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美術課,跟中央美院好老師學一學怎麼引導小朋友更愛畫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畫畫是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做的事,也是媽媽們在家裡常常最方便引導孩子去做的事,不用特別複雜的工具、器材,也不用特別局限的場地環境,常常是一張紙,一支筆,隨處隨在都能開始畫。


從孩子一兩歲開始,我就在家裡為他準備了紙筆,每次坐火車出遠門,也總會隨身帶著紙筆,用畫畫來消磨時間,但是孩子的繪畫熱情也並非一直高漲,他們也需要伯樂,也同樣會遇到瓶頸期,如果爸爸媽媽再多做些功課,他們的興趣還會往更多積極美好的方向得到發展。

現在小孩子五歲半,在引導他畫畫這件簡單的事情之中,我自己對於兒童繪畫的認知也在挫敗與探索中,經歷著許多次的升級,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下,許多孩子發展的規律是共通的,或許會有一些借鑑的意義。

首先,一個越來越深入人心的理念的知行合一——不要用大人的眼光來鑑別孩子的塗鴉作品。

這個觀念我也很早就知道,但實際操作之中,也還是經歷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從知道到行出的認知轉換。

最開始的時候,我家的小孩子是畫各種好像沒有意義的線條,五顏六色的,或者只是單一的顏色,當時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畫了,就覺得很滿意。

再後來,他開始對顏料顏色感興趣,常常是把許多各種各樣的色彩都要塗在同一個地方,結果就往往是所有的顏色混在一起成了一團在大人看來毫無美感的的烏黑,同時紙張也被不斷重複的塗抹,弄出了一個又一個破洞,畫筆也是被他弄的斷的斷,乾的干,看起來很是可惜。

很長一段時間他就是這樣重複了,我也漸漸失去了欣賞他作品的耐心,開始批評他,試圖指正他,應該這樣畫,應該那樣畫,幾次略帶煩躁的指正下來,小孩子對於畫畫的興趣就越來越淡了,他開始不敢畫,總說自己不會畫。

五歲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很好的美術老師,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課堂上,孩子還是表現的很不勇敢,不敢嘗試,而且老師給了他畫筆和顏料,他也全然不去按照老師所引導的作畫,繼續沉醉在把所有的顏料混在一起畫出一堆黑色或者調出一桶黑水的活動里。

然而老師並沒有覺得奇怪和生氣,老師說,孩子是對色彩對顏料好奇,給他時間去嘗試,適當引導,他會好起來的。

那麼老師是怎麼做的呢?老師沒有像我曾經所做的,把紙和顏料畫筆遞給孩子,讓他們自己去作畫,而是始終在跟孩子共同作畫,有時候是在一邊看著,當孩子開始又在一個地方重複描畫的時候,老師會引導他去觀察所要畫的目標,比如一棵樹,孩子畫完了樹冠,那麼看看樹幹上還有什麼樣的花紋,樹上綠葉的顏色、形狀是不是一樣呢,書的周圍呢,上面的天空是什麼顏色,天空上可以有什麼呢?樹的下面呢……

於是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從她不斷圖畫的那一個點被引導開了,他開始為自己的整幅畫想的更多,也開始嘗試著去觀察自己所要畫的目標,一幅畫上,開始有了越來越豐富的色彩和內容。

老師的做法給了我許多的啟發,很多時候,我們不只是要對孩子我們全然看不出哪裡好的畫,違心的豎起大拇指,我們其實有許多引導的工作可以做。

另外,與其給孩子布置任務,不如跟他做同學,一起創作一起學習。

其實除了美術課上老師的引導,家長也可以就幫助孩子愛上畫畫做許多的工作,比如:

1、陪孩子多讀多看經典繪本,經典繪本里的插畫都是大師的作品,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帶孩子瀏覽一個個大師的美術作品了,而且有許多簡單的畫面,可以拿來跟孩子一起臨摹,在模仿中學習大家的用色與構思。

2、跟孩子一起畫畫。

我發現之前那種讓孩子畫畫的態度,孩子往往並不願意配合,他們覺得那是任務就會本能的牴觸和拒絕。

後來,我開始跟孩子一起畫畫,選好一個主題,然後一起開始畫,在畫的過程中彼此討論,各抒己見,跟孩子之間更像是同學的關係。

很多時候,覺得家長比孩子要更會畫,但又轉念一想,其實不然,家長的思維許多時候都是固定的,可能畫來畫去,雖然規整,卻也總是那麼幾副面孔,幾種技巧,但孩子卻全然不同,他們有全新的大膽的思維與創意,常常會給家長許多的啟發。

同時,家長樂在其中的態度,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激勵了孩子。

3、了解孩子繪畫的規律,會對我們賞析並幫助孩子更好的繪畫大有助益。

往往孩子們在簡單的直線、彎線之後,會首先學會畫圓,當然是不夠規整的圓的輪廓,他們可以畫圓圓的腦袋,圓圓的太陽,等等,再之後,他們會慢慢學會了畫矩形,長方形,正方形等等的,再然後才是帶有尖尖角的類似三角的形象,比如樹葉子、章魚腳、兔子耳朵、鯊魚鰭。

對於這一點的認識,是孩子親自教我的。

有一段時間,他對於課堂上老師布置的畫樹葉、章魚腳這樣的主題,總是畫的怪模怪樣,好像自己也總是沒太有信心,後來,發現,他是因為根本不懂得如何畫尖尖角而卡殼了。

學習中常常就是這樣,一個障礙沒能及時的排除,就會影響了後面的學習。

這個時候,幫助孩子排除障礙,讓他們多觀察多聯繫,就顯得非常必要和尤為重要了。

4、一起去看看畫展,去欣賞大自然,為孩子積累繪畫的素材。

很多時候,只是看見就已經足夠,因為一些必要的信息,已經在看到的同時,印到了孩子的大腦之中了。

還有很多的爸爸媽媽會在家庭生活中跟孩子一起發揮各種小創意,用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各種創意美術作品來裝點溫馨的家,這樣的實用價值無疑一定會讓孩子的創作更有激情。

幾點注意:

  • 在孩子學習畫畫的過程中,不要教給他太多成人習慣的固定畫法,這樣會限制了孩子們的創作,他們其實可以給我們更多驚喜的表達。

  • 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賞,去聽孩子講畫面中的故事,幼兒美術,很多時候更是聽覺藝術,因為他們所畫的,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所看到的世界,而是經過他們的幻想、想像加工處理過的世界。

    看完孩子的畫,別急著說」這畫的是什麼呀!「,不如聽聽他們講講自己的畫吧,裡面其實是會有許多故事呢。

總之,無論學習美術還是學習別的知識或者技能,爸爸媽媽對孩子的理解,兒童的視角,以及認真參與、淡定的共同成長的態度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們一起加油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樣選擇自己孩子適合的繪畫班呢?

許多父母多半都面臨著是否要送孩子去繪畫班學習的問題。為孩子選擇「繪畫班」是件大事情,家長不能掉以輕心。美術對培養孩子對文化藝術對世界的審美情感和自身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上有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作用,而...

不讓孩子亂塗亂畫,也許正在扼殺孩子的潛能!

最近陪孩子的時間少了很多,好在之前培養的一些自己「玩」的習慣,現在到是可以讓我省心不少。說到「玩」離不開專注,可以看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陪伴但不打擾,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比如她白天可以自己安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