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分享?真的像你想的那麼簡單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現在有育兒界有一句聽上去很是「政治正確」的流行語——寶寶你要學會分享哦~
很多麻麻們都聽到過這句話,卻並沒有get到這句話的精髓呢。
今天,小編就來把「學會分享」,這簡單四個字,其背後蘊含的真正意義,細細給大家扒一扒!
」
分享的意義
首先!家長們需要知道的是,分享是孩子自主萌發的意識,應該一個是很開心的過程。
因愛而生,因安全感而生—我把帶給我快樂的物品分給你,讓它同樣帶給你快樂,這個過程是充滿友善和歡樂的,是心甘情願的你情我願的。
是充滿粉紅色氣泡泡的愛心行為喲!
然而,如果分享的過程中因為家長的介入而有了一絲勉強,這其中的味道可就變了哦!
安全感的建立
麻麻們會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別人家的小朋友想拿走自己孩子的玩具,孩子卻緊緊握住不肯放手,雙方僵持的時候,很多麻麻們可能會開始勸自家孩子讓步,告訴孩子要學會和小朋友分享啊,強行把玩具讓給了別的小朋友。
其實這樣效果適得其反,反而會讓小孩子長大後缺乏安全感,屬於自己的東西說搶走就搶走了,還是自己的父母,讓他小小年紀還怎麼信任別人,會使得他對周圍的環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的!
所以家長們注意,永遠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搶走屬於他的物品。
這對小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只有在有足夠安全感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能更加打開自己,與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自我意識的形成
學會分享這個任務也是有年齡要求的,對於兩三歲左右的孩子,學習分享其實是為時過早的!
這個年齡段主要應以「自私」為主,這是建立自主意識、存在感、掌握各種生存技能的重要基礎。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了「物權」意識。
對屬於自己的東西的「占有欲」是很強的,我的就是我的。
這種自我意識的形成其實是好現象。
說明孩子在成長進步,家長也要順勢而行,配合他們。
要讓孩子意識到,如果別人想要拿走屬於自己的東西,而自己不想給,他是有權利說「NO!」的。
社交意識
家長希望孩子學會分享,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夠與人為樂,更有愛心。
另一方面,則是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必將面臨的一個問題—社交意識的培養。
如果孩子自私自利,只想著自己開心,很可能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的。
家長們為了避免這一局面的發生,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主動分享。
同時呢,也要讓孩子意識到,分享不是做賠本生意呢!分享是雙向的!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別人,別人也會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你。
這樣不僅玩到了其他的玩具,還收穫了其他小朋友的友誼。
互利互惠,實現雙贏哦!
小朋友們想通了這個道理,也會更樂於把自己的玩具掏出來給其他小朋友啦!
尊重孩子的意願
可是如果和小朋友們溝通了這麼多,小朋友仍然不願意去分享,怎麼辦呢?那就由他去吧,誰還沒有一兩件特別寶貴的不想和別人分享的東西呢。
分享的意識可以慢慢滲透逐漸引導的,可如果家長為了面子,認為孩子能夠在親朋好友面前大方分享顯得很有教養,證明自己教育的好,就太自私啦。
彼此尊重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原則,小孩子也需要哦!
最後再給大家一個小tip
如果擔心遇到兩個孩子搶一個玩具難捨難分的局面,家長們可以先在家裡準備幾個專門給來做客的小朋友們的小禮物,塞在一個小盒子裡,注意,不要讓小朋友當場打開喲,否則就不靈啦!用充滿神秘感的禮物轉移小朋友的注意力,親試有效哦。
另外,可以讓孩子全程參與禮物的篩選和製作,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分享呢。
是不是相當機智呀!
今日話題
#應對小孩子互相搶玩具,家長們有什麼妙招嗎?#
歡迎寶媽們在評論區討論一下哦~
2歲孩子拒絕分享玩具,我能批評他自私嗎?
1-2歲寶寶的行為舉止是受其自身感官驅動的,所以這個階段孩子不願分享玩具,很可能是因為寶寶當時正處於很投入的探索、學習新玩具的時間,不希望被外界干擾,因此家長不必急於批評孩子。
不分享的孩子就是自私嗎?
今天看見一個孩子想要另一個孩子的玩具,那個孩子的父母說:「孩子我們要分享玩具,給他玩一會兒吧。」孩子很不情願的交出了玩具。家長的這種教育是正確的嗎?我不太認同。的確分享是美德,但一味的要求孩子交...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
孩子不願與他人分享是自私?其實是你不懂他
相信粑粑麻麻大多都碰到過這樣的情形:當別家的寶寶來家裡玩,動了一下他的玩具,就立馬大喊「是我的!是我的!」馬上就搶回去,恨不得全部藏起來。無論粑粑麻麻如何哄,如何講,孩子就是聽不進去。這時候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