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食偏食,不愛吃飯,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沫沫是出了名的不挑食愛吃飯的好孩紙,所以懶媽私心覺得,在孩子吃飯的問題上,自己還是有一丟丟經驗可以傳授噠。

我想了下,在吃飯這件事兒上,沫沫的優良品質大概可以概括為:

1、不挑食

除了味道特別大的蒜、姜、辣味兒等,基本給什麼吃什麼。

2、對新食物的接受度尚可

以前沒吃過的任何食物,只要我們告訴她口感好、吃了有營養,基本都吃。

我最大的心結是她至今對魚過敏,吃一口就會有各種反應。

3、不迷戀零食,正餐進食量尚可

如果她想吃零食,只要告訴她馬上就要吃飯了,轉移注意力,一般她不會糾纏不休。

4、自己吃,不用追著餵飯

自從回家開始,也有磨磨蹭蹭不願自己吃飯的時候,但我們想了些辦法,總體還是可以做到自己吃飯。

可惜多數孩子都沒有這麼乖,在吃飯的問題上,總擁有分分鐘讓父母崩潰的能力。

》》難題一:餓得直哭也只吃糖拌飯的孩子

有個朋友的孩子,特別愛吃甜食。

去年去他們家串門,媽媽跟我說,有次孩子去外婆家玩,到得晚了點,餓得直哭。

媽媽趕緊弄好飯菜給她,可她竟然一口都不吃。

媽媽又生氣又納悶,還是一直帶她的外婆了解她,在飯里拌了點白糖,於是小妞兒高高興興吃起來了。

前段時間又去朋友家串門,小妞兒已經幼兒園了,看不出對甜食特別熱愛了,但吃飯依然是問題。

兩個孩子一起吃飯,沫沫幾乎給什麼吃什麼,她卻需要媽媽一邊拿著書給講故事,才能吃幾口。

孩子的爸爸看看沫沫吃飯的樣子,又看看自家閨女,直搖頭。

其實,挑食、吃飯慢、吃得少,是很多孩子都有的問題,說是個孩子九個在吃飯上讓人頭疼,也一點都不為過。

為什麼吃飯讓家長們操碎了心?還有無辦法可以彌補?

》》為什麼孩子會挑食

原因要追溯到孩子4-6個月大的時候。

挑食的孩子,絕大多數是那個月齡的味覺敏感期沒過渡好。

粑粑麻麻們可以回想一下,當時是否有這些忽視:

1、沒有及時添加輔食,比如添加得過晚;

2、輔食種類添加單一,比如根莖類吃得少等等;

3、沒讓孩子品嘗多種味道,比如酸、甜、苦、咸等,只是以甜食為主;

4、多種食物混合烹調,,或調味料過多、煮的過爛,失去了食物本身的味道

這一點不僅僅針對4-6個月,有些孩子1-2歲就是「重口味」,也是原因之一。

4-6個月大處於味覺敏感期,是建立良好飲食行為的關鍵期。

此時,寶寶的口腔可以感覺到甜、咸、酸等味覺。

讓寶寶嘗試多種食物,能夠促進感知覺發育。

在這個時期嘗過的味道,即使有一段時間不吃,再遇到時孩子仍然能順利接受。

研究表明,長大後不挑食的孩子和挑食的孩子,其分水嶺多來自這個時期的餵養方式。

另有一說,人2歲之後喜歡吃的東西,基本是2歲之前吃過的。

對此我持保留意見,但也可見幼年——尤其是嬰兒時期品嘗多種味道,是多麼重要。

》》難題二:兒子瘋狂地想吃糖

這個是dorak媽媽的真實故事,是麻麻們可能會遇到的另一種頭疼問題:

兒子讀幼兒園了。

這段時間,他對糖表現出超常的興趣。

我對糖確實有偏見,但我很中庸,對他吃糖我限制不多,我知道孩子小的時候脾虛,而脾喜甜,孩子都會表現出喜歡吃糖的特點。

但我還是做了一些限制,比如每天不能超過多少之類的。

孩子表現得也很克制。

後來直到我們轉到了新的幼兒園,老師向我反映,說我兒子的味覺敏感期好像沒有完全滿足,對糖充滿了渴望。

這時候我突然明白過來,我對糖的限制其實限制了孩子的想要。

從那以後,我幾乎開始主動給孩子買糖,每次去超市,我都會專門帶他去買糖的櫃檯,讓他自己自主選擇買什麼、買多少。

兒子也從每次買回來自己獨享,慢慢變成買糖給好朋友分享,最後變成對糖的口味挑三揀四,到超市從一大堆糖裡面挑不出一種來。

在充分滿足了他對糖的需要以後,他對糖的需求變得很少很少。

現在在幼兒園,他每天都會帶很多糖去,這些糖都是處在人際關係敏感期的他,作為一種交際手段來使用的,就是用來分享的,他自己很少吃。

》》短期迷戀,是一種味覺補償

寶寶嬰兒時期的味覺敏感期沒有得到滿足,到下一個發育階段,就會出現彌補現象。

所幸dorak媽媽及時改正,讓寶寶有了彌補的機會。

如果這一時段寶寶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3-6歲就會自動彌補,出現偷吃家裡的糖,也有些孩子是偷吃鹽,或亂咬東西等。

其實前期所有沒有得到滿足的敏感期,如果3-6歲生活在低壓力和自由的環境中,都有機會彌補。

如果此時仍然得不到滿足,孩子的味覺需求不是消失,而是會被壓抑,直到某一天不受父母控制,才會釋放出來。

比如愛吃肥肉的孩子,喜歡肥肉油膩醇香的口感。

如果父母長期打壓,或許他長大成人或上學之後,在父母無法看到的地方,在學校食堂,在工作餐或外出就餐時,就會狂愛肥肉。

長大之後的愛,就遠遠不是短期迷戀這麼簡單了,有可能是一輩子都愛,還可能帶來健康問題。

所以對孩子飲食最好的管理,不是打壓,是釋放+引導。

怎麼做呢?往下看。

》》解決方案:讓你的孩子乖乖吃飯

1、不要貼標籤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糾正孩子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飯的基礎。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八個字:不動聲色,以靜制動。

2、不要過度推銷

「雞肉是最好吃的,你嘗嘗。

「今天的雞肉真的超級好吃耶,來一塊吧。

「吃雞肉好,比你愛吃的豬肉好多了,有營養多了。

「這塊最大的雞肉留給你,來,乖,吃了吧。

一頓飯碎碎念三五次,如果我是孩子,只想送你一句話:你有完沒完,不吃不吃。

3、不賄賂,不懲罰,不威脅

吃完胡蘿蔔就給你吃冰激凌哦!——賄賂

再吃一口,不然你給我試試看!——威脅

不把米飯吃完,巧克力就收走了!——懲罰

威逼利誘可能短期有效,長期來看說不定還有負面作用:不愛吃的東西,孩子越來越不愛吃。

4、要允許孩子對食物有不同的喜好,允許喜好轉變

尤其是新食物,不僅是孩子,大人也有天生的排斥,這是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

而且人人都會有自己愛吃和不愛吃的食物,要求孩子樣樣都愛是不科學的。

5、理解孩子不愛吃飯的心理原因

2歲左右的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凡事都喜歡自己做主,喜歡和父母「唱反調」,包括吃飯。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到三四歲都是如此,其實不是不愛吃飯,而是不愛你命令他吃飯。

需要父母換一種溝通方式。

6、保持輕鬆愉快的就餐氛圍

一家人一起用餐,並談論愉快的事情,比如討論某道菜的色香味俱全,讓孩子保持愉快的就餐心情。

7、食物要重複曝光

不應把「表情」作為判斷寶寶是否喜歡這種食物的唯一依據,更應該關注他進食的意願,不斷讓孩子反覆嘗試。

比如孩子在接觸一些酸性食物時可能比較牴觸,但可以隔一兩天嘗試一次,通過反覆嘗試增加孩子的接受度。

當然,一些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如:雞蛋、海鮮等,要謹慎添加。

所以,孩子不愛的食物,需要隔三差五地做一頓——不是天天做,也不是一周不見蹤影。

所謂見面三分情,食物也一樣。

見得多了,說不定哪天孩子就想嘗一口。

有些食物,可能要重複曝光二三十次,孩子才會喜歡。

8、嘗試多種做法和食物多樣化

同樣是玉米,可以煮整個的,可以炒雞丁,可以燉排骨,可以煮粥。

變換一下食物的呈現方式,說不定孩子就願意吃了。

就像很多人不吃白水煮雞蛋,卻非常愛荷包蛋或者蒸蛋一樣。

對於不愛吃米飯的孩子,主食可以多樣化,不一定要頓頓米飯,可以是粥、麵條、披薩、通心粉、包子饅頭,甚至加一些根莖類食物,比如紅薯、紫薯、南瓜等,都是不錯的主食替代品。

9、固定就餐時間和地點

最後兩點都是關於就餐習慣的,需要全家人的通力配合。

相對固定的就餐時間,以及用餐時長,是讓孩子規律飲食的基礎。

一般來講,幼兒用餐時間最好不超過30分鐘。

10、儘量不在非就餐時間加餐

這個加餐不僅僅指零食,還包括飲料、水果,尤其甜味食物更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就餐定量。

兒科醫生提倡:每頓飯的量要合適,早餐、午餐、午點、晚餐的比例以:20%-25%、35%、10%、30%-35%為宜。

說了這麼多,懶媽還想就自己的經驗多叮囑兩句:

1、不可對孩子味覺刺激過大

很多爹媽愛讓嬰兒吃檸檬,錄下她酸到倒牙的可愛樣子。

可這樣做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檸檬過酸,是連大人都不會整顆生吃的。

讓剛剛開始發育的孩子嘗試,無疑是對孩子味覺的巨大傷害,哪怕只是小小地嘗一口。

不僅酸味,其他諸如苦、辣、麻等,都要儘量避免給孩子過於強烈的刺激,尤其是辣味。

重慶人愛麻辣,可孩子要避免。

辣不是味覺,而是一種痛覺。

在嬰幼兒期,辣會被當成有害物質而被排斥。

麻不是味覺也不是痛覺,而是一種震動感。

所以既沒有必要從小訓練孩子吃辣,更沒必要訓練她吃麻。

2、多讓孩子品嘗食物本身的味道

我們對沫沫的味覺保護一直很上心,但如果她願意嘗試食物自身的味道,我們也並不阻止。

我們相信,食物本身的味道會比絕大多數調味料,更能帶給她味覺的愉悅感。

記得她1歲多在奶奶家,常常在菜園子裡摘下番茄就吃,有時候還啃奶奶菜板上的生苦瓜,大家就由她啃,只當逗樂了。

直到現在,我們給沫沫吃的很多東西,都保持原味,比如蝦,她一直吃沒有調料的白灼蝦。

鮮蝦洗凈去頭去蝦線蒸了吃,能把蒸餾水都喝光。

》》小嬰兒特別養育建議

1、儘量在4-6個月大添加輔食,並讓孩子接觸多種質地或味道的事物。

但應該以每1-2周添加一種輔食的節奏,循序漸進。

剛開始感受味道時,可以把食物蹭到嘴皮上,讓寶寶舔到即可。

2、添加輔食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的清淡,保護好寶寶味覺的敏感程度。

3、輔食添加要避開生病、打疫苗等特殊時期,以免對觀察病情和疫苗反應造成影響。

(版權聲明:文章為懶媽育兒經頭條號原創,轉載請聯繫我並註明出處。

喜歡請關注「懶媽育兒經」頭條號或「懶媽育兒」微信公眾號,等你來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吃飯問題,寶爸寶媽知多少?

每個父母都是在育兒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的,很多時候媽媽們對孩子不了解很多都誤解了孩子,特別是對於一個新手父母來說,養孩子很多地方都要學習,孩子的各種問題需要對付。首先孩子的吃飯問題就是最需要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