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過家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朋友過家家是,流傳於兒童之間的遊戲。

流行於全國各地。

「過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種遊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進行。

幾個人一起玩時,有當「爸爸」、「媽媽」、「弟弟」;有的去「買菜」,有的「煮飯」,有的抱「娃娃」等,也有摹擬種瓜等生產活動的,模仿大人過日子。

小朋友過家家,起源與歷史

小朋友過家家是一種兒童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遊戲,其產生年代久遠。

遊戲的方式和稱呼由於時代不同和地區不同有較大的差異,但其實質都是模仿現實生活的場景,客觀上能幫助兒童理解不同的生活角色。

類似的遊戲有「娶媳婦」和「騎馬打仗」等。

小朋友過家家意義

2歲左右的孩子可以開始簡單的角色扮演過程了。

角色扮演是一種特殊的遊戲動作,是幼兒以自身或他物為媒介對他人或他物的動作、行為、態度的模仿,也可以說是一種象徵性動作。

孩子通過這樣的遊戲增強了對生活過程的了解,再現了寶寶自己的生活經驗。

同時在這樣的遊戲中,孩子還能有這些體驗:1.興趣性體驗:孩子會自發地進入遊戲,而不是物質誘導進入遊戲;2.自主性體驗:寶寶可以自由選擇怎麼玩、玩什麼,而不像模仿性遊戲,需要孩子儘可能和被模仿對象一樣;3.成就感體驗:在這樣的遊戲中,孩子自己可以決定遊戲的內容和方式,不用擔心做得不好或不對而受到什麼批評。

過家家過家家是一種與兒童智力和認同發展相關的的模仿行為。

家家酒被認為能滿足幼兒模彷成人的需求,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並練習人際互動。

成年人不應對這種「過家家」遊戲不以為然,甚至阻止。

要知道,孩子們玩這種遊戲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認知。

作為父母,可以從孩子們的這種遊戲中觀察出孩子對生活的態度,以及他對目前家庭生活是否滿意。

因為孩子會下意識或有意識地在「過家家」中,把他所希望的東西表現出來。

抽出點時間,和孩子一塊兒「過家家」吧,這是你接近孩子、了解孩子的極好機會,是引導孩子掌握良好的待人接物方式的好機會,也是讓孩子體會「可憐天下父母心」的好機會。

小時候雖然窮但是我很想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陪寶寶共同成長,走出孤獨世界

在我的寶寶八九個月的時候,因為創業開店,可以說工作時間是披星戴月,早上出門的時候路上可以數星星,晚上回家的時候可以路上賞月,孩子交給婆婆帶,雖說都在一個房子裡生活,但是我出門時,孩子還在睡夢中...

為什麼要與別人交往?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無群。」意思是說,人要通過交往、通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才能過社會生活。故事一: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個名叫安娜的小女孩,因為是個私生子,她...

「過家家」也真會出事,4歲女孩下身居然出血

傳播於兒童之間的遊戲。盛行於全國各地。「過家家」是孩子模擬成年人的一種遊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停止。 幾個人一同玩時,有當「爸爸」、「媽媽」、「弟弟」;有的去「買菜」,有的「煮飯」,有的抱「娃娃...

「過家家」也真會出事,4歲女孩下身居然出血

流傳於兒童之間的遊戲。流行於全國各地。「過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種遊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進行。 幾個人一起玩時,有當「爸爸」、「媽媽」、「弟弟」;有的去「買菜」,有的「煮飯」,有的抱「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