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不想再做乖孩子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直以來,家長們對孩子的評價,往往以孩子是否足夠「乖」來定義孩子的好壞。

無論在家還是在學校,孩子乖不乖,往往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

例如家長們送孩子去幼兒園,都會加上這麼一句囑咐「你要乖哦~要好好聽老師的話」。

家長們聚在一起時,往往也會互相以「你家孩子真乖」來表達讚揚。

久而久之,孩子心裡也知道,自己表現得「乖」,大人就會喜歡自己,就會夸自己懂事。

為了得到家長的讚賞,孩子就會強迫自己儘量少的表達不良情緒,壓抑心中真正的感受。

可是,小時候越乖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卻越多。

而且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長大後心智卻越成熟。

這是為什麼呢?

為了「乖」,我忽視了真正的自己

孩子對新鮮的事情總是充滿了好奇的,例如看到可愛的糖果,小朋友手裡新奇的玩具。

可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表揚,即使心裡充滿了渴望,也會壓抑著這股想法,說「不想要」。

還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淘氣時,總會說「你再這樣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為了得到家長的認可,往往都會壓抑著自己的情緒然後安靜下來。

這種在壓抑著自己情緒的過程中成長的孩子,在長大以後,還會有勇氣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嗎?還會懂得如何拒絕別人,照顧自己的情緒嗎?長大以後不懂拒絕,疲憊不堪地做著爛好人的人,在我們周圍還少嗎?

為了「乖」,我不哭不鬧

曾有一部幼兒園孩子生活的紀錄片,有個小班的孩子,被媽媽送進幼兒園時不哭不鬧,因為媽媽囑咐他說,你要乖乖聽話,媽媽才會來接你。

整整一周,即使周圍的孩子有哭鬧,這個孩子也一直強忍著想念媽媽的情緒,因為他記得媽媽說的話。

可是一周過去了,他的媽媽是最後來接他的那個,等別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之後,他終於壓抑不住擔心害怕的情緒,放聲大哭。

對於孩子來說,他還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看不到爸爸媽媽就會感到不安。

無論孩子的好情緒還是壞情緒,父母都能夠照單全收,讓他感到自己無條件被愛和包容,這才是孩子健康人格養成的基礎。

為了「乖」,我聽從安排

有過這麼一件事,一個從小就成績優異,備受寵愛的孩子,在考上父母期望的大學後,竟然不會剝桔子。

不可思議嗎?或許這件事比較極端,但這就是「乖」孩子,因為乖,所以獨立自主的能力較差。

他們按照父母的安排生活學習,過著父母安排好的「複製人生」,走上了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

可是如果真正愛孩子,不是應該幫助他樹立正確的觀念,然後鼓勵他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嗎?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有權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而不是犧牲自己的人生來討好別人。

乖孩子往往是父母站在自己的年代,用滯後的觀念指導孩子的人生。

然而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可能會發現,周圍的一切,和父母所描述的情景並不一樣,在長大後重新適應變化,必將更加痛苦。

願每個孩子都能做最真實的自己,你可以哭,可以生氣,爸爸媽媽會一如既往地愛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請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乖」孩子

我們總是會聽到一部分的爸爸媽媽誇獎別人家的孩子有多乖,有多聽話,然後經過一對比,就會覺得自己家裡的孩子不夠乖,不聽話。總是把乖孩子等同於好孩子,而不乖的孩子也就被貼上了「壞」孩子的標籤,但是這個...

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

最近小編看到有篇文章《為什麼越乖的孩子,長大後越痛苦?》,文章如數家珍地 道出乖孩子的種種痛苦跡象。難道真是長大後會很痛苦嗎?「乖」意味著討好大人,忽視真實的自己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路過路...

為什麼越乖的寶寶,長大可能越不省心?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乖巧的孩子:5歲的詩詩,一直是大家眼中文靜的小淑女。每次放學後,爸爸媽媽去接她,大部分小朋友都在教室里玩耍、嬉笑,只有詩詩,在自己的小板凳上規規矩矩地坐著,不吵不鬧。老師總是誇...

「乖」寶寶真的是你想要的嗎?

當幾個寶媽在一起聊家常時,說起孩子無非就是乖」與「不乖」這是家長們嘴裡經常掛著的兩個詞!「寶寶乖一點有獎勵哦~」、「再不乖媽媽不要你了!」,這是這兩個詞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大部分的家長都喜歡乖孩子...

別人家的「乖」孩子?驚醒無數家長!

深圳母嬰卡 | 深圳的媽媽都關注了這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而且還永遠打敗不了。這個孩子從來不玩遊戲,勤奮刻苦,天天就知道學習;長得好看,聽話又溫順...

孩子越乖,長大後越痛苦

「懂事」「乖」是長輩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或有意或無意地常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這也成了家長問的最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