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時候,你該這麼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孩子偷東西,我們都會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那麼真正遇到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小時候偷了媽媽的錢出去買零食,結果回來被媽媽綁著狠抽了一頓。
好多父母得知孩子偷東西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孩子變壞了!
但其實打罵並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喔,我們要對症下藥。
那麼,從孩子到底為什麼會有偷錢這種行為開始。
為什麼「偷」?家裡環境貧窮,自己沒辦法擁有
源源家裡環境不太好,平時自己也根本沒有零花錢可用,有時候回家吃的的晚飯都還是在超市工作的媽媽偷偷打包的特價熟食。
有段時間學校里很迷一部叫《四驅兄弟》的動畫,源源也很想要一台來玩,可是他根本買不起。
那天他在商店裡朝著櫃檯上的四驅車玩具看了很久,環顧四周,趁著店主不注意偷偷藏起來走出了店門。
卻沒料到一切還是被店主看在了眼裡,一直跟著源源走到了家門口並告知源源媽。
貧窮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匱乏,很多時候這種匱乏會造成精神層面上的不滿足,如果沒有好好加以引導,還會導致誠信品德的缺失。
喜歡的就占為己有,是非界限模糊
臨近過年總是很多人吐槽,有的熊孩子年紀很小,去到別人家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占為己有,有時候去到別人家甚至會順手「偷」走別人家的東西。
然而很多父母並不在意,甚至覺得說孩子還小,喜歡就給孩子罷了。
每個熊孩子身後都必定有一個熊父母也不是不無道理,一些父母並不知道教育,從而導致孩子本身也沒有是非觀。
和別人比較,回家得不到滿足心裡不平衡
人比人,氣死人。
其實孩子的世界裡,也充斥著這種比較。
大家都有書包,但是那個孩子的就比自己的好;大家都穿著一樣的運動鞋,但是別人的就是比自己的高級。
回到家裡想讓媽媽給自己買更好的,卻被斥責說奢侈浪費。
要求得不到滿足,怎麼辦?比不過別人,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去偷了。
看著別人偷,壞榜樣的模仿
電視劇里,一個孩子變壞,背後總會有一個帶著大家的孩子王。
小區里有個孩子小寶就是這麼被帶壞的,天天跟著孩子王一起混,今天推倒別人的曬的被子,明天玩鬧砸壞別人家窗戶。
直到有一天,看到小寶爸媽急急忙忙地出門,這才知道,小寶這回真的闖禍了——跟著孩子王偷了別人手機!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原因主要就是以上這些,那麼,當孩子真的偷拿別人東西的時候,父母該怎麼辦呢?
1
分析原因,對症下藥
首先父母要和孩子好好溝通,詢問下到底孩子是為什麼要偷竊。
如果跟以上類型對號入座的話,那麼該打的打、該教育的該好好教育。
如果是因為貧窮或者是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去偷竊的孩子,給予他們滿足感和安全感是首要任務。
如果是因為占有欲或者是學壞而去偷竊的孩子,屢教不改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給予一些「教訓」,並且要及時給他們灌輸物權意思和誠信意識。
2
平靜地和孩子溝通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偷拿別人東西了行為時,第一反應都是暴怒,斥責孩子怎能變壞。
孩子輕則挨打重則挨罵,如此管教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
平靜的溝通其實非常重要,家長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而產生偷竊行為,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另外父母的情緒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溝通真實性,有些孩子迫於打罵下會產生進一步的撒謊行為,這樣反而不利於父母的引導。
3
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
因為貧窮而偷竊的孩子和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孩子,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終究歸於自己得不到。
其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的一些合理需求是可以去滿足的。
這合理需求的判斷主要有幾點:
一是不因攀比心而提出的需求;二是真切符合孩子當前需要的需求;三是在家庭經濟能力範圍內的需求。
4
和孩子制定誠信的規則
另外,還可以與孩子制定一些規則,並以此來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
王健林都說了,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掙他一個億。
滿足孩子需求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完成了什麼事即可實現。
不要害怕孩子犯錯,孩子天生就像一張白紙,白紙大家都知道,容易染塵,那麼家長的引導就是幫忙抖一抖這張白紙,讓灰塵掉落。
你小時候偷過東西嗎?為什麼呢?
該文由公眾號「親子早教分享」雪梨原創
轉載請申請授權
孩子第一次偷拿東西,作為父母該如何引導,能讓孩子感恩一輩子
調查顯示,無論是金領,白領,藍領,幾乎在小時候都有偷拿東西的經歷。當面對孩子偷東西,有的父母選擇打孩子,甚至說是暴打,有的選擇講道理,也有的選擇打與講道理結合,還有的選擇冷暴力,也有選擇罰款的…...
育兒終於不靠揍了,溝通還在靠吼?
昨天有位媽媽前來諮詢,問我們:「我看了無數育兒書,學了好多育兒方法,可是每次孩子淘氣都會忍不住一頓打罵。自己過後也很後悔,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今天因為孩子把書撕壞了,我又打了他....我要怎麼...
請正確對待孩子的偷竊行為 避免長大後變成「江洋大盜」
本文由媽媽夢原創 歡迎各位讀者點讚、評論、轉載、收藏。 孩子第一次有偷竊想法或行為的年齡,往往集中在5~8歲的年齡段,尤其以男孩子常見。女孩子也會有,但一般來說,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較早明辨是非...
孩子偷拿幼兒園的東西怎麼辦?他是在「偷竊」嗎?
最近從幼兒園回家,明明媽經常在明明的書包或口袋裡發現不是明明的東西。有時是一塊拼圖,有時是一個玩具,有時是幾個雪花片...不光是在幼兒園,有時去別人家玩,明明也會偷偷拿走喜歡的東西。為此,明明媽...
寶寶化身「咬人」小壞蛋,家長該如何教育?
寶媽有話說:2歲半的小女孩小米和天天在一旁玩耍,不一會兒,兩人因為一個玩具爭吵起來,吵著吵著,小米抓起天天的手,咬了一口。小米媽媽很詫異,小米一直是一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平時也沒有發現她有侵犯...
孩子偷拿家裡的錢,家長們應該如何教育?
很多家庭在發現「孩子偷錢」這一類原則性錯誤時,爸爸媽媽都會深恨自己教育失敗,對孩子恨鐵不成鋼,一時衝動便打罵孩子,「你怎麼這麼不爭氣!」「我是缺你吃還是缺你穿了?」還要埋怨自己命苦,怎麼養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