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兒童成長的逆反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一段叛逆時期,這個時間段也可以理解為爭取自主意識,為了脫離父母的掌控,主要是對父母,對自己親近的人。

但是很多家長對於孩子這樣的行為會感到厭煩,這樣是不對的。

在這個時期他們具體會表現出怎麼樣的行為呢?

總是說不

一家人準備趁周末帶浩浩去公園踏青,感受下大自然,但是浩浩堅決的搖著小腦袋:「我不要去公園,我想去遊樂場,我要滑滑梯」,大人就責怪浩浩「不懂事」「不聽話」。

這個時期他喜歡按照自己的意志來,不喜歡被控制,被指責,如果父母過多地干涉,矛盾就發生了,家長應該創造一些條件,適當地滿足孩子的需求。

什麼事都要搶著做

其實在這個時候,孩子是想證明自己長大了,自己也能和父母一樣做事情了,如果他覺得自己能做好的事情被別人幹了,他就要退回去重新做,比如開關燈這件事情是天天最近的興趣點,如果其他人開了或者關了,他就會大哭,非要重新自己做一遍。

其實這並不是大人說的「矯情」和「無理取鬧」,孩子正在享受自己能夠掌控的快感,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嘗試,獨立表現的慾望。

自己動手

吃飯的時候,要求自己做夾菜,說:「我自己夾」,吃完飯樂顛顛地把碗筷送去廚房,嚷嚷著「我自己來」,飯後洗手,也堅持要自己洗:「我自己打開水龍頭」「我自己擠洗手液」「我自己關水龍頭」「我自己擦手」

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存在,喜歡自己去實踐而不是別人幫助他,不再滿足於模仿成人,要求自己一個人完成。

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多留意孩子的行為,要正確的理解孩子的各種行為,仔細想想其實在我們小時候這是這樣的,那時候的我們是為了什麼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管

孩子的叛逆,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個艱深的話題。尤其對中國父母而言,「建立家長式權威」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家長問孩子要服從和威信,孩子問家長要權利和自由。一旦孩子進入叛逆期,親子間的衝突往往會更加慘...

99%的孩子所忍受的痛苦,你家孩子也在內嗎!

在我們家長的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有很多缺點,比如愛看電視,不喜歡吃飯,學習不認真。很多人都說中國的教育是功力而有刻板的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家長一些無心的舉動往往會讓孩子煩惱不已。孩子們的煩惱究竟...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的叛逆?

媽媽最近特別煩惱 一坐下就感慨道「原來一直乖巧聽話的一一,這兩月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什麼都跟我對著幹,讓吃飯不吃,讓睡覺不睡,其實已經困的不行了。那天去小區的遊樂區玩,每次我們都是玩那個矮的滑梯...