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不會交朋友?最實用的法子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戳籃字,關注我
每天一個好故事+有趣有態度的育兒乾貨
文 | 涵涵媽
3歲左右是孩子社交能力發展的黃金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變得特別愛出門,想要和其他小朋友們玩了!
這時,有的媽媽會發現:孩子很內向,你讓他跟別人打招呼,他拽著你的衣角往後躲;
而有的媽媽卻是著急上火:孩子太頑皮,總是搶別人玩具,怎麼說都沒用。
雖然以上兩種情況截然不同,但一項兒童社交心理研究將他們——「被忽略的兒童」和「被拒絕的兒童」統稱為「不合群的兒童」。
同時研究表明,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干預,不合群孩子的社交地位將就此固定,日後也不會有什麼改善。
對此,媽媽們很是納悶:我有教導孩子怎麼跟小朋友玩,為什麼還是這樣呢?
事實上,除了先天氣質影響外,還與封閉的家庭教育分不開。
家庭是孩子學習人際交往能力的最初場所,在家庭中,孩子得到父母的愛、撫育和保護,通過與父母的良好互動,建立起對他人最初的信任關係,學習如何和陌生人相處。
同時,孩子也通過觀察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模仿和學習如何與人相處。
01
春節期間去參加同學聚會,往日的妙齡少女紛紛升級做了辣媽,拖家帶口地趕赴而來。
坐在我隔壁的高中同桌玲子,她懷裡抱著4歲的兒子浩浩,小朋友甚是乖巧,靠著媽媽懷裡一動不動。
而其他小孩呢,早就打成一片,在廳里四處嬉戲追逐。
期間有小朋友過來拉浩浩一起下去玩,但他舉著手機看動畫片,一手拽著媽媽的衣裳不肯放手。
有人上去逗他,孩子就會把頭扭過去,藏在媽媽懷裡。
玲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這個孩子從小身體弱,家裡人保護得緊,所以很害羞。
」 說完,趕緊把蝦殼剝乾淨放到孩子碗裡,然後拿紙巾給孩子抹乾凈嘴巴。
整頓飯下來,玲子不是在給孩子布菜就是擦手擦臉,自己也沒吃上幾口。
回去的路上,我不禁感慨說,「養一個不合群的孩子真是累!」
旁邊一同學連忙糾正:「有一個事事操心的媽,孩子才會不合群!」
想想也是,如果父母過分地溺愛孩子,事事包辦代替,孩子就會像藏在殼裡的蝸牛,缺乏試錯的勇氣和交友的能力。
一方面,孩子認為自己的需求父母都會滿足,不需要走到集體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家人長期的付出會讓他覺得理所當然,一旦進入到集體生活,當他發現外人不能提供相同的便利給他時,就會變得無所適從。
tips
對於那些天生比較內向、不願與人打交道的孩子,父母除了需改掉錯誤的教養方式外,還需要慢慢接納、給孩子更多關注和愛。
我們可以先在家裡進行角色演練。
假裝是一個自己玩得很開心的小朋友,讓孩子來交朋友,加入遊戲。
在這期間,家長要多花時間跟孩子交談,表揚他在集體中的行為,告訴孩子怎樣與人打交道,引導其社交能力的發展。
等孩子安全感足,自信心強的時候,就會用於向外發散。
如果孩子還是很害羞,父母可鼓勵他先找和自己性格相似的孩子一起玩,再慢慢去和其他更多的孩子接觸。
或者先讓孩子從自己舒服的環境裡去接觸他不是那麼熟悉的人。
比如說,邀請小區里的其他小朋友到家裡來玩兒,孩子作為家裡的小主人通過分享玩具,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平時自己最擅長的遊戲等來體會交友成功的感覺,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3-5歲孩子孩子的自我意識還未發展起來,缺乏自我評判能力,他們往往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尤其父母對他們的評價很重要。
因此,當孩子有社交方面的障礙時,父母不能急於給孩子貼標籤,說孩子「膽小」、「懦弱」、「壞」等。
只有父母先接納了孩子當下的狀態,才能給予孩子最好的支持。
02
如果在家裡,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孩子有求必應,沒有達到目的就打滾耍賴,父母又沒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很快讓步的話,孩子也會養成小霸王性格。
有個表哥,生孩子比較晚,所以陽陽可謂是爺爺奶奶盼了多年,終於盼來的大孫子。
再加上老人家本來就喜歡男孩子,因此陽陽就被寵的無法無天。
然而,這個在家裡做慣了小皇帝的孩子,在幼兒園卻事事不順心。
比如當小朋友在那裡玩玩具時,他會突然跑過去,一把搶過來,玩上不到三分鐘扔掉,然後又去搶下一位小朋友的。
於是,一段時間下來,小朋友們都躲著他,不肯跟他一起玩耍。
因為大家跟他在一起不愉快啊。
tips
對於那些容易和別人起衝突的孩子,他們主要的問題在於規則意識的缺失,比如不懂得「合作」、「協商」和「分享」。
那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這方面的培養。
比如在餐桌上,不必每一次都把孩子愛吃的東西全留給他,而是適當地分給其他家人,然後告訴他:「好東西人人都喜歡,所以大家要公平地、輪流地享用,不能夠一個人獨占。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將這種規則內化,再運用到和同伴的交往中。
或者,在給孩子布置任務的時候,可以布置一些一個人很難完成,需要多人配合完成的遊戲。
如此,孩子在遊戲時,遇到了障礙,就會積極地尋找別人幫助。
這樣一來,在商量。
協商和合作的過程中,孩子就會慢慢掌握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技巧。
03
還有一種孩子,性格不霸道也不懦弱,但就是他們沒有安全感。
在陌生的環境裡,他們會感到羞怯、緊張。
這類寶寶,要麼就是父母本身就不善於與人交往,或者夫妻關係不和,或者孩子經常會受到父母的批評指責,導致孩子感覺外界是不安全的,與人交往時就會退縮、逃避。
女兒四歲時,我們舉家搬到了城市,因為城裡住戶都是獨門獨戶,鄰里關係比較冷漠,相互間很少走動,所以孩子也很少跟同齡小孩接觸。
有時候朋友帶孩子來串門或者在帶她出門玩時,別的小朋友要跟她玩兒,她會說:「你不是我的好朋友,你走開!」弄的場面超級尷尬。
當時心裡也蠻著急的,還真是讀再多的育兒書,一到自己身上就方寸大亂。
好在,後來我安撫了自己,給孩子時間讓她慢慢來,最終她擁有了自己的一套交友模式。
當然,我們不能只等待,而是需要引導,因為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每當涵涵這樣做的時候,我會出聲制止她。
不講大道理,也不吼叫,只是說你這樣不對。
然後,等到別的小朋友熱心地幫助到她時,我會說:「你看,這個小朋友雖然不是你的好朋友,但他對你很好吧,還讓位置給你。
」
每每我這樣說的時候,她時而羞愧,時而欣喜。
漸漸地她開始接受了陌生小孩。
如今不論是去遊樂場,還是公園,亦或是別人帶娃來做客,她都能很快地跟小朋友玩兒在一起。
所以,對於孩子交朋友這件事,我們大人要先放下焦慮,相信孩子能做好這件事,這樣孩子才會真的交到朋友。
孩子也只有在經歷無數次成功和失敗的交往後,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tips
對於不害羞但也不主動的孩子,我們得先教會他們一些固定的社交辭令。
有的孩子和熟悉的夥伴玩的還挺好的,但一帶到陌生環境,就畏手畏腳,明明很想和人家一起做遊戲,卻張不開嘴,邁不動腿。
這是內向嗎?其實不盡。
3~5歲的孩子,不跟陌生的小朋友搭訕,也不會加入其它小朋友的遊戲中去,這正是他自我意識覺醒的一個正常反應,跟內向外向關係不大。
因為此時他們開始意識到了你我有別、親疏有別,「我跟XX是好朋友,我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
但這群陌生的小孩,我也想和他們一起玩,但是我不認識他們,他們會不會不喜歡我,不願意我加入呢?」
這時期的孩子只是剛剛開始有社交的萌芽,他們缺乏相應的社交技巧,不知道怎麼做,就在旁邊眼巴巴地看著。
此時,要想讓孩子能儘快地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打成一片,我們得教會孩子一些具體有效社交策略。
比如可以教孩子友好地向人詢問:「我想和你們一起玩,可以嗎?」或者當別的小朋友在遊戲過程種遇到了麻煩,可讓寶寶主動上前提供幫助。
ps
1、年齡較小的孩子(約3歲以下)不願交往是正常現象,因為這時他們還處在「單獨遊戲時期」或「平行遊戲時期」,也就是「自娛自樂」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遊戲時,較少的產生互動,但是他特別喜歡扎堆。
他看到和他差不多大小朋友的時候,他就喜歡加入進去。
等到兩歲半以後呢,孩子才會從平行遊戲逐漸地成為這種互動型的遊戲。
三歲左右的小朋友才會在這個過程中有更多的角色的扮演。
2、現在寶寶的成長環境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家裡沒有電視更沒手機,所以天天跑出去找人跳皮筋、扔沙包捉迷藏。
而如今iphone,ipad,網路遊戲隨處可見,只要一個人呆著房子內就能玩得不亦樂乎,誰還願意大汗淋漓地出去和別人玩呢?
老話說,「堵則潰,疏則通」。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讓孩子完全不去觸碰手機也絕非現實可行之計。
我們可以使用折衷之法,比如每天規定孩子看電視和玩手機的時間——半個小時,到了約定時間就收起來。
另外,我們還可以把孩子在電視手機中看到的內容,在現實生活當中用情景演練的方式演示出來,如此,能讓孩子把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聯繫起來。
提問
如果你家孩子不擅長交朋友的話,可以把你的煩惱留言告訴泡泡媽。
我會第一時間為您解答哦!(注意寫明孩子年齡、性別以及性格特徵哦!)
泡泡媽
我是一個帶娃工作深夜還要碼字的創業媽媽,也是一名資深童書編輯+兒童心理諮詢師+營養師+育兒師。
每天,我會發布原創育兒文章,和媽媽們分享我的心路歷程、育兒實戰經驗、親子故事等等。
另外,我對童書極度挑剔,偏執地滿世界給孩子尋找最好的產品,每周我都會帶著媽媽們團購最值得分享的童書。
如果你在育兒過程中遇到什麼困惑,可以留言告訴泡泡媽!
泡媽助理微信ID
paoma02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
隨時隨地深入探討育兒實戰經驗
社交能力決定孩子未來,3歲後寶寶培養方法,你還要忽視嗎?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孩子沉迷於遊戲世界,而不願意與外界交往。很多爸爸媽媽非常頭疼,孩子整天老是窩在家裡不出門,也不太願意與小夥伴一起玩耍,不會與人交往,見到生人就往後躲,性格也似乎越來...
原創:寶寶在幼兒園不合群怎麼辦?
孩子上幼兒園後,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能夠迅速地融入幼兒園的生活中,不愛與其它的小朋友講話,不愛與其它小朋友一塊玩,對於別的小朋友主動的問話也不回答,顯得很不合群,很孤獨。孩子在幼兒園時期不合群,是...
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和朋友交往
學齡前孩子的友情常常比電視劇更要戲劇化。前一秒還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下一秒就變成了「你不能來我的生日聚會」。這個時期的關係似乎很難穩定,但是你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和朋友交往。
孩子不愛說話、不合群,這是個「問題」嗎?
「我的孩子不愛和小朋友在一起,喜歡一個人玩。」「別人和他打招呼,他會後躲。」「他看到我和別人聊天,甚至會哭。」這是一個2歲男孩的母親向我傾訴的煩惱。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擅長社交、熱情、合...
小寶寶不和同齡人做遊戲,總黏著父母不放,可能是少了這能力
十一放假期間,和幾個同為寶媽的朋友相約帶孩子出去玩,一方面是想和許久未見的朋友們小聚,另一方面是想給孩子找幾個玩伴。本以為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會迅速融入到一起愉快地玩耍,誰知情況卻不盡人意。
創造機會讓孩子學社交
0-3歲是培養孩子們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時期。發現孩子不合群並不可怕,但要意識到,是時候幫助孩子交朋友了。也許孩子對於交友的確有困難,那麼父母就要給寶寶適當的指點和幫助。小雨今年三歲,可以和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