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執拗、霸道、自私,順利度過3-4歲敏感期的辦法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留言:

兒子要吃香蕉,我幫他把皮剝掉,結果他大喊大叫『不要』,非要重新拿一個!這是怎麼了?至於嗎?」

「孩子最近還很固執,爺爺接他回家,進門開燈,他就不讓,一定要他自己開才行,否則就要關掉,重新開門來過一遍!真是煩死了,現在的孩子怎麼都這麼固執呢?」

育兒專家剖析點評:

「為什麼孩子上幼兒園以後變得很固執,認死理,一些芝麻大的小事如果不按照他的去做,就連哭帶鬧?」、「為什麼孩子不願別人碰她的東西」、「為什麼寶寶很自私,不願和小朋友分享?」……很多家長都問過我這些問題。

如果你家裡也有3-4歲的孩子,過類似的行為也一定發生過吧?孩子一根筋認死理,從小就這麼固執,長大可怎麼辦?其實不光是上述這些行為,包括我們經常遇到的孩子霸道、不願分享等表現,也都是執拗的表現。

那麼孩子在這個階段為什麼會變得固執,家長對此又該如何應對和引導呢?咱們今天就來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獨立的過程。

孩子在0-3歲基本完成了對自己身體的各部位的生理探索,能夠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身體了,接下來繼續向心智發展。

也就是說,4-6歲是孩子完善自己的心理、情感、意志力、性格以及思想等自我建構的時期,奠定了人格的獨立。

所以從3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發展開始延續,喜歡占有食物、玩具,通過擁有物品來認知「我的」、「你的」、「他的」,於是就會出現不願意分享的問題。

當孩子體會到了擁有的感受,才能慢慢建立分享。

也就是說,我們自己沒有的東西,是無法分享給別人的。

所以請家長們不要再強迫自己的孩子分享什麼都要與人分享了。

如果孩子不願意,那麼這就是在打斷和干擾孩子在敏感期的行為。

這種行為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些要持續到4歲半或更晚。

所以孩子3歲左右出現的執拗、霸道、自私,其實是ta通向獨立的必經之路。

其次還要認識內在秩序的感受階段。

我們會注意到,其實孩子從1歲半左右就知道,衣服穿在身上,褲子穿在腿上,而鞋子是穿在腳上的等等。

這些都是具體的生活秩序,而具體的生活秩序又會慢慢上升到心理秩序,於是就有了看電視不能被打斷;上樓梯大人不能走在孩子前面 ,如果比ta快就必須退回來;有人按門鈴響必須孩子來開門,如果大人開了就要重來;吃東西要自己剝,如果大人剝了ta就會生氣地扔掉然後重拿一個……關燈、過馬路、扔垃圾等等日常行為也都如此,都是孩子感受內在秩序的表現。

孩子從2歲半開始一直到3歲或4歲,進入秩序敏感期,並在這之後形成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

一旦有成人破壞了孩子的內在秩序,就會引起他們焦慮、哭鬧,出現開頭提到的那些問題,這時孩子就進入執拗敏感期。

發現孩子出現秩序敏感期的跡象,家長可以有意多讓孩子做決定,比如剝香蕉、撕包裝前先問一問孩子「要不要你來?」,走路、上樓梯時有意放慢一點兒速度等。

如果孩子堅持要重做,那就配合ta再來一遍。

因為在這個階段跟孩子僵持,ta是不會讓步的。

有關外在秩序以及內外秩序的統一,教育家孫瑞雪在《完整地成長》一書中給出非常清晰的闡述——外在環境其實就是我們的物質環境,內在環境是指人文的,心理的秩序。

孩子有了內在秩序,自我形成就成為了可能,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有界限、有承諾、有規則,生命的能量就有了目標,孩子就會專注於發展自我和探索世界。

一旦成人不能保證這種秩序,它就會被權威代替。

這樣一來,決定孩子一切的是父母和老師,秩序就不是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裡,不是自發的。

當規則需要靠外力強制而產生時,秩序就變成了權力。

這種環境下孩子會懼怕權威、討好權威,造成智能的平庸和人格的卑微,禁錮了對生命深度和廣度的探索。

其實就連我們成年人,也難免不時地畏懼權威,內心困擾。

針對孩子的執拗行為,家長要給予理解並變通地應對。

引導孩子將對秩序的執拗上升到對細節的注重和對完美的追求,並通過引導孩子體驗這種細緻與細膩,提升對自己行為的標準和對道德感的追求。

孩子是按照生命成長的系統在每個年齡節點完成自我建構的。

從3歲左右到上小學前,孩子的敏感期體驗基本完成,生命系統基本建成。

接下來6-9歲進入學校,孩子還將面對社會系統的挑戰,建構屬於自己的文化特質。

作為父母,我們要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靈活應對孩子出現的小變化,伺機引導孩子向上、向善、向美。

擇學堂微信平台(zexuetang_com),一個嚴肅的教育平台。

共享最前沿的教育資訊,最實用的學習方法,最走心的童書產品,最優質的學習課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的孩子是不是變得越來越任性的呢?

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有的孩子是家長不讓幹什麼,他偏要幹什麼,這是什麼原因呢? 通常孩子從兩歲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自我意識與他人意識開始逐步分化,常常會不聽從父母的建議和指令,變得固執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