩具時告訴孩子「玩具想媽媽它要回家啦」,讓孩子感覺這不是命令而是遊戲。

7、擴展孩子表達方式:和孩子玩一個問答的洗腦遊戲:

你:如果我們問小羊,你要不要吃草?小羊怎麼答?——孩子:要!

你:如果我們問小貓,你要不要吃魚?小貓怎麼答?——孩子:要!

你:那我現在問寶寶要不要吃飯,寶寶怎麼答?——孩子:要

以此打破孩子說「不」的慣性。

第二叛逆期

7 — 9 歲

叛逆特徵

愛頂嘴:和父母辯論,一定要爭個贏的;

拖拉:讓做什麼偏不做什麼;

脾氣大,批評不得,討厭被當小孩;

愛面子,自尊心強,重視同輩看法。

叛逆原因

自我意識第二次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孩子需要通過去做一些自己想做,而不是父母押著做的事情,來感受自我的力量,在同輩中尋求新的自我認同;

思辨能力的發展:這個時期孩子的邏輯抽象思考能力迅速發展,面對父母的「指示」,他們不再言聽計從,而是開始會自己獨立思考——懷疑和抗拒,認為父母不對的地方便會提出自己的意見,頂嘴,爭辯便隨之而來。

各方壓力:學業壓力從三年級開始加重,中年級開始孩子的同輩交往也逐漸變複雜,人際交往中的比較、欺負、誤會都令孩子感到更多的壓力,情緒敏感。

解決對策

1、預防,從小培養孩子「內動力」: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做什麼都是「為了自己」的思維,例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這樣即使到了叛逆期,孩子也會趨於「內動力」,繼續正常學習生活。

2、「愛頂嘴」不是壞事:愛頂嘴其實是一種「愛思考」「愛表達」「有主見」的表現。

孩子提出異議,我們要抱著傾聽態度,耐著性子先聽完,孩子說的有道理的,我們要及時採納,認真接受,一味否定會損壞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

3、給孩子尊重,把孩子當「人」:孩子反抗、敏感的並不只是我們的要求,而是家長那種「我說的就是對的」「你個孩子你懂什麼的」的自大態度。

多表揚肯定孩子,在外人面前要記得維護孩子的面子,你給他面子,他才會給你面子,你給他尊重,他才會給你尊重。

4、與其講大道理,不如講講你的小時候:在孩子遭遇挫折困境時,家長若是選擇「居高臨下」的指責,孩子便會徹底關上親子交流的心門,拒絕你的教育。

我們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困境,「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一起具體分析問題,引導孩子去解決問題,說說咱們自己小時候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怎麼解決的,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以及得到解決的問題的信心與啟發。

5、抓住孩子追求自主的動機,用「示弱」創造還子學會負責的機會

哪怕孩子做的不好,不要用命令,而是用「示弱」的方式,去鼓勵孩子去為自己、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可以先從簡單、孩子有興趣的事開始,比如和家人一起包餃子,出門負責數行李)

• 這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父母信任,被父母當作是一個大人來看的,感受到尊重,自己是被需要的。

• 而在被分配到的任務中,孩子做的好不好,是會影響最後結果,以及整個家庭的,讓孩子感受到「責任」,學到技能。

• 當孩子為這個家庭、班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後,他會對這個集體更有歸屬感,會因此更約束自己的行為。

這樣做的原理是,孩子叛逆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正是,孩子需要通過叛逆獲得被認同以及成就感與歸屬感。

而最重要的是,當孩子將自己更多的時間用於奉獻,便少了更多的精力去叛逆,去搗亂。

第三叛逆期

12 — 15歲

叛逆特徵

回家就關上房門,和父母交流越來越少,有事更願意和朋友說,出現早戀;

在穿著打扮,觀念興趣方面喜歡標新立異;

在父母面前十分注重個人隱私。

其實在心理學上,第三叛逆期與第二叛逆期是放到一塊來講的,也就是說這兩個階段孩子的特點都差不多。

唯一的區別大概是,這個階段孩子的能力更強了,因此對父母權威的反抗會變得更加激烈。

叛逆原因

除了和第二階段一樣的自我意識發展、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以外,這個階段的孩子因為青春期發育,荷爾蒙變化的原因,在情緒上會變得更加激動。

解決對策

(這裡特別想說的是,第二階段的很多對策在這個階段同樣適用)

1、提前給孩子普及青春期知識: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用平常心的態度讓孩子提前了解青春期會發生什麼。

減輕孩子面對生理變化時的迷茫,讓孩子了解到青春期情緒衝動的原因有可能是荷爾蒙影響,提前了解自己會出現情緒失控,提前商量對策,這樣的談話也是父母在向孩子表示理解,

2、讓孩子有一個「大人朋友」: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說啥可能都不聽,但他們仍然需要一個年長、願意像對待一個有思想的大人一樣,和他們聊聊的阿姨、大哥哥、老師。

他們需要從這些他們無需反抗的長輩身上,了解更多成為大人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對話,而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孩子的「大人朋友」那,得到孩子更多的真實近況。

最 後 幾 點 總 結

對於叛逆期,最後還有幾點總結,這三個叛逆期雖然發生在孩子的不同階段,但其實三者都有很多共同點:

1、都發生在孩子身心發展迅速,能力與內心力量顯著增強的時候,所以,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許多在小時候沒有出現叛逆的孩子,到了成年後,反而會出現「沒主見」的狀況,或是到成年後在擇偶方面出現更大的叛逆。

2、無論是2、3歲的幼童,還是15、6歲的大孩子,孩子叛逆時,永遠記得不要把孩子當敵人,永遠不要和孩子扭,永遠不要在孩子情緒激動時和孩子較真。

而永遠要用「暫停」去冷靜,用溝通去解決,用愛去感化。

孩子最不可愛的時候,其實最需要愛!

你要知道,我們成人永遠扭不過欠缺理智的孩子。

而即使扭過了,輸掉的也永遠是你和孩子間最親密的親子關係,還有孩子對我們的愛與信。


而好的親子關係,永遠是一切教育得以實現的基礎,孩子如果都不相信父母了,出了什麼事都不告訴父母,這才是最危險的事。

3、「叛逆期」不是必然的,孩子反叛的並不是父母,而是權威,若想讓孩子的叛逆期來的溫和一點,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尊重和理解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的更早一些,多一點。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出現任何的哭鬧、倔強時,請你把孩子的這些莫名其妙的行為看作是一串密碼,問問自己:「孩子真正想告訴我的是什麼」,去用溝通用傾聽破譯它,多想想自己小時候被父母壓制、誤解時,想要的是什麼。

孩子叛逆的根源,無非就是想要自己的感受被尊重,自己的想法被聆聽,自己的意願被包含在父母的決定中,自己被父母當作一個人一樣去尊重。

真的願每個孩子都能開心順利地度過叛逆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順利帶孩子度過「叛逆期」,我們有話說.....

提到孩子的叛逆期,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話題並不陌生。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難管叛逆。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但對孩子來說從聽話到不聽話是孩子學習獨立思考得過...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良久沒分享乾貨文了,鑒於不斷有讀者在後頭問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管束,所以痛快把孩子15歲之前會遇到的叛逆期分離起來一同寫。帶過孩子都曉得娃難養,但是最難的時分那肯定就要屬叛逆期的時分了。我們老家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