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著後起來打人!你不是在夢遊、而是得了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睡眠4階段裡,快速動眼期屬於做夢的階段,雖然眼部肌肉會快速轉動,但大腦會在這時控制骨骼肌不要運動,讓身體呈現癱瘓的狀態;而有RBD的患者,大腦 ... Skiptocontent 老王最近都會做被人追殺的夢,要在夢中拚命抵抗,隔天起來不但很累,旁邊的老婆還會抱怨「你昨天突然坐起來打人」,讓他非常困擾、搞不清楚這到底是正常的「夢遊」,還是「精神病」。

身體肌肉無法控制 一般俗稱的夢遊,其實應該稱為「睡遊」,患者只會溫和的走來走去、進行一些微小動作,而且清醒之後會完全不記得自己做過什麼;但有些人會出現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像是打人、破壞東西等,這並不是夢遊的症狀,而是「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REMbehaviordisorder,RBD)」。

在睡眠4階段裡,快速動眼期屬於做夢的階段,雖然眼部肌肉會快速轉動,但大腦會在這時控制骨骼肌不要運動,讓身體呈現癱瘓的狀態;而有RBD的患者,大腦無法控制肌肉不要動,因此會把夢中的情景演繹出來。

有這樣情形的人,夢中情景也多半是被追殺、跟人吵架、激烈運動等大動作,所以一旦無法控制,就很有可能傷害到身旁的人。

怎麼治療? RBD的患者多半是50歲以上的男性,而夢中的暴力傾向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從說夢話、肢體抽搐、揮手腳、到真正起床打人,是一種逐步演變的疾病。

由於RBD的發病原因來自大腦神經控制不良,追蹤也發現患者後續罹患帕金森氏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的比例比其他族群增高,10年內約有2~3成;而服用抗憂鬱藥物的人,也會因為影響腦部傳導物質功能,有可能引發RBD。

目前RBD患者可以使用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BZD)來治療,大約有9成的患者都可以治癒,但這類藥物有成癮性,所以如果有睡眠障礙,一定要儘快就醫,由醫師來評估藥物使用狀況,並按時返診治療。

延伸閱讀 90%的人曾感染EB病毒!可能得中邪般的愛麗絲夢遊症候群 安眠藥造成夢遊、暈眩⋯⋯老人家跌倒機率增加15% 文/盧映慈圖/許嘉真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302.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3.整理包/我確診了怎麼辦?還沒收到通知前必知的六大步驟2022-05-244.身邊有朋友、家人確診該怎麼辦?該怎麼篩檢及自主應變2022-05-165.COVID-19/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5-07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陽明研究:發現小孢子靈芝免疫調節蛋白質GMI有望降低新冠感染機會2022-05-23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打擊失眠大作戰 心血管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急診室直擊 未來醫學專區 飲食營養 糖尿病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查營養 美豬開放爭議 更多醫學專區▸ 更多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蔬暢高纖青汁免費索取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