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悄悄拿回別人家東西,你慌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兩天,一位媽媽向我諮詢了一個有些沉重的話題:她上三年級的女兒在班上偷拿了別人的東西,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對她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媽媽聽說後,非常氣憤,回家狠狠地批評了女兒,回想起之前也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媽媽沒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動手打了她,面對女兒傷心的樣子,又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有什麼好的方法教育孩子呢?
當家長得知自己的孩子「偷拿」別人家東西後,第一反應都是很緊張,有的家長甚至認為自己的教育很失敗;然後會非常氣憤,往往把這種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品質問題:「小時偷針、長大偷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等信條瞬間會跳出腦海……
其實習慣拿別人東西的孩子,不是真的對拿來的東西感興趣,而是通過這個行為,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拿別人東西」這個話題!
1、幼兒時期,孩子的物權意識薄弱,對物品所有權的是非概念常常混淆。
我家娃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有一次去小朋友家玩,把人家的小汽車悄悄裝了回來!晚上睡覺前才發現,於是我和娃展開對話:你很喜歡這個小汽車,很想自己也有一個,是嗎?
「是」
「那這個小汽車沒有經過別人的同意,你就拿了回來,這樣好不好」
「不好」
那我們明天一起把這個給人家送回去好嗎?
「好……」
一般三、四歲的孩子,常常分不清「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東西」,誤以為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東西就可以拿走,這是孩子的心理發展水平的局限性導致的,這時候是「誤拿」而不是「偷拿」,他們沒有「偷」這個嚴重的道德概念。
這個時候是家長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的好時機,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這些玩具,是不是?這些玩具咱們家裡沒有,你很想自己也要一個是嗎?……不過這是別人的東西,別人家的東西沒有經過媽媽或主人的允許,不可以帶走哦!
另外家長平時可以向孩子示範怎樣尊重他人的物權,比如在動孩子東西之前先徵求他的意見:「我想玩這個玩具,可以嗎?把這個好吃的東西和小朋友分享可以嗎?」在爭得孩子同意後再互動、分享!還有與孩子共讀一些相關的繪本故事,以此來做一些行為上的引導,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2、不要給12歲以下的孩子輕易貼上「偷東西」的標籤。
很多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是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把對感情的需求轉化為對物質的貪戀,這種行為算不上「偷」。
如果較大一點的孩子,發生了拿別人東西的行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到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心理需求:父母是因為工作或生活中的什麼原因對孩子的關注減少了?平時對孩子在零花錢方面是不是控制的太過嚴厲?在物質方面有沒有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等等,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行為的影響,而不要隨便地給孩子貼上「偷東西」的標籤!
如果孩子已經被老師或其他人批評,家長回來後可以和孩子共情:「媽媽知道你被老師批評後很委屈,能和媽媽說說你為什麼要拿這些東西?拿這些錢要做什麼呢……」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深入交談,當了解到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也許你就不會再為孩子拿別人東西的行為感到驚慌氣憤了!
3、切忌斥責、更忌打罵
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即使是偷了家裡的錢,家長也不要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斥責甚至打罵來懲罰孩子!
借用石瓊老師的話:如果我們看不見孩子內心深深的渴望,就只會看到他偷東西的行為。
大人眼裡也許就是十幾塊錢,在孩子心中就是天大的事兒!其實愛錢是好事,愛錢的人錢才會愛他,讓他的人生富足。
很多人因為小時候偷拿過自己家的東西、或者金錢而被懲罰過,受過傷害,所以對金錢有著深深的羞恥感!
以前在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我遇見過一些案例,來訪者和金錢的關係非常糟糕,在他們心中:愛錢是不對的,有錢就會受到懲罰,他這一輩子都不願意再碰錢,因為在他眼裡,金錢的到來伴隨著羞辱!這種懲罰孩子之後產生的羞辱感,有時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所以懲罰不但不會促使孩子改正行為,反而會導致將來的精神和人格障礙。
因此,無論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儘量尋找更溫和、更中性的辦法來糾正孩子這種不當的行為。
做父母,最難得的是在孩子做錯事時依然尊重他,並且傾聽、理解、接納他們!
所以建議這位媽媽還是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多關注、陪伴孩子,多給孩子自主權,不要讓女兒用拿別人東西的行為來填補心靈上愛的缺失!一旦家長給足了愛、孩子在情感上得到了滿足,就不會對物質表現出過分強烈的慾望!
發現孩子偷東西家長的做法很重要,尤其是孩子還不到6歲的時候
照顧孩子時家長或許會遇到一個讓自己感覺很沒面子的事情,那就是發現自己家孩子偷東西了。這種事情放在以前的話,那處理方法肯定是一致的。家長們秉承的觀念就是偷一次、打一次,打到不再偷為止。而現在如果有...
偷東西是錯,你嚴厲批評也不對
看到一個媽媽的求助,因為發現6歲的兒子偷別人的玩具,她激動地寫了一長串。您好:是這樣的,昨天兒子的老師找我談話了,說我兒子有拿小朋友玩具的現象,震驚之餘我想起了上個星期的一件事:那天去接兒子發現...
如果孩子「偷」了家裡的錢,你會選擇打他嗎?
我們金程·財學院一直所努力的方向就在於兒童財商的培養,可前兩天我們公眾號的後台收到一位家長的留言,她很苦惱地和我們傾訴了這樣一件事:她發現孩子居然有「偷錢」的行為。小編也把問題拋在辦公室和家長群...
您所謂的「霸道」寶貝,可能正在經歷物權意識敏感期!
如果您的孩子愛搶玩具或總是拿著一個東西不撒手,TA可能正在經歷物權意識敏感期!在日常生活中,TA會時常出現以下一種或幾種想法:如果是我喜歡的,那就是我的;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如果能從你...
孩子犯錯後聰明父母是如何讓孩子知錯認錯?你有做到嗎?
因為一點的小事,孩子的命運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我的親戚里有一對很聰明的父母,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都很調皮,而且會出現小偷小摸的現象,一般家長覺得孩子的這種習慣是不好的,經常指責批評自己的孩子,但是...
孩子偷拿幼兒園的東西怎麼辦?他是在「偷竊」嗎?
最近從幼兒園回家,明明媽經常在明明的書包或口袋裡發現不是明明的東西。有時是一塊拼圖,有時是一個玩具,有時是幾個雪花片...不光是在幼兒園,有時去別人家玩,明明也會偷偷拿走喜歡的東西。為此,明明媽...
教育方法決定了孩子一生,孩子「偷東西」家長的正確做法
我們教孩子最美好的品德,最正確的三觀,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生怕他走了彎路,可是當孩子真的開始了彎路第一步時,我們如何做,才會徹底懸崖勒馬?比如孩子偷東西。前段時間,廣東江門一超市,一名2歲左右的...
正確面對孩子的「自私」,家長要這樣做
孩子到了自我意識萌生的階段,有時會出現一些「自私」的行為,比較常見的有霸占玩具、私藏東西、搶占家人等。很多父母感到很頭疼,對此「自私」行為所採取的政策就是斥責打罵, 希望孩子不要養成自私的壞習慣...
孩子偷拿別人的東西?錯誤管教會毀掉孩子一生
2017-02-02 凱叔講故事凱叔說kaishushuo大約從孩子2歲左右就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敏感期了。所謂物權概念就是物體的歸屬權,它是我的?是你的?還是共享的?當孩子進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