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式的由來– Yoga Asia 亞洲瑜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讓自己進入月性狀態:雙腳打開骨盆寬,掌心朝上,小指頭併在一起,呈象徵鬆手、向內傾聽的手印。

... 吸氣時,雙手往外打開。

吐氣時,手掌放在薦椎上。

下個 ... Skiptocontent 身為充滿活力、高度競爭文化下的居民,美國的瑜伽練習者往往被如火一般熾烈、能帶來力量的練習型態所吸引。

實際上,拜日式──西方世界中最廣為人知的序列──毫無疑問地是讓人體生熱的超級加熱器。

就字面上來看,這個序列的梵文SuryaNamaskar可以被翻作「向太陽致敬」。

當你高舉雙手、向前鞠躬、延長軀幹,然後往後跳時,你便開始體現太陽般的能量(solarenergy)。

透過反覆地伸展、強化、由內而外溫暖了整個身體。

但若有一天,你感到精疲力竭、身體被過度刺激、或著過熱時,其實SuryaNamaskar還有另一套能帶來撫慰效果的姐妹序列,叫做ChandraNamaskar,或著拜月式。

如名稱所暗示,ChandraNamaskar是一套能讓人感到寧靜的序列,邀請你順從、並滋養具撫慰性質的月性能量(lunarenergy)。

就PranaFlowYoga的創辦人ShivaRea的說法──她為這篇文章提供了練習序列,「不分男女,這種形式的練習對於處在壓力下的人們相當有益。

」「這是在你走向耗竭之前,用來平衡能量的好方法。

」ChandraNamaskar是一套能為人帶來寧靜的練習,BiharSchoolofYoga──ShivaRea初次接觸到拜月式的地方──在教授這套序列時會在開始與結束時加入冥想練習。

他們也會在練習中加入梵咒(mantra)的唱誦,每個姿勢有其相對應的月性能量梵咒。

月之力 ChandraNamaskar之所以不如SuryaNamaskar般廣為人知的原因,或許與拜月式出現的時間較短有關。

拜月式極有可能是20世紀的發明。

BiharSchool是一個在1960年代於印度創立的瑜伽派別,它在1969年出版的《AsanaPranayamaMudraBandha》這本書中初次刊載了這套序列。

BiharSchool的拜月式 而TheKripaluCenterforYoga&Health在1980年代,創造了另一套ChandraNamaskar的變化版本。

Kripalu的拜月式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將月亮視為恢復活力的象徵並不是什麼嶄新的想法。

事實上,在500年前的譚崔(Tantra)文獻《ShivaSamhita》中,便將月亮視為能帶來永生的源頭。

在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的宗教學教授DavidGordonWhite的《TheAlchemicalBody》中提到,譚崔(另一種形式的瑜伽,被認為是哈達瑜珈的前身)的練習者相信人身上的「太陽」位在太陽神經叢;而「月亮」的位置則在頭頂。

他們認為月亮蘊藏了能讓人不朽的瓊漿玉液,「它是巨觀宇宙中,生成月亮的原料,也是為人帶來永生的神聖甘露」;「它以富藏生機的雨水形式,把自己傾倒於世。

」雖然位於腹部的熾熱太陽對於瑜伽練習的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觸發角色,但隨著時間推演,它的熱會造成老化、衰頹以及死亡。

為了反轉這個過程,瑜伽師會做特定的練習,例如倒立或著鎖印(mudra),兩者皆用來保存、製造甘露。

他們相信,把身體反轉過來,能將維持生命所需的液體自下方的脈輪(chakra)往上引向頭冠,轉化成不死甘露(也被稱為蘇摩(soma))。

如果你將這種隱晦難解的解剖學應用在當代哈達瑜珈的練習中,你可以說SuryaNamaskar透過加熱我們的身體,來觸發瑜伽的轉化過程,它賦予我們內在火焰與熱情,讓我們得以潛心鑽研瑜伽這門修習。

而ChandraNamaskar給了我們冷卻身體的方法,幫助我們滋養體內的生機。

ShivaRea說:「這告訴我們,我們可以透過冥想以及月性的修煉(sadhana),在自己體內產生蘇摩。

」 長期以來,瑜伽文獻表示身體同時擁有加熱與冷卻兩股能量,而透過瑜伽和生命能量控制法(pranayama),有助於兩股能量來到平衡的和諧狀態。

這為身體做好了部分準備,幫助我們走向自我了悟。

ShivaRea說,經過多年、強烈的「陽性」練習後,規律的ChandraNamaskar為她帶來了改變。

「就個人的層面來說,ChandraNamaskar幫助我成為更全面、完整的瑜伽練習者,」「我們總是面臨能量的漲落起伏,而現在,我全然地珍視兩種相反的面向。

我不再視能量低落為不足、令人不快的狀態,我現在覺得這樣的狀態蘊含了更多具冥想質地的能量。

」 整裝待發 在ShivaRea版本的ChandraNamaskar中,並非所有的動作都與SuryaNamaskar大相逕庭。

但其練習背後的意圖、步調以及移動的質地完全不同。

為了達到滋養月性能量的目的,ShivaRea建議花點時間,有意識地為你的練習調整情緒。

如果可以,來到能看得到月亮的地方──如果天氣許可──於晚上、在戶外練習。

如果你在室內練習,調低燈光的亮度,點幾根蠟燭,為自己打造類似被子宮所包覆的氛圍。

讓人感到平靜的音樂也有助於找到合適的基調。

實驗看看怎麼做對你比較有效。

運用短暫的冥想開啟你的練習,醞釀你和月亮之間的連結。

讓你的專注力往內,邀請感受的能力注入你的練習。

為了增加向內專注的品質,你可以在動作移動的過程中,反覆唱誦傳統的月性梵咒:「Omsomayanamaha」。

特別注意每一次移動的質地。

有別於在拜日式中跳進跳出,快速地移動,在拜月式的練習中,放慢你的速度,彷彿你正在水中移動身體一般。

你也可以在這些姿勢中,加入一些自發性的運動。

舉例來說,與其立即將自己塞入眼鏡蛇式──這是讓身體加熱的後彎,試著將肩膀往後轉一轉,身體左右搖一搖,直到你來到屬於自己版本、自然狀態下的眼鏡蛇式。

ShivaRea將這樣的過程稱為sahaja,意指「當我們善於接收與生俱來、內在的智慧時,所出現的自發性運動。

」 練習時機 如果可以,在晚上練習ChandraNamaskar。

傳統上,SuryaNamaskar會在日出時練習,作為對太陽表示崇敬的方式,並為接下來的一天做好暖身。

因此在晚上、月亮升起時練習ChandraNamaskar有其道理。

它不僅是為睡眠做準備的好方法,就RichardRosen──瑜伽老師,同時也是對《YogaJournal》有卓越貢獻的編輯──的說法,日出和日落永遠是練習哈達瑜珈的絕佳時刻。

「在這些時刻,光與暗之間達到了平衡。

此時既非白晝,也不是夜晚。

你正處於兩者的交界。

」「這投射出了身體的內在狀態:你體內冷、熱的能量也達到了平衡。

在此時做練習再自然也不過!」 除了考量一天之中的練習時段外,你或許也該考量每個月當中練習的時機點。

ShivaRea建議在新月、滿月和月虧(滿月後的14天內)中選個幾天,因為在這些日子中我們的能量會比較低落。

對於有生理期的女性來說,ChandraNamaskar在能量低落的那幾天也會是很好的慰藉。

最重要的是,慢慢地動。

這意味著你不需要像練拜日式那般,吸吐必須和每個動作達到同步。

品嚐你的練習,彷彿你正精心籌備著美好的餐點,允許這流動引領你更貼近當下。

「在這個練習中,你所練的並不是追求快、狠、準的「速解(quickfix)」能力,」ShivaRea這麼說。

「慢慢地動,讓自己不帶目的地在體位法間流動,即便僅有20分鐘,也能帶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漣漪效應,讓人重新恢復活力,臨在當下。

這與你做了多少無關;與你存在的品質有關。

」 月光冥想 這個冥想改編自BiharSchoolofYoga,能放在最後的休息姿勢──Savasana(攤屍式)──的前後進行。

雙腿交叉、找到舒適的坐姿。

給自己一點時間,試著覺察位於雙眉之間的空間。

在這空間中,觀想明淨的夜空懸掛著滿月,海面上閃耀著光芒。

月影穿透深水,而冷蔭的月光宛若正舞蹈於浪尖上。

清楚地看著這影像,培養對於源自身、心的感受和知覺的覺察能力。

讓這個視覺觀想慢慢褪去,再次覺察整個身體。

流光輝耀 AnjaliMudra,variation(祈禱手印變化式) 讓自己進入月性狀態:雙腳打開骨盆寬,掌心朝上,小指頭併在一起,呈象徵鬆手、向內傾聽的手印。

Standing Anahatasana(站姿心口打開式) 吸氣時,雙手往外打開。

吐氣時,手掌放在薦椎上。

下個吸氣時,將心口與腹部向上拉。

在這個動作與月性站姿前彎(LunarUttanasana)之間來回3次。

LunarUttanasana(月性站姿前彎)往前屈身,保持膝蓋柔軟,頸部放鬆。

讓胸口靠近大腿,掌心朝向天空。

允許緊繃沿著脊椎慢慢釋放。

Highlunge(高弓箭步)  吐氣時,左腳往後踏,來到高弓箭步。

保持前腳膝蓋位於腳踝正上方,後腳腳跟往後推。

SomachandrasanaI(月性甘露一式) 吸氣時,雙足順時針轉動,同時將右手拉舉過頭。

你的前足會呈現直角;而後足與側棒式的腳相同。

SomachandrasanaII(月性甘露二式) 吐氣時,將你的右手拉向身側。

保持胸口打開,雙腿有力,讓手往後足的方向延伸,停留在肩膀高度。

在SomachandrasanaI和II之間來回幾次。

TransitiontoSahajaArdhaMalasana(轉換到自發性流動的半蹲) 吐氣時,整個身體順著逆時鐘的方向轉動,來到雙腳左右分開、腳掌互相平行的站姿。

SahajaArdhaMalasana(自發性流動的半蹲) 吸氣時,彎曲左膝蓋,伸直右腿。

保持脊椎延長。

吐氣時,將能量自大腿內側聚向骨盆底部。

吸氣時,帶著同樣的覺察移到另一側。

再來回兩次,以自發性流動的方式舞動你的手臂與軀幹,宛如大海中的海草一般。

 HighLunge(高弓箭步) 轉向左腿的方向,進入高弓箭步,並為月性串聯(lunarvinyasa)做好準備。

PlankPose(平板式) 吸氣時,左腿往後踏,進入平板式。

雙手落在肩膀下方,保持核心有力,自頭頂經過尾骨到腳踝呈一道長長的能量線。

Anahatasana(心口打開式) 吐氣時,雙膝著地,保持下腹啟動。

讓你的雙手往前走,呈肩膀寬度,心口往地面的方向放鬆。

停留幾個呼吸的時間,讓身體不斷往下沉。

SahajaBhujangasana(自發性流動的眼鏡蛇式) 雙手來到肩膀下方,提起你的胸口,輪流轉動肩膀,並釋放頸部。

讓脊椎如水一般地流動,不受任何的束縛,也不帶些許猶疑。

Svananada(充滿喜樂的下犬式) 吐氣時,以月性的狀態、順著流動進入下犬式。

一邊踩腳,一邊恣意地擺動髖部和脊椎。

放鬆你的下頷,讓脖子更自由地移動,感受狗兒獲得自由後,身上洋溢的至福。

Three-LeggedDownwardDog(三條腿的下犬式) 在中立的下犬式暫停一下。

吸氣時,右腿往天空方向延伸;吐氣時,讓右腿下降回到左腳旁邊。

吸氣,換左腿往天空方向延伸。

下個吐氣時,左腿往前跨,來到高弓箭步。

HignLunge(高弓箭步) 在高弓箭步吸一口氣。

下個吐氣時,右腿往前,回到墊子前方,讓你的髖部以放鬆、從容不迫的能量姿態,左右、慢慢地擺動。

 LunarUttanasana(月性站姿前彎) 腳併、或雙腳打開成骨盆寬度,身軀靠在大腿上來到月性站姿前彎。

雙手重重地沉向地面,掌心朝向天空。

StandingAnahatasana(站姿心口打開式) 起身,雙手放在薦椎上。

透過你的雙腳往下紮根;沿著雙腿、心口一路向頭頂的方向上提。

放鬆你的下頷。

讓上顎放柔,彷彿你正承接著一滴月性甘露。

AnjaliMudra,variation(祈禱手印變化式) 在換邊之前,先向內關照。

在另一側的練習中反覆同樣的序列,不過這次改為右腿往後跨進入高弓箭步。

在兩側的練習結束後回到這個姿勢,給予最後的手印、獻詞、感恩、並為和平、及有情眾生的生機禱告。

Hsin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瑜珈練習,而老師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找到這條道路。

感謝生命中的每位老師引領我領略瑜珈的豐盛,也期許自己的教學與分享,能為每一位走在探詢路上的人帶來啟發。

分類分類 選取分類 專訪  (34)    老師專訪  (34) 影片1  (206)    初學  (64)    塑身  (47)    孕婦瑜伽  (21)       產前瑜伽  (13)       產後、親子瑜伽  (8)    放鬆壓力  (12)    身心靈  (26)    養身  (62)    體位法  (37) 影片2  (70)    失眠  (12)    經痛  (7)    肩、頸、臂痠痛  (27)    腰、背痠痛  (13)    腿、臀不適  (15) 教室  (1) 未分類  (16) 研習與教學  (12) 精選  (3) 練習  (46)    影片教學Videos  (35) 話題  (415)    其他  (9)    名人  (16)    塑型  (18)    瑜伽是啥  (78)    療癒  (51)    見思錄  (120)       Corey  (11)       Hsin  (17)       Janis  (6)       Jordan  (25)       LemonLee  (5)       Michelle  (2)       Uma  (17)       Vicky  (3)       其他  (11)       王旭亞  (9)       蔡士傑  (7)    趨勢  (22)    選購裝備  (12)    飲食男女  (12) 認識瑜伽  (1) 飲食  (1) 首頁  (4) 體式  (110)    練功指南  (46)    體式論  (63) Searchfor: search 亞洲瑜伽雙周報 訂閱 *必填 電子信箱* 姓氏 名 聯絡我們 [email protected] @rbk4629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