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鮑比如何說 媽媽才會聽》之精彩,堪比兒童版「說話之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和8歲的兒子分頭看了繪本《鮑比如何說 媽媽才會聽》,看完,我們交流心得,第一句話竟異口同聲地說:這本書寫的真好!
它最好的地方就是「接地氣」,書中寫的場景,大概每個爸媽都會經歷,再加上生動的描述,那些孩子、大人說的話,以及孩子認為自己沒錯,大人卻氣地抓狂,簡直畫面感滿滿。
而繪本中提供的解決辦法也特別得孩子的心,它沒有一味教孩子聽大人的話,而是教孩子追求雙贏,甚至可以通過語言管理大人的情緒,讓一個瀕臨發怒的大人,瞬間偃旗息鼓,這麼好的辦法,誰看誰心動。
而且,這繪本中涵蓋的溝通對象,有父母,有妹妹,有夥伴,父母也可以化為老師,妹妹可以化為弟弟,小夥伴可以化為同學,也就是說,書中說的這三類人,就是長輩、同齡和比自己小的人,全年齡段覆蓋。
兒子看完後,我問他:你最喜歡哪一段?
他說:我最喜歡什麼是折中這段——「有時候,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有時候,你做別人喜歡的事情。
而有時候,一個全新的好主意能讓你們兩個都喜歡。
折中的竅門就是一起找出對兩個人都好的事情去做。
」,我今天正好和同桌發生了一個矛盾,我覺得明天我可以找她一起,商量一個「折中」的辦法來解決。
理論說通俗了,孩子非但能接受,還很樂於實踐。
而我最愛的是這一句:「如果她現在讓步了,以後她會更生氣。
」。
這句出現的場景是:當孩子想用撒潑打滾哭鬧來要挾大人時,大人能怎麼做呢?無非就是讓步或不讓步,而這本繪本告訴孩子,如果父母讓步了,不是你的勝利,反而是更大的危機。
我喜歡這段,是因為這個理念很重要,不僅對大人,對孩子也一樣。
心理學認為:人不能壓抑,壓抑的結果必然是爆發,而不管以何種方式的爆發,都有很強的危害性。
這點應該讓所有孩子明白,同時,父母更要懂得。
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能感受到,我們貌似可以忍很久,貌似事情過去了便消失了,但其實沒有,情緒還在,並不斷累積、發酵,最後很可能在一件小事上爆發,這時已經無法溝通了,因為,這份爆發不是針對這件小事,是情緒需要出口,因此再強大的溝通高手,如果只是解決這件小事,都將無功而返。
那有情緒怎麼辦?要疏泄。
怎麼疏泄?表達出來。
怎麼表達?這本繪本中,有個很棒的答案:「告訴父母你現在的感受,然後,問問有什麼辦法,自己也再想想。
你永遠無法想像,當兩個人共同解決一個問題時,他們會想出哪些好主意來!」
為了補充這個答案,繪本中還提供給小朋友很多說話的公式,堪比兒童版的「說話之道」,比如:看到別人隨意動自己東西時,可以說:「我生氣了,我不喜歡你……(這麼做),我希望你……(怎麼做)。
」
現在家長都重視育兒,也知道繪本共讀的好處,但精力有限,而書海茫茫,選擇太多,要精準找到一本值得一讀,甚至值得反覆讀的好書不容易,而這本《鮑比如何說媽媽才會聽》,相信不會讓你失望。
end
大家好,我是一個8歲男孩的媽媽,也是職業心理諮詢師,在這裡我會把自己的育兒思考,透過心理學加以總結,並分享。
如果您喜歡,歡迎評論、轉發,並關注、訂閱@處處有心 謝謝!
接送孩子上幼兒園,該聊的和不該聊的
九月開學季,對孩子們而言是一段特殊的日子。他們需要努力調試自己,去適應新的環境和變化。與此同時,孩子和父母們的相處時間也更少了。不少父母同我抱怨孩子牴觸幼兒園,自己又太忙,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有效的...
想讓孩子學會好好說話,與他人愉快相處?快來看看這本繪本吧!
朋友最近向我大吐苦水,說自己5歲的女兒越來越任性,不會好好說話。孩子在商場看中一個玩具,非得要買,可是家裡已經有類似的玩具了。孩子不依不饒,一直說:「我就要這個,我就喜歡這個!」朋友不同意,孩子...
「都是熊孩子惹我抓狂發飆的」,這種病你有嗎?只這兩個字可以治
01「如果你不管教你的孩子,那你是不愛他。愛孩子的父母,小心地糾正,並從小引導他們。父母愛孩子的方式,就是在孩子還沒引起嚴重問題的時,就給予足夠的關懷來糾正不良好的行為。」 大約在我十歲左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