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夠優秀,你的教育方法一定中了誤區,看了得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多數的家長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這個「望子成龍」或「盼女成鳳」的希望能否成為現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否必然成為「獨生代」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所在。

可是,需要警惕,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會適得其反。

以下是父母教育孩子經常犯的錯誤,你中了幾招?

誤區一:按自己的要求塑造孩子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正確的路上走。

即使孩子不適合,或者不喜歡。

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

犧牲了和諧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追求一些莫名其妙、不見得正確的父母的理想。

誤區二:父母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

由於父母不想讓自己失望,就不斷地給孩子施壓。

當孩子為了家長的期許不斷迎合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

他只能緊緊 地抓住他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得來的「優秀」。

這樣「優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

誤區三:對孩子不滿意時就貶損、體罰

其實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內疚,這個時候父母再責罵他,會讓愧疚變成反感再到破罐子破摔,或是暫時隱忍不發作,卻從此埋下了心理疾病的引子,隨時可能爆發。

誤區四:忽視與孩子溝通

孩子自二歲起,即存在思想意識。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最初不成熟的看法。

作為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不成熟的看法,然後加以引導,而不是一味無理訓斥。

誤區五:忽視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也存在心理上的承受力,這跟大人是一樣的。

由於人才競爭日益激烈。

致使家長產生急躁情緒,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龍。

如有的家長把多種能成才的「武器」,都往孩子的小腦袋裡灌輸。

既要孩子學彈鋼琴,又要孩子學電腦。

既要孩子成為科學家,又要孩子成長為藝術家,這種心情,雖然可以理解,但也要記住,孩子在漫長的學琴時間中,失卻了童年應有的歡樂和興趣。

誤區六;說教太多、自己身教太少︰

許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

要求小孩要有禮貌,自己卻一天到晚對孩子破口大罵。

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對父母的反感。

誤區七:只關心學業,忽視其他生活能力的培養

「現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對孩子的投資全都放在功課成績上,」學校只能給畢業證書,卻不能給就職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不是競賽的結束,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的開始。

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於孩子內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樂、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關心。

誤區八:孩子成炫耀比較對象

這是絕大部分家長的通病,當家長經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的時候,孩子也會認為自己無能,從而喪失自信,走向自卑。

誤區九: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買旅遊鞋!你進入前五名我們就全家去旅遊!很多家長都把這個視為一種對孩子合理開明的獎懲舉措!殊不知,這帶給孩子潛意識的訊息是:符合爸爸媽媽的標準,才是被愛的。

然後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付出失去自己的代價!

誤區十:害怕輸在起跑點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是許多父母的信念。

為了及早作好準備,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種競爭力的迷思。

孩子的成長有他的節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

誤區十一: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量。

應該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利,把他當一個成人來尊重。

這個尊重是從出生換尿片開始的。

換尿片前,先和顏悅色地告訴他要換尿片了,請他忍耐一下。

不被尊重的人以後也不知道尊重別人。

誤區十二:保姆、爺爺奶奶帶孩子

很多中國父母以為孩子只要有人看著,沒有生命危險就好。

其實從出生開始,孩子就需要和別人交流,尤其是和父母交流。

我們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沒有關注的環境下長大的,缺乏愛的安全感,終生追求那童年時期失去卻永遠追不回的愛。

誤區十三:父母的愛成理由

很多父母常對子女說的一句話:我們這樣做,也是因為愛你,為你好啊!想用這句話堵住子女的反駁。

總之,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很高的藝術,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一項偉大的事業。

它要求家長綜合多方面的知識,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學習、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養等方面獲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潛力完全發揮出來。

所謂「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個人的驕傲與輝煌,從大處看,它可能造就一個民族的自豪,乃至成為社會文明與進步的象徵。

不過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應該因人而異、因勢利導,不能一概而論。

希望我們做父母的都能夠在孩子身上多花點精力、多動點腦筋。

最起碼應該把我們的下一代教育成一個自食其力的、不為社會所累的、對社會有用的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正確的教育方式 4種育兒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眾所周知,孩子的成長好壞和父母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每個家庭的育兒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家的目標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能有出息,所以,我們想告訴大家有哪些方式會毀掉孩子的前程,了解了這些知識,才能...

父母教育孩子的五大誤區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指路人,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父母往往是出於好心卻辦了壞事,在教育上的失誤,給孩子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