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度、穩定度&柔軟度 釐清瑜伽常混淆的觀念 - YOGA PIECE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活動度/柔軟度」的第一組定義中,柔軟度與肌肉、以及其它也橫跨關節的軟組織的延展性有關(例如我們會說:「柔軟的腿後側肌群」),而活動度則與關節 ... 跳至主要內容原文出處:〈Mobility,Stability,&Flexibility:ClarifyingOurConceptsinYoga〉作者:JenniRawlings編譯:Hsin-HongPan活動度(mobility)、穩定度(stability)和柔軟度(flexibility)都是常被提到可以透過瑜伽練習而改善的性質。

然而,這些詞彙的定義有點含糊不清,在不同的資料來源中有著不同的解釋。

也因此瑜伽老師之間對於這些觀念的詮釋並不一致。

在這篇文章中,我會試著釐清活動度、穩定度與柔軟度等觀念,並提出我個人認為應用在瑜伽練習時最有用的定義。

穩定度讓我們從穩定度開始。

「核心穩定」、「肩膀穩定」、「髖關節穩定」都是瑜伽圈常用的詞彙。

但究竟穩定度指的是什麼意思?或許,關於穩定度最常見的理解是「不動(notmoving)」或「靜止(stillness)」。

在瑜伽中談到穩定度時,通常指的是「為了保持穩定,身體的某部位不應該出現移動」。

當我們將穩定度的概念帶入瑜伽練習時,容易傾向讓身體變得堅硬。

幾個常見「穩定度=堅硬」的例子包括了:在瑜伽練習中全程保持下腹部向內收、進入ChaturangaDandasana時強調肩胛骨維持在前引(protracted)位置、以及相信「脊椎中立(neutralspine)」的重要性,於是在大多數的瑜伽體式中將脊椎維持在既不屈曲(flex)、也不伸展(extend)的位置。

然而,雖然關於「穩定度」等於「不動」的想法廣為流傳,但教科書上並不是這麼定義的。

在肌動學(研究身體如何動作的學問)中,穩定度被定義為「系統受到干擾後,回到原狀的能力」。

舉例來說,想像一個在做側平板式(Vasisthasana)的學生,她的支撐手的肌肉正強而有力的啟動著。

如果此時某人突然出現,並撞到這個學生(產生了「干擾」),那麼她的身體將因碰撞而產生移動,但很可能旋即回到一開始的側平板位置,彷彿未受任何干擾。

這是一個穩定的側平板式的例子。

在這個情境下,「穩定度」指的並非不出現移動──它指的是當未預期的碰撞發生時,這個學生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並有效率地回到側平板的外形。

接著我們再想像一次,同一位學生,但這次她支撐手的肌肉並未主動用力,相反地,她「鎖住」了她的肘關節,將重量交給韌帶承擔。

如果此時有人撞到她,她很可能會倒向地板,因為她的手臂僅足以支撐她停留在這個動作,但並未強壯到提供這個動作的穩定度。

這是不穩定的側平板──受到干擾後,系統無法回到原來的狀態。

因此,與其將穩定度等同於堅硬,倒不如說穩定度與一個人控制動作的能力有關。

活動度與柔軟度的不同接著,我們將注意力轉向活動度與柔軟度。

雖然這兩個名詞常被混著使用,但實際上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在肌動學的領域中,有兩組主要的定義。

在「活動度/柔軟度」的第一組定義中,柔軟度與肌肉、以及其它也橫跨關節的軟組織的延展性有關(例如我們會說:「柔軟的腿後側肌群」),而活動度則與關節本身及相關結構如何動作有關(例如「活動度高的髖關節」)。

而「活動度/柔軟度」的第二組定義則與瑜伽的關聯較大。

柔軟度指的是關節可以動的範圍有多大,而活動度則是指「一個人開始、控制、維持身體主動活動(movement),以完成動作任務(motortask)的能力。

」(參考資料)換句話說,柔軟度僅與關節活動範圍(rangeofmotion)有關(例如:「你的手可以抬多高」),而活動度除了活動範圍的大小外,還包含了在這個活動範圍中是否有主動控制身體的能力(例如:「在這個牽拉(stretched)的位置中,你的肌肉能否產生足夠的收縮力道──還是完全施不了力?」)。



換句話說,活動度(mobility)與活動(movement)有關(這是活動度稱之為「活動」的原因),而柔軟度則與關節的靜態擺位有關──也就是照片能捕捉的部分。

讓我們以瑜伽的前劈腿──Hanumanasana為例。

在Hanumanasana中,骨盆能靠近地板的程度是「柔軟」的指標。

然而,這個靜態的位置無法透露太多關於「活動」的品質。

絕大多數能進入Hanumanasana完成式,將骨盆貼在地板上的瑜伽練習者,無庸置疑地相當柔軟,但他們的活動度可能不佳。

在重力的協助下,他們的身體能被動地進入姿勢,但當關節來到這麼大的活動幅度時,他們可能無法讓肌肉產生足夠的力量。

也就是說,他們在這個位置缺乏主動控制(activecontrol)的能力。

他們僅能待在這個位置,仰賴韌帶及其它結締組織維持姿勢。

相反地,一些活動度高的人,能在不用手撐地協助──僅運用肌力及對雙腿控制──的情狀下,以滑行的方式進入/退出Hanumanasana。

(在你認識的瑜伽練習者中,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件事呢?)讓我們做個總結,柔軟度純粹是距離上的概念(身體的動作幅度究竟多大),而活動度則與神經控制及肌力相關(身體在關節活動範圍內主動活動時的品質如何)。

多年來在我們的文化中有個廣為流傳的假設,認為我們應該加強柔軟度,因為柔軟度能降低受傷風險,且通常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健康。

然而,隨著對於柔軟度與活動度的認識更加深刻,現在我們了解真正能降低受傷機率,讓關節更為健康、充滿彈性的是活動度,而非柔軟度。

事實上,目前科學上找不到顯著證據支持柔軟度能降低受傷機率的論點;反倒是有大量的科學研究指出,為了提升柔軟度而做的牽拉,與預防傷害之間缺乏關聯性。

(參考文獻[1]、[2]、[3])如果我們想要透過瑜伽練習打造更健康、充滿彈性的身體,體位法的練習方向應該更著重於活動度的提升,而非柔軟度。

另一方面,活動度已被認為是能減少損傷、並增加組織健康的方式。

在關節活動範圍內,隨著肌力與控制能力提升,能讓我們擁有更好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例如跌倒。

隨著身體組織將更為強韌,當關節來到比較大的角度──例如Hanumanasana時,也比較不易受傷。

如果我們想要透過瑜伽練習打造更健康、充滿彈性的身體,體位法的練習方向應該更著重於活動度的提升,而非柔軟度。

以下有兩個實例,幫助我們釐清柔軟度與活動度之間的差異。

當我們在Shalabhasana(蝗蟲式)或PrasaritaPadottanasana(站姿分腿前彎)中雙手身後互扣,抬起手臂時,這是提升肩膀柔軟度的牽拉練習。

因為在這個姿勢中,交扣的手指基本上已經「架住」了你的手臂,所以肩膀不需要太費力氣。

然而,如果在同樣的動作中,我們解開交扣的手指,並盡可能維持雙手相互靠近──那麼我們的肩膀便得立即跳出來工作,以維持雙手留在原來的位置。

這是提升活動度的牽拉練習,能在肩關節活動範圍內提升主動控制的能力,並增加組織彈性。

回到Hanumanasana的例子。

當我們以正常的方式(雙腿沒有主動用力)讓骨盆沉向地板進入動作時,屬於柔軟度的牽拉練習。

此時我們並未教導身體如何在這個姿勢下控制身體──而僅是被動地將身體推向活動範圍的極限。

但若我們改將前腳腳跟放在瑜伽毯上,並將前腳往前滑(雙手沒有撐地幫忙!),在有力量控制的前提下,盡可能讓腳往前移動,然後再慢慢地滑回來──這是以Hanumanasana提升活動度的練習方式。

這種進入動作的方式能訓練動作中的主動控制能力,由於過程中肌肉維持收縮,關節組織會收到要求繼續成長、變得更有彈性的訊號──這些會讓身體更為健康,減少受傷風險,並提升動作的品質。

活動度與穩定度請記得,柔軟度與關節可活動的幅度有關,而活動度則與進入、維持動作時的控制能力及肌力有關。

現在回想一下我們對於穩定度的定義:「系統受到干擾後,回到原狀的能力」,換句話說,穩定度意指對既定動作的控制能力。

你會發現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穩定度與活動度有著極度相似的定義──實際上,它們如此地相似,乃至於有些人將兩者視為同一件事!如果你打算在關節活動範圍中訓練肌力、提升控制能力以改善活動度,根據定義,你也同時改善了穩定度。

當身體能被控制時,便是穩定的。

活動度過高延續著上述的脈絡,我們接著討論何謂「活動度過高(hypermobility)」。

活動度過高的人,他們的關節能做出超出正常活動範圍的動作,且通常在這範圍內缺乏控制能力,因此被認為關節「不穩定」。

然而,若我們依循上述第二組「活動度/柔軟度」定義的脈絡,會發現所謂的「活動度過高」是一種誤稱。

因為所謂的「活動度」,指的是可控制的活動範圍。

當一個我們說一個人活動度過高,進入了控制能力以外的範圍時,便不再符合我們對活動度的定義──而是柔軟度。

因此,與其說一個人活動度過高,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過度柔軟(hyperflexible)」。

在一個詞彙能被清楚運用的理想世界中,「過度柔軟」是比「活動度過高」更貼切的說法。

「活動度過高/過度柔軟」的人常被提醒練瑜伽時要小心,因為在多數的瑜伽課中大量強調柔軟度的重要性,而這卻是這些人最不缺乏的。

但如果有更多瑜伽老師將注意力放在活動度,而非柔軟度上,那麼瑜伽將對這些活動度過高的人相當有益。

此時瑜伽課對於探索不穩定活動範圍極限的磨墨將減少,而更為強調在既有活動範圍內培養肌力、並提升主動控制的能力。

這能讓活動度過高的人繼續從事他們摯愛的瑜伽練習,並建立身體所需的穩定度。

釐清觀念的重要性在瑜伽中,我們使用了各式各樣的詞彙來描述身體。

隨著我們對相關概念掌握程度的提升,將能更有效地將這些概念應用在瑜珈墊上。

表面上,穩定度與活動度看似兩極,但若我們釐清它們的定義,會發現兩者相似到幾乎可視為同一概念。

相反地,柔軟度與活動度表面上看似同義,但當我們釐清它們的定義,會發現兩者截然不同,而對兩者區分的掌握能力,為我們的練習與教學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分享此文: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相關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個人網站網址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用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的迴響。

新文章使用電子郵件通知我。

Δ文章導覽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文章:腰大肌系列二:伸展緊繃的髖屈肌未必總是好主意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瑜伽對稱性的迷思歡迎加入粉絲專頁HsinYoga歡迎加入粉絲專頁HsinYoga我想收到最新文章請輸入你的E-mail一起加入其他395位訂閱者的行列電子郵件位址訂閱搜尋關鍵字:搜尋最新文章瑜伽師資訓練畢業了,然後呢?瑜伽教學的惡性循環關於如何選擇瑜伽研習的一些想法動作科學帶給瑜伽老師的五個洞見「如果會痛,就停?」──瑜伽與疼痛科學何時順位是重要的?調整的哲學、好處及風險樹式時腳踩在膝蓋旁會有危險,真的嗎?你是腹式呼吸還是胸式呼吸?這點重要嗎?教學時,學生身上有傷或特殊情況該怎麼辦?十個並非人人適用的常見口令盤腿應先盤哪隻腿?頭倒立時,頭部的承重是多少?山式的雙腳該平行嗎?練瑜伽時會麻、發抖、刺痛、暈眩該怎麼辦?瑜伽損傷的10個常見迷思陰瑜伽練習時,順位不重要嗎?瑜伽練習時,膝蓋不能超過腳踝嗎?究竟該不該捲尾骨?我45歲換髖關節,與瑜伽有關?後彎時,曲線應該是均勻的嗎?為何扭轉時呼吸如此辛苦?陰瑜伽的科學每間瑜珈教室,都該有一位真正的瑜伽行者拉肌肉,還是拉韌帶?薦髂關節不適?可能是太多不對稱動作所造成!前彎時,要不要彎膝蓋?瑜伽順位教學的歷史肩立式系列(3/4):為什麼我們很少教肩立式練瑜伽時,緊繃的腿後側肌群對腰椎的影響近期留言「匿名訪客」於〈關於膝蓋的瑜珈療法〉發佈留言「美美」於〈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做不到某些瑜伽動作〉發佈留言「Rekom」於〈瑜伽圈的神秘流行:關節過動症候群?〉發佈留言「SAMHUNG」於〈動作科學帶給瑜伽老師的五個洞見〉發佈留言「依依」於〈瑜伽流言終結者:當熱瑜伽太熱?〉發佈留言彙整2021年11月 (3)2020年10月 (1)2020年9月 (1)2020年6月 (1)2020年2月 (2)2019年12月 (1)2019年11月 (1)2019年10月 (2)2019年8月 (2)2019年7月 (2)2019年6月 (3)2019年5月 (1)2019年4月 (2)2019年3月 (1)2019年2月 (1)2019年1月 (2)2018年12月 (1)2018年11月 (2)2018年8月 (1)2018年7月 (3)2018年6月 (2)2018年5月 (5)2018年4月 (4)2018年3月 (4)2018年2月 (1)2018年1月 (2)2017年12月 (4)2017年11月 (2)2017年10月 (3)2017年9月 (1)2017年3月 (2)2017年2月 (2)2017年1月 (1)2016年11月 (2)2016年10月 (4)2016年9月 (6)2016年8月 (10)2016年7月 (9)2016年6月 (15)2016年5月 (15)2016年4月 (7)分類伸展&柔軟度(9)瑜伽亂亂談(5)瑜伽損傷(30)瑜伽教學(1)瑜伽教學:師資訓練(6)瑜伽教學:教學方法(6)瑜伽教學:概論(8)瑜伽歷史(8)瑜伽派別:熱瑜伽(4)瑜伽派別:艾揚格瑜珈(1)瑜伽派別:阿斯坦加(4)瑜伽派別:陰瑜伽(5)瑜伽派別概論(1)瑜伽流言終結者(5)瑜伽解剖學概論(3)瑜伽課面面觀(3)瑜伽輔具(1)瑜珈哲學(4)瑜珈療法(11)生命能量控制法各論(1)生命能量控制法概論(3)神經、血管(4)結締組織(8)肌肉各論(3)鎖印Bandha(3)關節(6)順位各論(13)順位概論(10)體位法各論(22)體位法家族:側彎(3)體位法家族:前彎(4)體位法家族:後彎(3)體位法家族:扭轉(1)體位法家族:核心(1)體位法概論(12)體位法評估(3)歡迎加入粉絲專頁HsinYoga歡迎加入粉絲專頁HsinYoga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