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生二胎最大的好處是這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家二寶前陣子入園了,本來,我預估了一個月的焦慮期,打起精神準備好好應對。

結果,二寶只用了3天,就完全適應了幼兒園,徹底出乎我的意料!

回憶兩次送「新生入學」的經歷,感覺準備工作都差不多,怎麼兩個寶寶的焦慮程度差距這麼大?

根據二寶入園後的表現,再結合當年大寶的情況,我發現,最大的不同,是我自己的「心理預期」變了,給孩子傳達出的情緒也變了。




從拒絕焦慮到接受焦慮

兩年前給大寶說:媽媽不希望你焦慮,媽媽要幫助你快快度過焦慮期。

現在給二寶說:焦慮是很正常的,媽媽陪著你一起。

送大寶入園前,我提早半年就帶著他參觀各家幼兒園。

一來是為了挑選更適合的學校;二來是想讓他提前熟悉,知道幼兒園是什麼樣的,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都幹什麼,消除他對幼兒園的陌生焦慮感。

也買了一些關於幼兒園的繪本讀給他聽,像《我愛幼兒園》、《幼兒園的一天》、《湯姆上幼兒園》等等。

平常在家搭樂高玩積木的時候,也會時不時提醒大寶:幼兒園裡面的玩具比家裡多多了,和小朋友一起玩會更有意思。

提前灌輸幼兒園很好的想法,目的就是希望他不要焦慮。

結果大寶入園後,反而特別焦慮,早上哭鬧著不願意去,去了之後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和老師也不怎麼說話,回家後就一直不停吃東西。



兩年後,到了二寶入園,順理成章進了哥哥所在的幼兒園。

沒有提前參觀,也沒讀繪本,也沒提前說幼兒園什麼樣。

入園前幾天,我有點擔心二寶會不適應幼兒園,她脾氣倔強,愛提各種要求,稍不如意就大哭,擔心她和老師小朋友合不來。

為此,我很認真的和二寶談了一次,說:上了幼兒園,老師和小朋友們不會無條件的讓著你的,你肯定會不適應,但沒關係,放學了就回家了,媽媽會陪著你、保護你的。

我都做好了「打上一個月焦慮持久戰」的準備,沒想到,二寶竟然和老師小朋友們相處的特別好。



現在想想,提前提醒寶寶該上幼兒園了,並不是一件好事。

全家如臨大敵一般,每天都重複幼兒園的這個話題,會讓寶寶變得不知所措。

強行要求寶寶不要焦慮,對這麼小的孩子而言,太不現實了。

也不應該提前給孩子灌輸「幼兒園有多好多好」這樣的認知,如果入園後的實際情況,並沒有之前給寶寶描繪的那麼好,反而會讓寶寶更焦慮。

既然入園焦慮是一定會有的,那麼開學前,家裡氛圍輕鬆一點,一切和往常一樣,也可以提前一周適應幼兒園作息。

寶寶實在不想睡時,也不勉強,就算上學後再調整,也沒什麼關係。

不排斥焦慮,預留出「入園焦慮期」,反而更能幫助寶寶緩解這種情緒。



從愛問到愛聽


兩年前一直追大寶:告訴媽媽幼兒園怎麼樣?今天你學了什麼?

現在對二寶:幼兒園裡的事,你想說,媽媽就認真聽;不想說,媽媽就不問。

大寶剛上幼兒園時,一整天見不到他,真的是又擔心又想念。

放學後,我就追著他,吧啦吧啦問一大堆問題,從吃了什麼,到上了幾次廁所,再到都和誰玩了,外教老師說的話能不能聽懂……

不停的問一大堆問題,像一個真正的老母親一樣,碎碎念表達著自己的關心,完全不顧及大寶的感受。

結果越問他越不說,偶爾應付一句,自己完全不主動提幼兒園的事情。

我只好去問老師,無外乎吃飯睡覺和參與了什麼工作,情緒怎樣,問的次數多了,自己都覺得,我怎麼這麼囉嗦呀!

其實,真的碰到特殊情況,老師會主動告訴家長,沒有必要天天追問,既然選擇了這所學校,就該充分相信老師,不要給自己和寶寶增加焦慮感。



換作二寶,第一天放學回來,我什麼也沒問她,反而她就會主動跟我說:今天自己吃午飯,吃的什麼;自己午睡,還和哪幾個小朋友玩了,玩的什麼,翻來覆去的重複這些事。

我就認真地聽著她說這些,不追問,只是配合的點點頭,說一些嗯、啊、原來是這樣啊。

聊著聊著,二寶哇的一聲就哭了,哭著說想媽媽,想在家裡,不想去幼兒園……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起來,跟沒事一樣,高高興興地跟著哥哥一起去幼兒園了。



在面對焦慮時,媽媽的「耐心聽」比「不停問」管用得多。

不停的追問寶寶本就不想說的事,只會讓他們更焦慮;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發泄焦慮的辦法,認可他們,相信他們可以自己調整化解,認真傾聽,再抱一抱他們,其實問題就自然解決了。



從好事到平常事


兩年前對大寶說:上幼兒園特別好,可以幫助你長見識,學好多東西。

現在對二寶說:所有小朋友都要去幼兒園,就像所有的大人都要工作一樣。

兩年前,當大寶不想去上學的時候,我總是跟他說上幼兒園的好處,說能幫助他成長、幫助他學習到更多的東西,然後把似懂非懂眼淚汪汪的他送進學校,頭也不回的就走了,當時覺得自己真是一個堅強又理性的媽媽。

現在想想,也許一個三歲的孩子,根本沒辦法理解我所說的好處是啥。



當二寶入園時,我就換了一種方式。

每當二寶不想去學校的時候,我就跟她說:每個小朋友都要去幼兒園,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一樣,就像我們每天都要吃飯睡覺一樣。

你可以不喜歡幼兒園,媽媽可以陪著你一起不喜歡幼兒園;但你不能不去上幼兒園,下課後媽媽一定會第一個接你。

沒有任何大道理,說得特別簡單,但我看得出來,二寶聽懂了,也接受了。



不要給孩子講那麼多難懂的「大道理」,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理所應當的平常事,孩子們自然而然就會接受並習慣的。



從鼓勵勇敢到允許脆弱


兩年前給大寶說:媽媽相信你很勇敢,一定可以克服困難。

現在給二寶說:媽媽知道你害怕,拿個喜歡的玩具陪著你去幼兒園吧!

不管是對男孩還是女孩的培養,我都希望他們能成為強大勇敢又溫暖的人。

但是一開始,我的方法有些偏激。

大寶剛上幼兒園時,不敢在陌生的地方睡午覺,寧可強忍困意,也不願休息。

我就鼓勵他說:媽媽覺得你是男子漢,任何事情都難不倒,像自己睡午覺這樣的小事, 你一定可以搞定!

確實入園沒過幾天,大寶就可以自己睡午覺了。

後來,老師才告訴我,很長一段時間,大寶都是抱著自己的小鞋子睡覺。

聽完後,我的鼻子有點酸酸的。

也許對一個三歲的寶寶來講,媽媽的過分鼓勵,有些殘忍。



換作二寶害怕的時候,我就改變策略,跟她說:媽媽知道你心裡有點害怕,不想去上幼兒園,這樣吧,你選一個喜歡的小玩具帶著,一起陪你去上幼兒園。

這時,總能把二寶歡歡喜喜地送進學校里。

老師發來照片,二寶就會用帶去的小玩具哄自己睡午覺。



有時候,寶寶害怕的情緒就在那裡,如果總幻想著讓小孩子勇敢戰勝自己,這種負面情緒是不可能解決的,只會逼得孩子更加焦慮(我們自己都做不到,何況這麼小的寶寶呢)。

允許脆弱,承認脆弱,寶寶才能順利的面對脆弱、最終走過脆弱,變成更堅強勇敢的人。



給孩子準備一個寶貝


給寶寶們準備一個「有安全感的小退路」,也是挺有用的做法。

開學前,我給寶寶們準備了電話手錶,告訴他們,如果在學校想媽媽,就可以視頻,媽媽會去保護寶寶們的。

面對分離焦慮症特別嚴重的寶寶,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其實關鍵點也不是一定就要隨時隨地進行視頻,而是讓寶寶們覺得,自己有一個很安全的小退路,如果實在難受了,總是可以看到媽媽的(真心感謝科技的發展)。

這樣,寶寶們真的就會安心很多。

從我家的情況來看,除了上學的第一天,大寶帶著二寶,和我視頻了一次後,就再也沒用過電話手錶。

但寶寶們確實很喜歡,每天都要帶上,是不是在他們心裡,這就代表了「永遠可以看到媽媽」的心理安全點呢?




焦慮的情緒不能避免,我們要做的不是儘快消滅焦慮,也不是一直逃避焦慮,而是直面它。

幫助孩子坦誠的表達出自己的焦慮,然後接住並消化這些負面情緒。

那麼,孩子的安全感就有了,心裡就有了嘗試新事物的底氣。

在國慶假期後,寶寶可能又要面臨一次「返校難」。

這次不要強迫他克服焦慮,試試輕鬆面對。

祝願天下的寶媽們,都能跟自己的寶寶一起,儘快度過入園焦慮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讓即將入園的孩子,愛上幼兒園

「我不去幼兒園,我不去幼兒園!」一到開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孩子哭鬧不想去上學不願意離開父母,特別是首次上學的寶貝們。還有的寶寶將情緒藏在心裡,表現為焦慮、情緒不穩定、寡言少語、寢食難安,甚至身體...

三娃麻麻分享寶寶入園準備經驗

那時候大寶三歲上幼兒園,我非常捨不得,甚至還傻著偷哭不過那是感動得哭。我很怕她害怕,怕她不習慣。在幼兒園的實時監控視頻看到她所做的一切行為,讓我覺得很意外,當很多小朋友因為剛上學不適應哭時,她...

家長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第一次入園的常見問題

正值開學季,對於初入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很多孩子不適應第一進入幼兒園的生活,基本都哭著跟說:媽媽,你別走,我不要離開你!」「媽媽,我不想上幼兒園,我要跟你一起回家」 看著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有些父...

孩子入園焦慮怎麼辦?你需要知道這3招

眼看就要到9月,又有一大波娃要進入幼兒園。鵝爸鵝媽們都準備好了嗎?朋友說去年他兒子去幼兒園整整哭了一星期。一個月之後老師和他說:他們班臨時插班進了一個新同學。當新同學開始哭,他兒子一本正經去勸別...

接送孩子幼兒園路上 該聊的和不該聊的!

轉眼間,寶貝們已經入園一個多月了,想起第一天的入園場面,各種哭聲四起。現在,一個月馬上就要過去了,儘管「哭天喊地」的景象還會時不時出現,小編相信很多寶貝已經開始慢慢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了。在幼兒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