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要求分享玩具,媽媽教孩子學會拒絕反獲網友支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這樣的情況:

帶寶寶去公園玩,別家的孩子看到寶寶的機器人或者洋娃娃很可愛,就會不由自主的讓我們家的娃讓出玩具給別家小朋友。

對於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來講,分享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朋友。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當你或者自己的寶寶不想分享的時候,有些家長和孩子會認為你小氣。

這樣的情況你遇到過嗎?

不分享就會被人誤解為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嗎?

國外的一位寶媽卻用自己的「不分享」經歷告訴各位寶媽,她的「不分享」經歷發布到網上後不僅沒有遭到其他寶媽的批評,反而得到大部分寶媽的點讚和支持。

上圖這位寶媽名叫Alanya,隔壁是她的兒子carson。

她是這樣說的「我的孩子沒有義務跟你的孩子分享。

我們一到公園就有至少6個男孩圍上來,要Carson分享他的變形金剛、模型和卡車,他當時不知所措,把玩具抱在胸口,看著我。

我當時讓carson直接拒絕這些孩子,這些孩子的家長紛紛給我黑臉,但是我依然支持自己及兒子不用分享。

接下來是媽媽Alanya在臉書分享整個事情的經過以及她支持兒子不分享的理由。

(上為圖片,下為文字翻譯)

我的兒子是不需要對孩子們的分享有求必應的。

當我們走進公園的時候,carson至少被6個孩子圍住,讓他分享他的變形金剛、模型和卡車,他當時不知所措,把玩具死死抱在胸口,看著我。

我和carson說「你可以直接拒絕他們,除了拒絕後你不必再說其他。

當carson學會了說拒絕後,這些小男孩就過來找我告狀說他不願把玩具分享給他們玩。

我回答他們:「如果他拒絕了,他沒有義務要給你們分享玩具,如果他接受,那他會很樂意給你們分享。

因為這件事我被其他的家長報以厭惡的眼神,但是我想說:「如果我,一個成年人,走進公園吃三文治,我是否有義務與一個陌生人分享我的三文治。

當然不。

會有任何懂禮貌的成年陌生人向我伸手要三明治,並在我拒絕時不悅嗎?也不會。

所以說,當你們用鄙視的眼光看著我的時候,你們一定在想我和我兒子是多麼的沒風度。

我的孩子不願意把3個玩具分享給6個陌生人,而那6個陌生人,甚至在主人不願意的情況下,還要求主人分享那些不屬於他們的東西。

這裡缺少風度的究竟是誰?

我們的目標是要教會我們的孩子成年人的修養,雖然我知道有一些成年人從孩子的時候就已經不懂分享,但我知道更多的人不知道如何拒絕他人,或是不懂得劃清界線的人,或不懂得為自己著想的人。

我自己就是。

carson本來是想把玩具分享給和我一起來的朋友的女兒,因為他想這些玩具給她一個驚喜。

他只是不想和那些貪婪的男孩們分享。

所以當你家小孩跑過來跟你抱怨別家孩子不跟他分享的時候,請記住我們並非活在一個只要有人要求某件東西你就得放棄的世界。

我不會那樣教我的小孩。

carson媽媽的這篇文章發出後得到很多寶媽的支持:

我完全同意,對於我而言,要是在公園我就是一個陌生人,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大孩子把他們的單車,輪滑甚至是更昂貴的物品分享給陌生人。

我3歲的孩子在學校里老師教的是要學會和同班同學和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

但是在操場這些公眾場合我也會像文章中的家長一樣。

「真是悲劇,很多成年人不理解她要表達什麼。

她不是在教孩子不分享,她是在教孩子怎樣控制局面、隨機應變、酌情處理,和陌生人分享並不是義務。

只要打破僵局,絕大多數孩子都願意分享,前提是他們有所準備,感覺舒適。

但是也有不認同這位家長的網友,認為她是強詞奪理。

「把分享三明治和分享玩具拿來對比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主意。

而且,大人和孩子可不一樣。

孩子的社會屬性更強,他們沒有那麼多需要控制的,也非常喜歡和其他孩子玩耍。

「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我不認為分享玩具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因此而有心理障礙。

這個推文簡直是莫名其妙,荒唐至極。

「有時間在那邊寫文章,幹嘛不讓你的孩子多交些朋友呢?或者教那些家長該怎麼做?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你因為某種原因,總覺得你孩子被這世界給霸凌了。

「這其實是非常有害的思維方式。

你這樣做其實是強化孩子那種需要擁有一切,無論是自己的東西還是別人的東西的感覺。

這可不好。

對於這個事情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在美國有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叫《幼兒所有權法則》,反映的正是孩子的不愛分享。

  •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 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 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

  •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不會看來是你的;

  • 如果我在搭積木,所有的積木都是我的;

  • 只要看來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 你的玩具放回原處時,它自動變成我的;

  • 如果東西損壞了,那就是你的。

這充分說明孩子對自己的物品存在自己的物權觀念。

在孩子0-1歲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具體的物權觀念,抱著一種我的東西誰都可以玩。

這個階段的寶寶對自己的物品並沒有喜愛和厭惡之分,雖然有時候你拿去他的玩具,他會泡淘大哭,但是當你用其他東西引誘他的時候他就會馬上收起哭聲。

當孩子在1-3歲的時候,這個階段的寶寶如果媽媽沒有好好教育,很容易會變成一個「小惡霸」,不僅自己的不願分享,甚至是別人的也要據為己有。

在他們眼裡,只要喜歡的就可以伸手去拿,只要是自己愛的,就不會分享。

所以這個年齡段,寶媽要讓孩子學會去分享。

當孩子在3-6歲的階段,孩子已經可以學會去分享,在家裡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給自己的朋友,但是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孩子又需要接受教育,明白幼兒園是大家,玩具也是共享的這個道理。

他們也會從幼兒園的學習中明白同學和朋友都是他們願意分享的對象。

在這個事情里作為一個6歲的兒童,我認為他已經懂得什麼叫分享,也應該知道什麼人值得他分享,而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我更相信是他還不能接納這些和他玩耍的陌生小朋友為朋友,要讓小朋友學會分享,但不要吧變成這是一種有求必應的廉價分享。

真正的好朋友應該是互相幫忙,彼此分享快樂的,而不是把一方的快樂建立在一方的憋屈上。

所以我非常同意這個媽媽的做法,在公共場所,就是一個集體的地方,就好比讓座,讓座是一種美德,但我們不能因為別人拒絕讓座就進行道德綁架。

當孩子的內心對和他們玩耍的小朋友充分肯定的時候,我相信孩子們會主動分享的。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歡迎評論區吐槽發表意見。

萌媽只想把DIY的快樂

分享給愛生活又愛手工的你

DIY吧公眾號微信號:diy8_cn

喜歡就會點讚,但愛就會轉發哦~

圖:網際網路 編輯:萌媽(DIY8-meng

點擊「閱讀原文」來和萌媽玩轉DIY8論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學會分享,更要學會說「不」

在Facebook上一個媽媽,寫了一篇文章講了自己兒子Carson在公園裡拒絕了其他孩子伸手要玩具的經歷。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轉發和討論。媽媽的做法其實完美的遵循了蒙氏教育中的秩序感,尊重兒童的...

分享——家長該如何教

這幾天網上又因為如何教孩子吵翻天了!事情是這樣的: 一位叫Alanya的母親帶著孩子去公園玩,孩子手裡拿著變形金剛、模型和卡車,原本孩子帶這些玩具是為了和母親好朋友的女兒一起玩的,他想給這個小女...

外國媽媽現身說教:我為什麼不教兒子與他人分

話說,小時候我們經常聽到父母教導,好東西要記得跟別人分享。玩具不要獨享,東西不要獨食,大家一起吃一起玩才開心。有時候如果我們不願意,還會被當眾「教育」一番,或者被說「太小氣」。不過最近美國的一位...

媽媽,能不給別人我的玩具嗎?

自從家裡有了孩子,免不了會有別人家的孩子來。孩子之間總是能夠玩在一起。小孩子,基本都是別人家的東西好。可能自己家買的玩具都不知道丟哪去了,但是,在別人家玩同樣的玩具都能玩得不想放手。孩子嘛,玩的...

對於私有玩具,你有拒絕分享的權利

自從升級當媽之後,各種育兒書、育兒文章我都不會放過,生怕自己是那個考試不能及格的父母。因為之前教師職業的原因,再加上自己平時的見聞(包括直接生活親歷和間接書本和網絡等信息接受),我發現現在基本在...

強迫孩子分享,這位外國媽媽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前一天看見這樣一則新聞,看完之後我覺得很過癮,為什麼呢?一個外國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公園遊玩,就在這個時候兒子特別高興的掏出自己不多的玩具來玩,但是突然旁邊圍過來一群孩子盯著兒子的玩具,並且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