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偷東西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孩子還不到6歲的時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照顧孩子時家長或許會遇到一個讓自己感覺很沒面子的事情,那就是發現自己家孩子偷東西了。

這種事情放在以前的話,那處理方法肯定是一致的。

家長們秉承的觀念就是偷一次、打一次,打到不再偷為止。

而現在如果有家長發現了孩子有偷盜的行為之後,就會糾結要怎樣去教育孩子了。

害怕說重了傷害孩子自尊,又怕裝作不知道的話孩子的壞習慣改不掉,會影響一輩子。

其實對於6歲以下的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並不能準確的被定義為偷。

因為6歲以下的孩子並不能準確的區分「你的」或者「我的」這個觀念,往往在發現自己喜歡某種東西而自己卻沒有的時候,就會想辦法把它拿到自己身邊。

雖然這個行為在大人的意識里已經可以被定位為偷了,但孩子卻並不是故意而為之,她的觀念里並沒有這樣做是不好的概念。

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之後,要明確自己的態度,雖然是無心之失,但也要讓孩子明白這樣做是不對的。

身邊有個小姐妹給我講過這樣一個事:自己家女兒有天回家兜里裝了好幾塊糖,就問她是從哪來的。

一番盤問之後,原來是女兒偷拿了幼兒園老師放在講台上的要獎勵給優秀小朋友的糖。

知道了這種情況之後,她就馬上帶女兒去超市買了一大包糖,第二天親自帶女兒去幼兒園,讓女兒認錯並且把糖還給老師。

雖然老師一直堅持不要,但從那之後,她就再也沒有發現女兒有偷拿什麼東西的行為了。

這種處理孩子偷拿別人東西的行為是很正確的。

在發現自己家孩子有這種行為之後,家長要注意這三點。

1、樹立正確價值觀

孩子偷拿別人東西之後,家長要幫孩子分析自己行為的錯誤,並幫助孩子區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

要讓孩子自己去承擔這個責任,不管這個責任有多輕,哪怕只是需要一句道歉那孩子也要讓家長親自去做。

這樣孩子才能完全明白自己行為的錯誤。

2、注意滿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行為,無非是因為自己沒有這種東西而缺乏安全感或者喜悅感。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有喜歡的東西只要是在家庭可以承擔的合理範圍之內,家長就要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這樣也會增加孩子的幸福感,讓孩子儘量避免有犯錯的可能。

3、不要打罵孩子

發現孩子有偷拿行為之後就打罵孩子的做法絕對不要再有了,不然不僅不能讓孩子明確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還可能會因為為了躲避這種懲罰而出現下次的撒謊行為。

家長最好明白:心平氣和的分析一件事情的利弊因果遠比拿起掃帚聲嘶力竭的嘶吼和打罵更有用。

孩子長大之後的行為和家長從小的教育是有直接關係的,不想孩子長大之後被別人指責作風不好,那家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教育每一件事情,幫孩子改正每一個錯誤的時候都應該格外盡心,儘量保證高效又有用才最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面對孩子偷錢,聰明的家長都是這麼做的

【每文一笑】晚上倆人散步,走到一條比較黒的小路,女的故意跟那男的撒嬌說:「會不會有壞人啊,我怕! 」男的馬上挺起胸膛說:「別怕,有哥在。」女的說:「哥,你都有些什麼本事?」只聽那貨說:「哥跑的快。」

孩子悄悄拿回別人家東西,你慌了嗎?

前兩天,一位媽媽向我諮詢了一個有些沉重的話題:她上三年級的女兒在班上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對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媽媽聽說後,非常氣憤,回家狠狠地批評了女兒,回想起之前也有過一次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