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懦弱無能」全因爸媽這種「性格」,爸媽可別再犯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勢家長與弱勢孩子,這種看似諷刺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卻非常常見。

一些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無奈兒子卻是怎麼都扶不起來的阿斗;很多有能力的父母,身後卻有一個膽小怯懦的孩子;在某些方面非常優秀的父母,卻有著一個在該方面表現很差的孩子。

都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那麼,為何有時孩子卻與父母的品行背道而馳?這些家長們也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呢?

首先,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多於引導

許多父母喜歡給孩子下達命令,要求孩子必須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孩子在懵懵懂懂時被迫去做一些事情,久而久之,會喪失自己做事的主動性,從而產生應付心理,甚至逆反心理,慢慢背離家長的初衷。

強行讓孩子接受生硬的道理,並不利於孩子的教育,在實踐中不斷引導孩子懂得道理,才更有助於孩子的成長。

如,在一項心理調查中,一位犯人說,他小時候,媽媽命令他要把好東西留給他人,不能總想著自己,否則便會受到責罰。

於是,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他慢慢學會了說謊,直到有一天被送進監獄。

其實,更有效的做法是,讓孩子將好東西分享給其他人的時候,讓孩子體會他人的開心程度與對自己的態度,從而引導孩子真正懂得分享的道理

其次,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多於表揚

很多家長對孩子有很高的要求,由此對孩子的批評也過多。

孩子在成長階段,做事情的主要動力之一是家長的關注與表揚,當受到的批評過多時,孩子會變得膽小,束手無策,甚至會發生習得性無助,即一種感到無能為力,喪失信心,無助的心理狀態,對孩子的其他行為也會產生嚴重影響。

尤其有些父母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做比較,這會讓孩子內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從而需要通過其他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自卑,如打架、炫富等。

而表揚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它不僅可以塑造孩子的良好行為,還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愉悅性與主動性,有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還有,就是我們對孩子的干涉過多,溝通過少

作為父母的我們,一般都喜歡對孩子進行干涉,甚至對一些事情進行包辦,從而嚴重束縛了孩子能力的發展。

孩子只有在自己一次次面對問題時才能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父母的過多干涉卻無形中砍斷了孩子的發展。

此外,一些父母忙於工作,與孩子之間沒有愛的傳遞與有效的溝通。

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關注,做事不喜歡與父母商量,變得特立獨行,甚至養成撒謊的習慣時,就很容易成為問題少年。

而且,良好的溝通是以互相尊重為前提的,這要求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遇事要詢問孩子的意見,形成一個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一起解決的家庭氛圍,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孩子懂得做事前也會徵求父母的意見,考慮父母的感受,不會莽撞行事。

總之,若家長站在品行的高點,俯視自己的孩子,那麼孩子也會逐漸習慣於仰視。

若家長俯下身來,站在孩子的高度,耐心陪孩子一起去經歷,去成長,孩子最終才能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父母怎麼應對寶寶叛逆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

如何培養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大方呢?

相信所有家長都希望自己培養出來的孩子體貼暖心、慷慨大方。只是日常中,我們常看到的孩子是這樣的:●買了好吃的東西,孩子自顧自地拿著吃,從未想過身邊的父母;●哪怕自己不喜歡的玩具也從不允許他人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