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焦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危險、真實和想像,也許長大後他們都會淡忘這些經歷。

大多數孩提時的害怕都是正常和暫時的,那當您家的孩子孩子有點焦慮怎麼辦?

比如:他們時常表現出情緒不穩定、煩躁、吵鬧、膽怯,害怕去幼兒園或陌生的環境。

而有的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會表現出對學校的厭倦,去學校前他們就會難受、萎靡不振等,甚至會為了不上學而假裝生病。

如果發現您的孩子也有焦慮的症狀,那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兒童有焦慮症是為什麼

①. 過度寵溺孩子

有時候對孩子過度地放縱,也會導致焦慮症。

沒有一定的限制,孩子常常不知道他們活動自由的界限究竟在哪裡。

外界環境對他們的行為沒有什麼要求,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努力去提高,也容易出現焦慮情緒。

②. 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

都市人往往都會忙於工作而忽略到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長,如果長時間沒有跟小孩一起交流,小孩的心理也會出現一種焦慮心理,覺得父母不喜歡自己。

我們要做的就是多花點時間陪陪小孩,加強親子的密切關係,比如多帶小孩出去參加戶外活動,這些對小孩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焦慮是我們情緒中很正常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會經歷。

所以,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這很正常,是很多人會面臨的健康問題。

另外,我們還可以把孩子的焦慮變成教育時間。

很好地「利用」這段時間,幫孩子直面這些挑戰,使他們長大,並助他們將來更好的控制情緒。

孩子焦慮了怎麼辦

①. 正確認識「焦慮」是正常的成長過程

孩子緊黏著大人不放,會讓大人受不了,不過,「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成長階段,是因為孩子相當信賴大人的緣故,表示親子互信與依附關係建立得很好,兩人之間密不可分。

這是一個成長的過渡階段。

家長的回應會起到很大的影響,如發現孩子感到很焦慮,便鼓勵他們說出他們害怕的事情,並確保你能夠理解孩子的感情。

②. 轉變為新的依賴模式

孩子將父母作為自己安全的港灣,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來完成,所以在父母離開時便會產生這種分離焦慮,因而降低親子依戀程度,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分離焦慮:對所有小孩童來說是正常的。

想像它為一種生存的本能。

人類,尤其是無助的人類,需要依附於能給予他們親近、溫暖、關懷與保護的父母人物。

要讓孩子不產生焦慮,適應父母不在的環境,就要讓孩子與老師建立新的依賴關係。

我們試著理解孩子,並要嘗試著跟孩子說:在我在你那麼大的時候,我也很害怕,這樣說會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們。

③. 傾聽孩子,讓孩子信任你

傾聽孩子時,我們要對他所說的內容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應,對其痛苦適當地表示同情,這有助於孩子將心裡的壓力釋放出來,消除顧慮和緊張情緒,控制住不安全感。

打造健康快樂童年

每個孩子都是在按照自己的速度來發展、成長的。

如把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較會讓他認為,如果他沒能按某一特定標準去學習、做事的話,他就是一個失敗者。

鼓勵才是有益的。

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不要在一個孩子還不會走的時候就讓他去跑。

但是,如果他想要跑起來時,你應該給予他你所能給的幫助。

讓孩子多傾聽大自然的聲音

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傾聽風聲、松濤聲或是鳥鳴蟲叫聲,鼓勵他尋找聲音的來源。

也可模仿這些聲音,並讓寶寶學,比比誰學的更逼真。

自然界聲音純凈、自然而且真實,對寶寶的聽力很有好處,而且在模仿發聲比賽中激發了寶寶的競爭意識和觀察能力。

另外,觀察和認識顏色是一項很重要的早教內容。

自然界中可謂是五光十色,百花爭奇鬥豔,色彩斑斕。

不同種類的動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裝扮自己。

節假日裡,爸爸媽媽可以帶著寶寶到公園或郊外,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為教材。

長期生活於城市中的孩子是孤獨而片面的,因為城市教不會孩子大自然所能教會的。

多讓孩子接觸真正的大自然,對孩子的視力有好處,也能洗滌孩子的心靈,有利於更好的教育孩子。

快樂辣媽

2018.4.15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哪些孩子最愛哭鬧不想上學?你家孩子屬於嗎?

總有些孩子會時不時地跟父母說:「我不想上學」。「我不要上學,我要在家裡,嗚嗚……」鄰居小女孩背著書包,雙手緊緊抓著門柄,無論父母如何哄都不願妥協……最後被孩子的爸爸抱起來「扛」出門,小女孩在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