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寶寶的這些調皮行為,原來都是因為敏感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各種敏感期,就很容易因為某些「不乖的行為」錯怪孩子。

所謂敏感期,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彆強的時期。

今天只截取0-3歲孩子常見的敏感期做展開,幫助媽媽們答疑解惑那些不知道該不該管的小事兒。

別說我餓我也不是寂寞——口腔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一點,是口腔敏感期。

無論成人怎麼阻止,孩子總把手放進嘴巴,而且吃的津津有味。

千萬不要認為這是壞習慣而去阻止孩子。

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入口的東西相對乾淨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如果順利渡過,以後再也不會用嘴啃食物之外的東西。

有些孩子進入幼兒園、小學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習慣,甚至延伸成別的不良行為,例如:愛吃零食、吐口水、罵髒話!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口腔敏感期沒過渡好有關。

實戰經驗:

把孩子送進嘴裡正在啃咬的東西硬奪出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就像你進了一家最喜歡的餐館,點了一份早就令你垂涎欲滴的沸騰魚,一口魚肉剛塞進嘴裡,服務員就過來把你嘴裡的魚肉摳了出來並連盤端走。

沒有什麼不一樣,對於出生不久的寶寶,他可以啃到的每一樣東西對他來講都新奇無比。

你知道當寶寶學會把手送到嘴裡的那一刻對他來說有多麼的神奇麼?

我曾抱怨過CC怎麼總是學不會吃手,等她進入口腔敏感期之後,我非常興奮,跟C爸給她準備過各種千奇百怪的探索物。

只要放在嘴裡沒危險的,洗乾淨的都可以吃:積木、玩具、充電器線、塑料製品、金屬製品、各種質地的布料(絲綢、棉麻、針織…)

其實,我們只是想讓她認識各種事物的性質(比如涼熱,軟硬,味道,性狀等等)。

非常慶幸,雖然這個階段CC吃的很瘋狂,但是因為有效引導,她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

小科普

口腔敏感期過渡時間的長短跟所提供的滿足條件有關。

口腔敏感期嚴重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會搶別人的食物、撿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

此敏感期如被壓抑,會導致其它敏感期的延遲,並且可能以其他表現形式來彌補此期的滯後。

比如一歲時得不到滿足,兩歲會咬人。

兩歲得不到滿足,上幼兒園會吃筆,啃手指甲,甚至上了小學還會繼續吃。

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為孩子提供自由選擇和享用食物的機會。

別說我厲害沒教養——手腳敏感期

和口腔敏感期後期重疊的,是手的敏感期。

寶寶愛用手扔東西、用手指摳小窟窿;與手的敏感期後期重疊的是腿的敏感期,甚至會出現「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為。

(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只是在進行肌肉運動的練習)。

有時候常常兩三個敏感期同時交叉出現。

這個時期的攻擊行為是非常普遍的,有時候孩子打人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所以有的孩子高興的表現也是打人、咬人。

他們常常懷有一種玩的心理去試探自己的行為能力,或者試探大人們的反應,打完人後他們就等著看「好戲」,對他們來說打人是正在進行的一項重大試驗。

實戰經驗:

這絕對是一個挑戰大人耐力的階段,CC腿的敏感期表現不是非常的明顯,但是手的敏感期表現卻相當激烈。

有段時間她每天都打人,打完你的臉就看你的反應,你笑她就笑,你怒她更樂,完全說不通道理。

雖然早已知道孩子的敏感期,但我依然絕望的以為完蛋了!這麼小就打人,以後還不翻了天。

好在C爸比較理智,每次我被CC的耳光扇的準備發飆的時候,他就跑來強化科普「兒童敏感期」。

說他家CC只是在進行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

我也想讓她練習,可是我也不想挨耳光好麼?

後來經過我長期摸(ai)索(da)總結,當你發現孩子「準備動手」的時候,制止他最有效。

但是這個時期的大部分孩子已經非常有主意了,一副不打著你誓不罷休的架勢,這時候應迅速轉移注意力。

如果已經被打了,千萬不要表現出很生氣的樣子,這個時候你的情緒波動越大,越能引起寶寶的興趣,使得孩子認為這個動作可以引起成人的注意,越發反覆出現打人動作。

孩子天生愛嘗試並重複那些能產生有趣、刺激後果、引起成人注意的行為。

正確的做法就是讓行為後果變得毫無意義,他自然就放棄了。

手的敏感期另一個階段就是扔東西,CC會把茶几上的所有東西都扔到地上,一件接一件,緩慢又有序,也不管你是茶杯還是水壺。

CC這一項技能直挑C爸,身為一名患有多年潔癖病史的醫生,他允許你天天扇他耳光,但是不允許你一次又一次的弄亂他收拾的井井有序的台面。

所以故事的最後,就是家裡的茶几上不再放任何東西,直到CC渡過了這個敏感期。

別說我自私吃獨食——物權意識的敏感期

兩歲多的孩子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常常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麼東西都不肯和別人分享,甚至媽媽也要不到他手裡的東西。

千萬不要認為孩子自私,非要把他這毛病改掉不可。

其實這是在進行物權歸屬的練習,通過對物品歸屬權的確認,來認知他與物品的關係。

國外的教育專家常說兩歲孩子的哲學是「我的,我的,什麼都是我的」。

我們也應該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亂貼標籤。

順利渡過物權意識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現特別明顯時,不要和他較真儘量順著他。

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情況不同而定)。

之後尋找到適當的機會,即別的孩子與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時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享給你玩,你高興嗎?」當他點頭時,再告訴他「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

就此可以打住,別馬上強迫孩子。

如此反覆幾次之後,讓他嘗試把玩具分給別的孩子,通過練習他知道玩具是屬於他的,分給別人玩之後還是會要得回來,和別人分享大家都快樂,這樣他就慢慢願意分享了。

大部分孩子在三周歲前後進入分享階段。

實戰經驗:

CC基本從一歲十個月開始,就會有意識的說「我!」,雖然只說一個字,但是那表情、那語氣完全一副「這都是老娘的」的架勢!

其實當你知道敏感期這回事以後,對孩子的行為就會非常理解,也會覺得很多行為都非常好笑。

C媽的意見是,當你的孩子只有一顆糖時,別逼他去分享。

你若真想幫孩子學習分享的話,先給孩子準備一把糖。

小科普

1、處在強烈的物權意識確認期的孩子,大人千萬不要去逗引孩子,強搶孩子手中的東西,讓他哇哇大哭,然後羞他「你真小氣!」這是絕對不可以的行為!

不斷的給孩子貼這樣的標籤,他永遠學不會分享。

孩子要先清楚他對自己的物品擁有自主權,之後才談得上分享。

三歲之前千萬不要急著培養孩子這項「大公無私」的品質。

2、當孩子能分享的時候,把東西分給我們吃,我們一定要接受。

不要說「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這樣就是拒絕孩子的分享,給孩子帶來的感覺是失望,孩子就會把分享和失望聯繫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樂,慢慢就不願意分享了。

C媽說

事實上,孩子人生的頭三年對他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在免疫系統的發展完善方面,還是在人格的健全發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發展方面。

他們是第一次當人家寶寶,我們也是第一次當人家爸爸媽媽,成長的道路上育兒育己,共同進步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有這個壞習慣,滿足TA比吼娃管用一萬倍!

最近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孩子自從入園後,遇到的大都是爭搶以及攻擊這些事兒。甚至在孩子的書包里,常常發現不屬於他的「新物品」……昊昊媽:周末我幫兒子收拾玩具,意外發現多了12色蠟筆,於是問兒子。兒子...

不是寶寶不聽話,而是寶寶敏感期到了!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不多不少的有些行為爸媽是不能理解的,很多家長會糾正寶寶的一些行為,但是後面會發現寶寶還是會做出這些行為,誤以為是寶寶不聽話,其實是爸媽們不知道孩子在各時期存在著敏感期。很多...

給年輕媽媽們的一封信。

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反覆操作某一動作或反覆學習某一項能力,並且學習能力特彆強的時期。有依戀形成的敏感...

孩子6歲之前的敏感期,你了解多少?

大多數父母不知道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現當成不乖的行為斥責孩子,違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隱患。孩子在0-6歲時存在各種各樣的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