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生,不是你的戰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曾經有一則聳人聽聞的事件:
故事的開頭很美。
美國一位慈愛的母親,獨自照顧多病在身的癱瘓女兒。
兩人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很多正能量,也有很多愛心人士施與援助之手。
然而觀眾猜對了開頭、卻沒猜對結局 —— 女兒與網上認識的男友合謀捅死了自己母親,並發在網絡上廣而告之。
隨著警方調查,最後真相大白。
原來被母親宣傳的女兒的「多病」都是謊言!
女兒實際上很健康,根本沒有所謂的「染色體缺失、肌肉萎縮症、癲癇、重度哮喘、睡眠呼吸中止症、智力缺陷」。
更可怕的是,這些全是母親為了獲得社會人士的關愛,編造出來的。
她從小在母親一個又一個溫柔的謊言中長大,被迫地接受著母親仁慈的「大愛」,被當作一個病人養著,吃著各種藥物。
直到女兒認識了男友後,她才意識到自己不能生活在謊言之中。
為了擺脫媽媽的控制,最終走上了極端。
這樣極端的事件不多見,何況查出那個母親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
然而在我們周圍的社會家庭中,會有這樣的情況嗎?
事實上,並不少。
其實,中國的家長很容易存在這樣的問題。
在家中對孩子控制過多,造成孩子做事沒有主見、沒有自信,不能堅持自己的立場,經常討好別人。
但是這樣的「乖乖女」一旦爆發,後果驚人。
Chapter 1
自卑的原因有很多
被強勢管教是第一個
▶️「我覺得現在監獄裡的生活都比之前跟媽媽一起生活要自由。
」
▶️「從小都是媽媽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她讓我做的都是些不太好的事。
」
▶️「她讓我撒謊,我不想撒謊,我想做一個誠實的好人……」
事件中的女孩如是說。
這些話語如驚雷,仿佛也震醒了許多「任勞任怨」的母親。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母親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給孩子餵奶、換尿布。
媽媽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是保護,家裡的事情全部親力親為、忙進忙出。
父親什麼都不管,母親越來越成為一個女強人。
孩子逐漸長大,但是媽媽的撫養方式卻沒有變,仍然把女兒當做嬰兒,不允許她做這做那。
但當孩子已經有自己獨立思想時,母親仍然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意願行事,就的確會給孩子帶來「被母親統治」的感覺。
家長的適度管控是好的,可以防止孩子出現什麼危險。
但過度管控便是剝奪了孩子的人身自由。
這麼說一點都不為過。
如果孩子有「人際交往」的需要,你卻限制孩子的人際接觸,讓孩子待在家裡,不要和朋友出去玩。
那麼,孩子就錯過了他學習人際相處的時機。
每個人都不願意自己的思想意志被別人操控,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
然而,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的確無力反抗,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只能被「管得多」的母親剝奪。
時間久了,孩子無法擁有獨立的思想,從而會覺得自己所有自主的想法都是錯的。
他已經被媽媽剪去了翅膀、失去了自我。
本該屬於自己繽紛廣闊的人生,卻要依靠他人來做決定,最後困在狹小的一隅。
你以為的愛,不過是愛控制
在電影《黑天鵝》中,媽媽因為生下Nina,所以被迫從芭蕾劇團退役。
作為單親母親,她對Nina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愛。
已經28歲的Nina,在媽媽看來仍然是個沒有長大的小女孩:一直稱她為「寶貝」,一定要幫她穿衣服,限制她的飲食、外出的時間、人際交往、甚至是指甲的長度。
而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讓Nina成為一流的芭蕾舞者,完成她未完成的夢想。
生活中,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是因為生下你而結束了舞台生涯的。
」
可以說,這個母親把自己生命的全部重量都寄托在了Nina身上。
當女兒失敗時,母親就用充滿失望的各種字眼來詆毀打擊她:
「我就知道你不能。
」
「你怎麼就是改不了!」
但當女兒重要拿到角色、即將走上巔峰時,媽媽意識到:自己可能無法再控制女兒了。
她又開始恐慌,從女兒事業的全力「支持者」變成「阻礙者」,用更加激進的方式否定和打擊Nina。
她以為的愛,其實是對女兒的控制。
在控制欲強的父母眼中,孩子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而是自己的作品。
所以,他們會在孩子身上強加上自己理想和要求。
他們執著於自己與孩子的關係。
如果孩子一旦想要逃離,就會用各種方式來捆縛住孩子的手腳。
他們所謂的愛,不過是以「愛」為名義的占有。
Chapter 2
誰破壞了
孩子本該有的底線
「我都是為了你好」,這是真的嗎?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便利貼女孩」:被人指手畫腳,還總是笑盈盈的。
這樣的性格,其實我們並不喜歡,甚至不自覺也想去指揮她。
因為她「好欺負」。
那麼,這些好欺負的人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
在嚴格的家教之下,告訴孩子要「聽話懂事」。
孩子為了讓父母喜歡自己,便逐漸形成了這樣委屈自己、討好別人的模式。
▶️ 他們的自我早已被吞噬。
最早的時候,家長的嚴苛及家庭里的語言、身體暴力嚇壞了他們。
▶️ 不管別人怎樣對他,他都能原諒對方。
這種善解人意的好人面具,是以「深深隱藏起自身真實的需求」為代價的。
可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味地付出而不求回報。
長期壓抑自己的需求,達到一個臨界點之後,會出現兩種狀況:
一種是向內攻擊,覺得自己越來越沒有價值;
一種是向外攻擊,突然爆發,從乖孩子變身惡魔。
之所以「一個總是尊重所有人的人,卻得不到應該有的尊重」,是因為他唯獨沒有尊重自己。
在該保護自己的時候,沒有給予別人還擊。
由此可見,在原生家庭里沒有得到恰當尊重的人,往往不能適當保護自己、擁有合適的底線。
孩子個人邊界的建立
趙薇曾塑造過一個極具寫實主義的「虎媽」角色。
為了不讓女兒輸在起跑線上,她制訂了一系列望女成鳳的教育計劃,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女兒的想法和要求,只是強迫女兒朝著自己規劃的方向前進。
為了讓7歲的女兒能上個好學校,她甚至想要砸鍋賣鐵買學區房。
本該溫馨和睦的家庭,因為女兒的學習,爆發了一次又一次劇烈的爭吵。
這一切就像是電視劇的海報上寫的:你的人生,我的戰爭。
雖然在一系列的高壓之下,女兒的成績有很大的提升,但最終卻給孩子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在生活中,家長們讓孩子替自己完成未曾實現的夢想。
為了學習成績不惜一切手段去壓迫孩子,縮減孩子的自由空間。
他們仿佛把孩子的人生,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戰場
雖然家長的這種做法會取得暫時的成功,擁有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可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失去邊界感。
而一個孩子,要想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就必須擁有自己的邊界感。
正如亨利·克勞德在書中寫道的 ——
父母應該有一個很嚴肅的責任:教導孩子有內心的界限感,而且能夠尊重別人的界限。
Chapter 3
有些叛逆
姍姍來遲
開頭事件中的女孩面臨這樣的衝突:
是成長、蛻變;
還是回到母親溫柔的牢籠。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被壓抑很久,再次爆發的力量可能是非常強大而充滿破壞力的。
事件最後令人扼腕嘆息的弒母結局,何嘗不是這樣的例子?
自我壓抑到一定程度,總要有一個宣洩口來釋放她的暴怒。
我們身邊很多人也經歷著這樣的心理衝突,而且,更多是發生在不被覺察的潛意識裡的。
當孩子漸漸地長大,意識到自我空間時,他們就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是開始尊重自己的個人意識,還是依舊做個乖孩子言聽計從?
▶️ 大多數家人的出發點無非是關心或是有較高的期待。
他們自以為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溝通的時候往往不能站在理解的角度去考慮,而是站在一個「權威者」的位置去對待孩子。
▶️ 還有另外的情況是,父母因為上一輩的不正確對待而形成的一些心理問題。
如果沒有得到察覺,他們就容易把自己的創傷和焦慮延續給孩子。
一個正常的家庭關係,其實是「去角色」的,也就是說:
父母不用一直帶著「父母的外套」,那樣會強加給自己更多的責任;
孩子也不能一直把自己當成長不大的「孩子」,那樣成為不了一個獨立的成人。
一個健康的關係,其實是兩個「完整個體」 的關係,而不是相互依附和控制。
我們都需要在愛中,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
乖孩子更可怕?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悅媽推薦:以前我們總認為孩子「乖」是家長的福氣,因為聽話,因為不用父母操心,因為不用管太多事,「乖」孩子多數學習好,老師「請家長」,家長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有壓力。其實,這樣的情況家長往往掉以輕心...
你希望有個乖孩子,可是乖孩子的傷最重啊
看電影《黑天鵝》,當看到娜塔莉波特曼扮演的妮娜為飾演黑天鵝內心痛苦與掙扎時,腦海里忽地跳出一句話:乖孩子的傷最重。這是一本教育書籍的名字——《乖孩子的傷最重》,台灣李雅卿著。
反思!家長最喜歡的這種孩子,長大後卻往往最沒出息!
乖小孩最招大人喜歡,他們不吵不鬧,很少提出過分的要求,在成長過程中似乎也沒耗費父母的過多精力。老人夸孩子,經常會說「這孩子真乖,長大一定有出息」,但,乖小孩真的好麼?
這2種孩子聽話乖巧,長大後往往能出息的不多,媽媽要重視起來
無論什麼年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乖巧。特別是小時候,如果誰家的孩子性格溫順,基本不調皮,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這樣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是誇獎、讚揚聲一片。家長們都羨慕別人家有這麼省心的孩子,再看...
乖孩子等於好孩子?原來這麼多年家長們都錯了
不久前,遇到了一位做心理諮詢師的老師,從他口中聽到了一位媽媽的故事。1.這位媽媽是他的一位客戶,她擔心自己的女兒有嚴重的心理問題。女兒很聽話,但是一直改不掉吃手這個習慣,已經三歲了,可是還每天睡...
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越會讓父母操心?
如果想要被貼上「懂事」的標籤,意味著就要壓制住許多屬於自己的需求,凡事利他為先。你懂事,所以你得以父母的指示為最高指示,你要學習優秀,要勤儉節約,要永遠老實,要給父母撐臉,人生的任何決定,還要以...
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太「乖」,這不是什麼好事!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期望自己孩子乖一點,經常抱怨孩子不夠乖,不聽話,不懂事,總在有意無意用自己的人生經驗修剪著孩子的成長軌道,想讓孩子順道而行、順勢而長,因為這樣,家長最省心,孩子最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