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和娃的差別,其實是媽和媽的差別,媽媽強大了,孩子才會優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生活中隨處可見這樣的爸爸媽媽,總是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的勇敢、獨立自主、有創造力、有愛心……卻從來看不到每個優秀孩子背後的媽媽們是如何有智慧有愛心的教育孩子,而自己僅僅是做到了把孩子養大;
每當孩子的一些行為舉止出現不符合媽媽的期望時,媽媽不會在自身的教育上找問題,只會說孩子如何如何;
自己是頭「豬」,卻奢望孩子是條「龍」,隨時隨地以龍的高目標來嚴格要求孩子,對自己卻以豬的低標準放縱自己;
媽媽們從未真正的了解尊重過孩子,總是自以為是、想當然;孩子發生問題時,只是簡單的看到問題的「果」,從未深究過問題的「因」;
孩子們在一天一天的學習中成長,媽媽們卻固步自封、抱怨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
養育孩子很簡單也很難,簡單在於我們會本能的愛孩子,難在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困惑、迷茫、內疚、抓狂。
所有的一切,追根溯源,就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自我提升、更新育兒觀念和做法,開始一條嶄新的教養之路。
美國作家梭羅說過:多少人在讀過一本書後,開始了他生活的新紀元!一本書,能解釋我們的奇蹟,又能啟發新的奇蹟,這本書就為我們而存在了。
我們不奢望讀一本書就能開始生活的新紀元,但總會有一句話或者一個核心思想讓我們受益、收穫,如同一根蠟燭的光亮,讓我們也能真實的感受到溫暖和前行的力量。
兒童教育專家、"媽媽加油站"創始人羅玲的《媽媽強大了 孩子才優秀》這本書就如同黑暗中的那根蠟燭,為我們照出一片光亮來。
只有媽媽強大了,孩子才優秀,所以媽媽們請停下管教孩子的腳步,走上讓自己強大之路,我們才是最能幫孩子的那個人。
這本書全面而又詳細的介紹了孩子成長中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同時又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為我們培養孩子孩子的情商、人際交往、德商、自立、以及媽媽們自身的心靈成長等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讀懂孩子
羅玲老師形象的比喻養孩子是農活,要了解時機、節氣。
如果一個人喜歡愛好園藝,他肯定會花大把的時間在這上邊,給花草樹木鬆土、施肥、澆水,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是喜歡陽光照射還是喜歡陰涼多水,只有了解了花草的這些情況後,才能更好的打理它們。
所以,我們家長要多了解,多學習孩子的成長規律,才能在恰當的時間做恰當的教育,做到心中有數,在問題來臨時不至於手忙腳亂或者和科學的育兒理念背道而馳。
時刻要充滿"愛的油罐"
愛的油罐如同感情儲蓄,要求媽媽們不斷的給孩子高質量的關注和愛,建立親密的親子連接。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科學育兒的基礎,否則在多的育兒知識和技巧都沒有用武之地。
羅玲老師也說:"其實在養育孩子方面,父母最大的一個任務就是給孩子心裡的那個油罐不斷加油。
"
家長的權威來自家長的正能量
管教孩子的一個「雷區」,就是和孩子搞「權利爭奪戰」。
孩子的一切我們做父母的都是理所當然的插進去參與進去,美名其曰,我們有權利和義務管教孩子,給孩子下號令、以為自己的人生經驗豐富學識淵博,可以給孩子更好的幫助;認為孩子是錯的,自己是對的。
和孩子發生衝突時,總是要處於敵對狀態,非要爭論出你是錯的,你必須聽我的。
如果我們是這樣的理解家長的權威和使用家長權威的權利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不論孩子多大,他都需要知道一個界限,根據年齡逐步給孩子建立規則,把握好對孩子掌控度的分寸,給孩子適當的自主權。
嘮叨、指責、批評、體罰、責罵這些都會降低家長的權威,家長真正的權威來自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和支持,對孩子的尊重、信任、理解,以及父母言行一致的榜樣……
做內心強大的家長
我們在做父母之前,先做好自己,讓自己內心豐盈富足,好好的愛自己,只有自己心中有愛才能給予別人。
如何變成狀態飽滿的家長,羅玲老師分享一些很有效的做法,可以讓我們改善自己的狀態,變成能量滿格的家長。
-
休息
-
多做身體運動
-
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寵自己學
-
會給自己情緒清零
-
你可以隨時決定讓自己轉念、開心
-
讓自己變的更真實,接納不足與不完美
-
接觸積極樂觀的人和資源
-
開點兒玩笑
-
保證每天有機會自己獨處幾分鐘
-
你需要主動做一些事情,不論那是怎樣的小事
-
嘗試新事物新習慣,做一些小的改變
-
接觸大自然與藝術,閱讀文學等「閒書」
-
對父母表達你的關愛,給家人親情帳戶存款
-
不要被經濟壓力困住頭腦
-
凡事多留出一些時間事情通常沒有你當時以為的那樣重要
-
關注宏觀的世界
-
關心別人,為他人付出
-
找到自己的目標,過一種積極投入的生活
-
記得多多微笑
在育兒道路上,我們從未是孤獨的一個人在前行,總有鼓勵、支持、幫助與我們相伴。
讓我們為做更好的媽媽而加油!
為人父母,到底要不要跟孩子做朋友?
前幾天,在某論壇上看到一位寶媽求助:「我女兒都4年級了,自制力特別差怎麼辦?我倆都商量好的,放學先休息、吃水果,然後寫作業,但是她現在休息完了也懶得去寫作業,不管我再怎麼哄,就是磨磨蹭蹭不願意寫...
養育00後、10後,父母們到底需要怎麼養?隨意、自發、科學、系統?
今天在一個網絡文章上看到這樣一句話,與大家一起分享!--專家研究表明,母親是怎樣的人,孩子有70%的可能會像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里,70%的影響來自於家庭教育。然後才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