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要強求孩子分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下載【凱叔講故事APP】,購買【凱叔365夜】,給你更好的收聽體驗。

凱叔說

kaishushuo

「你應該具有分享精神,所以,請把存款分我一半!」

你一定認為和你說這話的人瘋了。

可我們卻經常對孩子提這樣的要求。

對於孩子來說,那些零食和玩具就是他(她)在世上擁有的全部財產。

兩歲的時候,孩子進入了物權敏感期。

什麼都是「我的!我的!!」這時候不斷地勸說孩子分享,適得其反。

反而會讓這個敏感期無限延長,對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幫助他(她)換位思考。

「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高興嗎?」

「你把玩具分給別人玩,他們也很高興。

到此,打住。

他只有知道什麼是我的,才會知道什麼是別人的。

只有「我的」不被侵犯,才會尊重別人的權利。

其實讓孩子痛苦的,是我們的那點兒虛榮心。

所謂孩子的分享精神不過是我們自己的需求。

所以,我們自己還得分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孩子的」。

作者 | 蘇妮

先不談論孩子,成年人其實也有不願分享的。

別再提那些分享的好處了,誰都懂的。

誰都能列個一二三四出來。

比如分享可以幫助孩子帶去好人緣;分享可以開拓孩子的視野以及人生的更多可能;一群人在分享過程中彼此支持,會創造出更多、更新鮮的資源來……

然而,有的人卻為什麼不願意分享?

我認識一個女生。

她和人合租在一起。

一般,女孩們有了好吃的都會意思一下,分享給大家嘗個鮮什麼的,她不會。

她買了吃的都會悄悄藏起來,有些時候那些食物甚至藏得連他自己都忘記了,放到過期。

她始終未曾想過把東西拿出去跟其他人一起享用。

她問:「我是不是很自私?」

這個問題讓她很困擾,內心是滿滿的衝突。

這也給她的人際關係帶去了不少影響。

的確,她現在是有能力分享的。

並非真的負擔不起別人吃她的幾包零食,或者幾隻水果。

然而,重要的不是現在有沒有足夠的東西去分享,而是曾經很匱乏。

孩子們需要先得到,然後才有能力給予。

無法分享,往往就是源於匱乏。

這些匱乏,可能是物質上的匱乏,但更多是心理上的,比如親密依戀關係、安全感和自我價值等。

一個長期匱乏的孩子,他得到一樣東西後,會小心翼翼、緊張不安地守著那東西。

那樣東西也許很普通,也許很貴重。

但無論如何,它在這個孩子眼中都是特別的、重要的。

因為它能夠填充他內心的某個地方,增強他的安全感,或者價值感。

他真的非常害怕失去這個東西。

分享?真的太難了。

他自己都還不夠,你還要求他給別人,這實在太殘忍。

但同時,父母/他人的評判聲又會隨時響徹耳邊:你怎麼可以這麼自私……

「自私」意味著「我是不好的」,這會加重他們的匱乏感。

於是,他們的內心很容易充滿糾結。

所以,教會孩子分享的第一個大前提,一定是孩子有分享的資源。

什麼樣的資源?那就是孩子曾經得到過、滿足過、被愛和關注過。

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得到的愛和關注並不少,但由於父母引導不當,導致孩子不願意分享。

這就需要父母掌握一些基本的教養常識。

比如,一對父母都是很大方、人緣很好的人,可是他們的孩子卻「很小氣」。

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玩,他總是要把自己喜歡的玩具藏起來,即使是面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可如果他去別的小朋友家,卻總是不無顧忌地玩別人的玩具。

所以,當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經常會發生爭搶玩具的情況,而且他還特彆強勢,一定是搶到玩具的那一個。

每當碰到這種情況,這位媽媽就很尷尬地批評孩子;而爸爸呢,經常把爭搶中的孩子分開,並將自家憤怒的孩子拉到小屋裡「談心」——苦口婆心地跟他說分享的大道理。

這麼做,基本對孩子沒效果。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誤區一

把分享當成一種道德品質來要求孩子

這位媽媽,經常在不經意間指責孩子「你能不這麼小氣嗎?」之類的話。

爸爸在和孩子談心的時候,也經常會說出這樣指責的話。

然而,這樣的指責,對於讓孩子養成樂於分享的習慣不但沒有幫助,反而給孩子貼上了不好的標籤,影響了孩子的自我發展——貼標籤會給孩子一種自我暗示,很多情況下,孩子會傾向於朝著標籤的方向發展。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在7歲之前並不具備道德自律能力。

所以,在孩子7歲以前,我們最好不要把「分享」當成一種道德品質來要求孩子,尤其是不要給予孩子負面的道德評價。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樂於分享。

在生命之初的幾年裡,孩子們都是以自我為中心。

他們是世界的王,他們會理所當然地以為「我喜歡的,就是我的;我拿到的,就是我的;我看到的,也是我的……」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和逐漸的社會化,他們才慢慢有了分享的意識。

所以,對於小孩子來說,如果將分享當成一種行為習慣來培養,而不是道德品質來約束,更有利於孩子以後形成樂於分享的品質。

誤區二

不尊重孩子的物權觀,逼孩子分享

每當孩子拒絕和小朋友分享玩具而爭搶打架的時候,這位媽媽通常通過逼自己孩子分享玩具來化解衝突。

她經常會對孩子說:「小朋友是客人,你是主人,你應該把玩具讓給他玩!」

孩子的分享行為是建立在自身物權的基礎上。

換句話說,孩子先明確了「這是我的東西」的概念,才逐漸懂得「與人分享」。

孩子只有懂得珍惜自己的物品,維護自己的權力,才會懂得尊重別人的物品,並學會與人分享。

然而,這個時候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將自己和外界分開,所思所想又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我們如果強行要求他們分享,不僅不利於孩子物權觀的建立,還可能導致孩子牴觸分享,甚至打擊到孩子的社會熱情和興趣,造成孩子的恐懼或焦慮。

案例中的這個孩子分享習慣難以養成,和媽媽不尊重孩子的物權觀、逼孩子分享有很大關係。

培養孩子分享的行為習慣,最終形成樂於分享的品質,擁有更好的社交能力,除了不用道德約束孩子,和尊重孩子的物權觀,我們還需要怎麼做呢?(引導孩子分享,可以從孩子3歲左右開始。

幫助孩子建立分享規則

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分享規則,讓孩子知道,分享玩具是安全的,玩具不會因為分享而失去。

這樣,他才不會牴觸分享。

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分享最喜歡的玩具時,可以這樣跟孩子說,「媽媽知道這個玩具是你非常喜歡的,你可以把它收起來,再幫你找找還有什麼玩具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這樣,在尊重孩子物權觀的同時,也引導孩子建立了合理的分享規則。

引導孩子交換、借用和輪流玩玩具

交換、借用和輪流玩,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分享方式。

孩子能夠藉助這幾種分享方式,交到更多的朋友。

讓孩子懂得,交換玩具並不會讓自己失去玩具,反而可以玩到別人的好玩的玩具。

比如,可以跟孩子說「你看,妹妹的玩具咱們家就沒有,我們可以看看妹妹的玩具好不好玩,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她交換玩。

讓孩子懂得「輪流玩」的規則。

比如讓他學會說:「這個玩具,你先玩,我後玩。

」這是一個交友技巧,重點是「我後玩」幾個字。

當孩子跟別的小朋友這麼說時,一般會獲得對方的同意。

還要教會孩子「借用」。

首先,教會孩子說「借我玩會,好嗎?」等禮貌語言。

除此之外,要引導孩子歸還借用的玩具。

如果孩子未經允許拿走了別人的東西,父母必須要引導或者帶著孩子交還物品,同時可以採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可以懲罰孩子暫時失去自己一件心愛的玩具。

讓孩子體驗與人分享的快樂

讓孩子體會到分享行為帶來的收益和快樂,但不要說教。

你可以這麼跟孩子說,「我有玩具,別人也有玩具,分享的話可以擁有更多的東西。

」「這個玩具只是給妹妹玩一下,它還是你的!」

如果有小朋友分享東西給孩子,你可以趁機問他:「小夥伴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你,你開心嗎?」若孩子認可,可以進一步引導孩子,「如果你也能學著分享,他也會很開心的。

等孩子體驗到分享不僅不會失去自己心愛的東西,反而還能帶給自己快樂,孩子就會慢慢從牴觸中走出來,樂於和他人分享。

凱叔問

您會以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分享?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您會怎樣引導?歡迎在留言裡說說您的經歷和看法。

作者:蘇妮,文章轉載自公眾號:積木育兒,ID:jingguanyuer,轉載已獲授權。

--------En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玩具被搶?家長千萬別這樣做

每個孩子都可能有很多心愛的玩具。然而,對於3歲前後的小孩來說,玩具本身也許都大同小異,但是玩具所承載的社交意義,卻顯得更加重要。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有的孩子家裡的玩具不愛玩,出去就愛搶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