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如何集業之理@ 這是小小魚的部落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午四、入道資糧、加行道的思業是隨順集.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這是小小魚的部落格希望在這裡紀錄與分享自己學習廣論的心得,並能與班上各位同修及所有對廣論發心學習之善知識進行廣論義理與佛法探討,希望能營造一正面、和諧且如理如法的討論空間,並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03072213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如何集業之理?菩提道次第廣論參考資料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如何集業之理   ◎廣論科判 「戊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 「己一」:正修意樂 「庚二」:發此之方便 「辛一」:由於苦集諦門中思惟 「壬二」:思惟集諦流轉次第 「癸二」:彼集業之理 「子二」:如何集業之理   ◎   廣論原文第174頁第01行開始至175頁第11行止:   巳二、如何集業之理分八:一、造集善不善業與引生死業的作者不同 二、能引生死業的作者 三、以此集業之理 四、入道資糧道與加行道的思業是隨順集 五、是故須引發出離心及無我見 六、出離心、無我慧、菩提心之外的善業多數僅是輪迴之因 七、三界之業為了二受積集之相 八、出離心所攝之業是解脫之因 第二集業之理者。

以煩惱集業的方式,分八段宣說。

午一、造集善不善業與引生死業的作者不同 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1],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2]死業。

總的而言,聖者積集的是善業,但預流果與一來果聖者也會造集不善業,然而諸聖者必定不會積集召感善趣和惡趣的引生死業。

預流果聖者僅斷除見道所斷,未斷一分修道所斷的欲界煩惱,一來果聖者在此基礎上,斷除欲界上上品到中下品之間的前六品煩惱,而未斷細的三品。

由於還有欲界煩惱,所以也會造集不善業,但是以猛利的出離心與見人無我空性的力量,能夠制伏我愛現行,所以不會積集引生死業。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3],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

” 《中觀論》說:“生死根本的近取因是行,諦見空性的聖者們必定不會積集引生死業,所以積集新的引生死業的有情是愚者,也就是凡夫,因為諸智者已經證達了空性。

” “非智見性故”:“非”是所立,“智見性故”是能立。

智者並非積集新的引生死業的有情,原因是他們諦見了空性義。

總之,不見空性義,必定執著有我,以我執所造之業都是引生死業。

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

” 世親論師也說:“見諦不可能再引生死。

”此後一句是“離愛無後有。

” 午二、能引生死業的作者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

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因此,只要自己還被隨人我執束縛,就會造下能引生死的業,而在現證無我真實義之後,雖然在輪迴中由於往昔的業和煩惱的牽引仍要受生,但已肯定不會造下新的能引生死之業。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

預流果與一來果也能不忍而斷除我執,如同大力士制伏體質弱小的人一樣,以《瑜伽師地論》如是宣說的緣故。

《瑜伽師地論》說:“又諸眾生將命終時,乃至未到惛昧想位,長時所習我愛現行。

由此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

由此建立中有生報。

若預流果及一來果,爾時我愛亦復現行。

然此預流及一來果,於此我愛由智慧力數數推求制而不著,猶壯丈夫與羸劣者共相捔力能制伏之,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若不還果,爾時我愛不復現行。

”(眾生臨命終時,在到昏昧想位[4]之前,因為無始以來長時串習的我愛生起了現行,會認為“我要沒有了”,便會愛執自身,由此而生成了中有的生報。

如果是預流果和一來果的聖者,這時我愛也同樣會現行,但與凡夫不同之處在於:他們由智慧力不斷分析、推尋之後,能制伏我愛而不去執著,如同大力士打敗了瘦弱者一樣。

不還果以上的聖者,這時我愛就不再現行了。

) 總之,是否會積集引生死業,取決於是否現見人無我空性。

在現見人無我空性之前,無一例外都是被我執牽制,而且我執具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具有造集引生死業的能力。

造集引生死業,業力必須強大,而且我執力也要強大,預流與一來果的聖者以智慧力能制伏我愛,所以不會以我愛取業,就如幻師因為知道他所變現的東西是幻化的,所以不會去耽著一樣。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因此,造集能引生死業的人,是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5]以下的一切凡夫。

以下宣說如何積集非福業、福業與不動業。

午三、以此集業之理 如是若由染汙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6],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如果被染汙無明薩迦耶見所控制,身口意造作殺生等不善業,是積集能感惡趣的非福業;若行持布施、守戒等欲界善法,是積集能感欲界善趣的福業;若修習色界四靜慮和無色界所攝的奢摩他(止)等,是積集能感上二界的不動業。

此處將“染汙無明”與“薩迦耶見”合在一起宣說,是因為前文中對煩惱根本的說法有二種,一派承許無明與薩迦耶見不同,無明是煩惱的根本,另一派承許無明與薩迦耶見是一體。

此處“染汙無明”是隨無著世親而說,“薩迦耶見”是隨中觀論師而說。

總之,積集三種生死業,有共同的集業根源,即薩迦耶見。

受我見控制的三種造作方式——造惡、行善和修定,分別是集非福業、福業與不動業。

午四、入道資糧、加行道的思業是隨順集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 首先舉出二種特殊業:一是對三有中的一切圓滿見為過患,由此生起希求解脫的欲樂,以此欲樂所發起的善業;二是與如理觀察無我義智慧相應的思的各種善淨業。

即:一是以出離心攝持的善法,二是以無我空性慧攝持的善法。

此二業是不是生死之因的集諦呢?以下將集諦分成庸常集與隨順集兩分,說明以上二業不是真正能引生死的庸常集,而是隨順集。

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

總體而言,資糧道和加行道行的修行者,雖然在沒有以出離心和空性正見攝持的時候,也會積集庸常能引生死的業,但是他們相續中的出離心和以出離心所攝的相應善業,以及無我觀慧和以無我觀慧驅使所做的相應善業,都不是庸常集,而只是隨順集。

以下宣說原因。

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首先,後有愛是因為未能見到“有漏皆苦”而貪執後有,而出離心則是能損害後有愛的正對治品;其次,輪迴的根本是我執,而無我觀慧及其所攝的善法正好與我執狀態相違,因此這二者不是尋常真能引生死的集諦。

但這二者都是有漏善法,與引後有集的有漏善法相似,所以安立為集諦所攝。

下面舉出教證。

如是亦如《攝抉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 《攝抉擇分》中提問:資糧道、加行道中的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相違後有,能引出世間道,為什麼還是集諦所攝呢? 這裡“世間諸法”是指資糧道和加行道行者相續中的出離心、通達無我空性的智慧,以及與彼等相應的善法,由於還沒有到見道,不是出世間法,因此稱為世間諸法。

“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 《攝抉擇分》中回答說:雖然這些法的自性是厭背後有,不會導向生死輪迴,但是與能引向輪迴善趣的有漏身語意妙行相似,因此還是集諦所攝。

換言之,轉生輪迴善趣的因是有漏善業,屬於集諦中的業,而凡夫資糧道、加行道的出離心等法也是有漏善法,在這一點上相似,所以是集諦所攝。

午五、是故須引發出離心及無我見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這是說如理思惟生死過患之後,發起厭離生死的意樂,以此出離心所發起的能引出世間道的諸善淨法,屬於隨順集,因此應努力引發出離意樂與無我智慧。

由此可知,只有出離心與無我慧,才是超越生死的根本所修。

午六、出離心、無我慧、菩提心三者之外多數善業僅是輪迴之因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惟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從不同的角度不斷地觀察、修習生死的過患,對生死中的圓滿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沒有以真實的觀察智慧如理觀察無我之義,又遠離修習願、行二種菩提心,在這三者之外的任何善行,除了少數依福田力之外,全部為庸常集所攝,其結果只能是輪轉在輪迴之中。

“依福田力”:譬如淨土法門中持念阿彌陀佛名號,以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終將獲得解脫。

沒有進入資糧道與加行道的初學者,如果沒有以出離心、空性見、菩提心任何一者攝持,所作善行大多會成為轉生輪迴之因的集諦。

因此,如今的修行人,如果具有菩提心與空性見,則屬於上等善根,若不具足,則須以出離心攝持受持別解脫學處,這樣所作的善行才不會變成輪迴之因。

如果想令平時所作的善根成為解脫之因,以出離心攝持是最有效、最具力量。

一般人或許認為出離心此法太低,還有更甚深的法,其實對初學者而言,相比其他任何一法,尤其要歡喜敬重出離心。

此處,還有一種特例,就是以具德上師迴向、發願攝持,自己雖然不具出離心與空性見,但因為上師是殊勝福田,也能成為解脫之因。

除此之外,個人以身口意積聚的善法幾乎都成為輪迴之因。

午七、三界之業為了二受積集之相分三:一、為樂受義故增長 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三、攝義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積集的業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為樂受義而積集;第二類是為捨受義而積集。

未一、為樂受義故增長 初中復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為樂受義故增長”又分有兩類:一是為了受用外在色聲等欲塵所生的各種欲樂而積集業;二是對外樂的貪著厭離並且捨棄,為了定生樂受而積集業。

雖然人們追求的都是樂受,但樂受也有內外、大小和清濁的差別,前一種是人們普遍追求的外在物質享受,欲界眾生日夜追求的內容都不外乎此。

後一種是上界天人才具有的內在身心的喜樂,只有成就禪定後才可能生起。

“於外樂厭捨貪著”,即了知受用欲塵的安樂太小太短暫,和入定所生的樂受相比,味同嚼蠟,因此對下界的欲樂厭離捨棄。

舉例來說,蛆在廁所中,牛羊看牠們覺得噁心,但蛆不知是苦,還認為很快樂;牛羊在草原上吃草也覺得很幸福,但以人看來這種幸福微不足道;同樣,欲界所耽著的五欲樂受,上界天人則覺得索然無味,心生厭離。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為受用欲塵樂受而增長業”又分兩類:一是緣未死以前的現法樂受而積集非福業;二是緣來世的五欲安樂而積集福業。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正緣定生樂受而增長業”,就是積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的諸不動業。

“定生樂受”是指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和三禪離喜妙樂。

一入初禪,已離欲界的欲惡,獲得輕安,身心調暢;二禪不但無欲惡,連覺觀也止息,如同明鏡止水,身心適悅;到了三禪,連二禪的喜心浮動也遠離,離喜寂靜,最極寂靜。

若以山比喻相續,水比喻禪悅,則初禪喜樂如土石山頂上的水,二禪喜樂如純土山頂上的池水,到了三禪,妙樂則如純土之山放於大水池中,妙樂遍及身外,身體沉浸在妙樂之中。

未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若於諸欲捨離貪著,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諸不動業。

如果對各種欲望捨離貪著,又使心厭離樂受,唯一為捨受而作業,只是為了捨受而去造作各種業,則是積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的不動業。

“第四靜慮”:四禪捨念清淨地。

“乃至有頂”:有頂是指非想非非想處地,包括無色界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

此是世親論師意趣。

以上所說是世親論師《俱舍論》的意趣。

未三、攝義 以上這段論文給我們許多啟示,論文中多次出現類似的語句:為樂受義故、為捨受義故、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故、為定生樂受故等,由此可見,三界有情造業是以追求安樂為動機,由於對安樂的認識不同,導致所集的業有非福業、福業和不動業的差別。

所有這些造作,都是積集能引生死之業,無論如何修持都不能解脫生死。

那麼,為什麼都是集引生死業而無法跳出生死呢?原因在於,並沒有真正認識苦諦,把樂受、捨受誤認為是真實的安樂。

比如,一般世間人只是把外在五欲之樂視為真正的快樂,認為幸福人生就是享受悅意的色聲香味觸五欲,為了追求這些外在快樂,所作所為大都成了非福業,由此感召惡趣。

已入道的人通過思惟粗無常(生死無常)和惡趣苦,知道轉生惡趣苦不堪言,因此把目標放在追求來世的欲樂上,但這同樣是把外在的欲樂誤認為是真正的快樂,由此積集福業,只是欲界善趣之因。

外道修行者厭離了外在欲樂,尋找禪定的樂受,或者進一步厭離內在定樂而追求捨受,也是因為沒有認識到樂受是壞苦、捨受是行苦,而導致積集有漏不動業。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深入思惟有漏皆苦,就發不起厭棄一切三有的出離心,不論以何種動機造業,都只是隨順生死而已。

午八、出離心所攝之業是解脫之因 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通過這個正理,如果修行人能普遍厭捨三有輪迴,一心為解脫三門行善,則能漸漸遠離生死、趣近涅槃。

  [1]增長:這裡增長是積集之意。

[2]預流、一來:羅漢四果之前兩果,後兩果為不還,阿羅漢。

[3]行:十二緣起支的第二支。

[4]昏昧想位:死心分粗想位與細想位,此是指細想位。

[5]世第一法:四加行位之第四。

因為是有漏智中的最極,世俗法中的第一,故名世第一法。

[6]他自在轉:一直被動地被我執牽著走。

黃郁棻/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日常師父「廣論」第一輪開示:於...|日誌首頁|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死緣.....上一篇日常師父「廣論」第一輪開示:於上士道次修心(續一)...下一篇益西彭措堪布廣論講授:死緣...回應 cfyu8989'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fyu8989's新文章毗婆舍那27-25介紹勝義諦毗婆舍那27-23辨析無為法無諦實毗婆舍那27-24介紹世俗諦毗婆舍那27-22顯現如幻之理與略述緣起毗婆舍那27-21介紹諸法如幻毗婆舍那27-20探討分別知如何假立境毗婆舍那27-19介紹七相正理毗婆舍那27-18介紹二相與五相正理毗婆舍那27-17探究我與蘊體的關係毗婆舍那27-16深入探討我執與我念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