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說話可不是小事,別因為你的無知讓寶寶變成啞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家長容易錯誤地認為BB不會說話,所以沒有必要和他交流。
但科學家發現,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面已經能夠對媽媽的聲音做出反應,從出生那一天起,聽力正常的寶寶對周圍的聲音就很敏感了。
所以即使寶寶不會回答你,你也要積極跟寶寶說話,一般寶寶在1個月時就已經開始模仿大人說話的樣子,只是寶寶各種器官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只能通過哭來與外界溝通。
寶寶雖然不懂得回應你,甚至有可能不懂得你在說什麼,但是他卻像個小雷達一樣,不斷地接收著你給他的語音訊息,儲備語言,等到發育成熟,便會在你不經意之間,蹦出一兩個「爸」「媽」的發音。
對於年紀小一些的寶寶,睡前故事是培養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
講睡前故事,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一定要讓講故事的過程變得有趣。
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如果能同時調動寶寶的各種感官,如眼睛、耳朵、雙手等,就會很好地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刺激智力發育。
但切記,睡前故事的內容要慎重選擇,最好選擇一些輕鬆、簡短的小故事,千萬不要選擇那些懸疑或情節過於跌宕的故事。
這樣不僅不能有助於寶寶安靜地入睡,反而會讓寶寶過於興奮,或者導致寶寶做惡夢,影響睡眠。
家長們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儘量語言統一,在家庭中交流語言不統一,寶寶想要模仿學習很難,他不知道哪個音是正確的,再加上寶寶辨別能力差,孩子變成了跟誰在一起就學誰說話,結果學習語言的階段拉長了,最後是連一套完整的語言也說不清了。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寶寶在該說話的年齡卻金口難開。
更為嚴重的影響是多種語言環境可能讓寶寶變成「啞巴」,即患上失語症或自閉症。
但對於還沒開口說話的寶寶,爸媽要多跟他們說話,這時可以讓寶寶看著爸媽的口型,通過口型可以增強寶寶的印象,也就可以建立視覺以及聽覺之間的聯繫。
當寶寶開口學說話的時候,爸媽們要多示範,鼓勵寶寶發音的時候讀准字,當寶寶用手勢來代替語言的時候,爸媽也不要遷就寶寶,能讓寶寶開口說就開口說。
或者是帶孩子去親戚朋友家串門,或者到公園,遊樂場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多的小朋友!
寶寶第一次開口喊爸爸就是跟爸爸親?醫生說:可別高興太早
相信很多的寶爸寶媽都是特備希望自己的寶寶開口說話的,寶寶開口說話的時候,爸爸媽媽都是特別興奮的,特別是寶寶第一個叫的人。寶寶開口,一是說明了寶寶語言功能沒有問題,二也說明了寶寶是聰明的,但是寶寶...
4個訓練法,讓寶寶早說話,口齒伶俐,遠離語言發育遲緩!
從寶寶們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能夠儘早學會說話,是每一位爸爸媽媽的殷切期待。但有的寶寶卻遲遲不肯開口說話,或出現口齒不清、發音跟不上等情形,讓家長們感到非常擔憂。正常寶寶在7-8個月時就會模仿聲音...
寶寶說話晚超過4~6個月,家長要提高警惕! | 智識
導讀:一般寶寶1歲多就開始學說話了,到兩歲已經能家人交流溝通了,可是也有一些寶寶說話的階段卻遲遲不肯開口,身邊的人總是會說「貴人語遲」,這樣的小孩以後更聰明,這樣的說法有科學道理嗎?媽媽們的困擾
兒童語言發展障礙及對策
一、寶寶不會說話,說話晚有哪些跡象?4個月大時:不會模仿爸爸、媽媽發出的聲音。6個月大時:不會笑或大聲叫。8-9個月大時:不會用聲音吸引你的注意力;還沒開始咿呀學語。滿10個月時:對別人叫自己的...
教寶寶說話,原來還有這麼多門道
「寶寶的語言啟蒙」專題,上一篇分享,主要是針對0~1歲,處在聽覺刺激階段的小月齡寶寶。這個階段家長引導的重點,不是去教寶寶說話,而是讓寶寶能夠高質量的聽。那麼今天這一篇,就是針對11個月以上,開...
與寶寶交流少,致三歲寶寶險成「啞巴」!
3歲男孩語言發育遲緩成「啞巴」一位媽媽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每天只顧忙著做家務,致使身體一切都很正常的3歲兒子連爸爸媽媽都叫不清楚,幾乎成了「啞巴」,語言能力僅1歲兒童的水平。孩子的
孩子語言發育落後!別擔心!家長做到這四點還可改善!
從寶寶們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能夠儘早學會說話,是每一位爸爸媽媽的殷切期待。但有的寶寶卻遲遲不肯開口說話,或出現口齒不清、發音跟不上等情形,讓家長們感到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