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不僅是孩子心情的表達,也是能力的一種培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繪畫不僅是孩子心情的表達,也是能力的一種培養
華夏旺族教育
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
有人要質疑了,那這個問題我們先放一放,
先看看下面這兩張圖:
熟悉嗎,有沒有共同點?
比如太陽是紅色,外面有一圈黃的光,草地綠綠的,有小草一簇簇的長,太陽留一半...
小時候我們習慣於玩塗色遊戲,習慣老師給我們講的什麼什麼應該怎麼畫,習慣拿著繪本照著畫......後來,有一次小朋友們一起玩,大家隨便畫畫玩,自己拿著筆不知道畫什麼,還是畫之前畫過的,相似的,後來覺得了無興趣,最後畫畫好像離我們越來越遠......只是在一些社交軟體上看到別人的畫,評論下「羨慕會畫畫的人」...
這故事,熟悉嗎?走過嗎?無奈嗎?心痛嗎?... ...
日本著名兒童教育專家、畫家鳥居昭美的《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說「繪畫和語言一樣,是一種表達方式。
」它不能簡單地用技巧做標準,更不能限定好了一個框框去填滿,而是要基於生活所見所聞,因為真實、感動、觸發靈感而創作表達。
教孩子畫形象,畫形象給孩子看,指導孩子用色,讓孩子全部塗滿顏色... ...這些行為其實是用好心完成了一個有一個揠苗助長的教育。
我們曾經被這樣的方法誤導,現在又犯了這樣典型的錯誤,那孩子的創造力是不是要毀到自己手了,別著急,先看看在小編摘錄的內容:
1.繪畫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1)孩子的畫和嬰兒的哭是一樣的,僅僅是直接表達心情的一種方式而已。
孩子不能用語言來充分表達,又不能靠書寫文字來表達,他們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現。
所以,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聽」的,就是這個意思。
更準確地說,孩子的畫是「聽」了才能夠明白的東西。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只有被「聽」,他們的繪畫行為才有意義。
被「聽」,被理解了,就有了表達的樂趣。
因此,對於孩子的畫,作為母親最重要的態度就是去「聽」,去了解,去感受!
畫畫是在我們充分學會用語言和書寫來表達自己之前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大家都說「見字如見人」,其實「觀畫如觀影」,畫裡面有繪畫人表達的情感在裡面,孩子的塗鴉也是,媽媽要做的就是去了解感受,而不是給孩子的心情設置框架。
(2)不要以大人的審美,去特別讚揚孩子其中的一些畫,去傾聽
如果那樣,孩子可能就會為了讓媽媽高興,去反覆畫某一類型的畫而忽略了自己情感的表達,或者按照媽媽的要求畫,束縛了自己的手腳。
正確的做法是去傾聽,去理解孩子在畫里要表達的內容。
孩子會因為媽媽對自己的畫、對自己想說的故事真正感興趣而高興起來。
2.繪畫也會長蛀牙
(1)孩子剛剛開始畫點什麼的時候,大人就畫一些人的臉呀、汽車的形象呀什麼的教孩子畫,或者孩子一要求,就畫出一些物體的形象來給孩子看……這樣的經歷,大概每個媽媽都曾經有過吧。
孩子一央求「畫一個吧」,就畫給他看,孩子就笑容滿面,非常高興。
孩子一央求,就畫些物體的形象給他們,就如同給孩子吃糖果讓他們長蛀牙一樣。
這個應該是媽媽們都經歷過的吧,讓孩子畫畫,就非讓你畫,你畫了一大堆,孩子一幅都不畫,你說隨便畫,孩子說不會不會,媽媽隨便畫吧。
知道問題的嚴重了吧。
(2)但是,繪畫不是要記住形象,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通過形象表現出來。
用來表現想法的形象不是別人教會的,而是自己創造出來的。
就像我們小時候為什麼創作畫拿著筆干想就是不知道畫什麼好,因為沒有要把想法表現出來的衝動和習慣,反而在琢磨應該畫什麼。
3.教了畫形象會有什麼後果?
(1)繪畫需要以下五種基本能力:動手能力、眼睛的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情感和熱情、社會能力。
通過繪畫, 這五種能力也能夠得以進一步地發展。
但是,教孩子畫形象,會逐漸阻礙這些能力的發展。
教孩子畫形象,最嚴重的,是語言能力的發展遭到沉重的打擊...
是不是覺得說的太嚴重了,有這麼駭人聽聞嗎?我們看具體的怎麼說。
(2)語言被稱作第二信號系統。
像杯子、碗這樣的具體事物,即使現在不在眼前,我們也可以通過語言想像它們的樣子。
因此,當聽到「媽媽在做飯」這句話時,我們就會在大腦中想像這一情景,並把它畫出來。
語言的作用就是讓腦海中能夠浮現不在眼前的事物。
因此,一旦教了形象,孩子就不再依賴作為第二信號系統的語言,而是按照成人教授的形象來畫畫。
這樣一來,孩子的繪畫方式就被改變成否定語言作用,即否定想像能力的繪畫方式了。
這種通過語言想像,在腦海中重現影像的重要能力不通過訓練是無法養成的。
反過來講,繪畫也是在訓練和提高語言的能力。
是不是覺得理解了,這也就是剛開頭的問題,為什麼說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繪畫是孩子第二信號的語言,不通過無法養成,所以畫畫同樣也在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
(3)教孩子畫形象,就像是過早地給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鏡,孩子因此變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說,無法概括自己的想法。
4.已經教了形象怎麼辦?
(1)媽媽們應該察覺到自己的失誤,如果能儘早留心採用適合孩子年齡的方法,孩子是有可能發生改變的。
孩子的畫也會漸漸地發生變化。
年齡越小的孩子,糾正得越快。
(2)不要給孩子很多種顏色,只給他一種他喜歡的顏色。
除了粗的馬克筆之外,還要給他像蠟筆(蠟質較多較硬的那一種)、鉛筆(3B~6B)等其他繪畫工具。
要給孩子像掛曆紙一類的大一些的紙。
馬克筆可選擇水性的,即使弄髒也沒關係。
(3)如果教過畫形象,應該立即停止教孩子畫形象,只是讓孩子稍稍看一下就可以了。
讓孩子立刻回到原本的自由繪畫方式。
從這個時期開始這樣做還來得及。
(4)孩子老是央求你來畫,生硬的拒絕也不是好方法,可以以孩子這個階段畫畫的方式一起畫,比如2歲還是主要畫圓圈的時候,那就一起畫圓圈吧。
因為2歲的小朋友還並沒有發展到先計劃畫什麼,再實際去畫的階段,而是先畫出來,再解釋出來自己畫的是什麼,可能媽媽問是蘋果,爸爸問是球,這也是為什麼1~2歲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去「聽」畫,在適合的時候問問這是什麼就足夠了。
5.有一個詞叫做「薰陶」
「薰陶」是個很神奇的力量,就像藝術不一定非要鑑賞,懂得鑑賞,是讓體驗更進一步地提高,但並不代表說不懂鑑賞等同於沒有意義。
有機會去某個知名畫展,好的藝術展覽,不要覺得孩子還小看不懂沒必要去,你從小給孩子薰陶,把他的品位吊得高,眼界打開,這就再也難降下來。
理性的「懂」和感性的「懂」不是一個概念,對於兒童美術教育,你不必擔心他們是否能像解數學題那樣把藝術說出個123來。
小孩子去看展只要沒有打擾到別人就並無不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某個孩子被某個藝術品的某個點擊中了,你怎知一個孩子看到的不比你多呢?
教育寶寶太忙?沒有關於藝術的渠道?工作太受時間的拘束?
華夏旺族教育整理推薦
孩子想畫卻畫不出來?這三個方面你需要知道!
『 孩子說得多畫得少,怎麼引導?孩子畫不出來,為什麼?孩子老要我幫她畫,怎麼鼓勵TA自己畫?』這三個問題,都和「畫畫的主動性」相關。對於學畫畫的孩子來說,有想畫畫的衝動、能用畫畫表達清楚自己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